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32篇
测绘学   68篇
大气科学   34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72篇
海洋学   3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3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安徽怀宁泉涧冲银多金属矿区位于长江中下游铜铁(多金属)成矿带黄梅-怀宁成矿区,区内董岭背斜核部洪镇岩体侵入形成“底辟侵入-伸展-层滑构造”构成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与构造和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银铅锌多金属矿床普遍发育。通过对本矿区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的研究,认为炭硅质板岩与碳酸盐岩界面是有利的成矿部位,强烈的岩浆活动为成矿提供了大量含矿热液,北东向滑脱构造是本区主要的导矿、赋矿构造,特殊的构造部位是银多金属矿重要的赋存场所。  相似文献   
102.
安徽铜陵桂花冲斑岩铜矿围岩蚀变与矿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花冲铜矿为安徽铜陵地区新发现的斑岩型铜矿,斑岩体为准铝质高钾钙碱性的花岗闪长斑岩。围岩蚀变与矿化作用是斑岩型矿床成矿过程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对蚀变带岩石开展元素地球化学成分的迁移研究,是分析热液交代蚀变过程的基础。桂花冲铜矿区内围岩蚀变作用比较强烈,蚀变类型主要有钾化、绢云母化、硅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分带比较明显,由内向外依次为钾化带、绢英岩化带和青磐岩化带,矿体主要产于绢英岩化带内。矿化蚀变自早至晚划分为钾长石、石英-绢云母、石英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4个阶段。蚀变带物质组分迁移结果表明,在蚀变过程中,岩石的主量元素除TiO2、MnO、MgO外,其他元素迁移量发生了明显改变;微量元素除Sr和Cu外,迁移量变化较小,稀土元素在矿化强的部位亏损,在矿化弱的地带富集。岩体及蚀变带岩石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一致,说明岩体与蚀变岩石经历了相同来源流体的交代蚀变,是岩浆流体连续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3.
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6、2004、2010 年为时间断面,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为指标, 探讨安徽省公路网络中节点城镇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规律。结果表明:1996-2010 年, 安徽省公路网络可达性总体空间格局变动不大, 其值大体以合肥地区为中心向外围呈不规则环状递增, 且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交通干道指向性。公路网络完善极大地提高了区域内节点城镇可达性, 其中第一阶段(1996-2004 年)可达性值提升较第二阶段(2004-2010 年)更为显著;可达性变化幅度与初值有关, 第一阶段可达性值变化率空间格局由“徐合高速-合芜宣高速”沿线地区和沿江地区组成的“T型”区域向周围递减, 第二阶段呈现出沿新建高速公路地区向四周递减的多极空间格局;不同地区可达性受益迥异, 江南地区可达性受益最为显著, 其次是淮北、江淮地区;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 可达性水平由中心向外围呈圈层式优化, 可达性等值线趋于均匀、平滑, 中心城市可达性差异逐渐缩小, 可达性分布趋于均衡。  相似文献   
104.
7月28日-29日,安徽省召开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座谈会。传达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国土资源厅局长座谈会精神,要求全省国土资源系统统一思想,真抓实干。着力打造“和谐国土”,努力开创国土资源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5.
赵春雨  苏勤  盛楠 《地理研究》2014,33(8):1503-1514
借鉴时间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时空路径概念。以安徽省4个样本村为例,使用ArcGIS、SPSS等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时空路径的基本类型与特征:① 农村劳动力依据时空路径特征可分为稳定型、逐步稳定型、漂泊不定型、回流型、逐步开拓型、断续型六种类型;② 4个样本村劳动力打工时空路径演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③ 21世纪初期是农村劳动力全面接受打工就业方式的时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老家亲戚、朋友”是最重要的打工媒介;④ 农村劳动力在打工地和家乡间的流动节律有“春节型”、“节假日型”、“休息日型”、“每日型”四种类型;⑤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具有明显的空间指向和粘性特征,家乡是重要的结点空间,社会经济地理位置是地域差异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6.
安徽省夏玉米气候适宜性及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盛绍学  张建军  王晓东 《地理研究》2014,33(8):1467-1476
利用安徽省60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气象资料,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利用加权平均法构建了夏玉米气候适宜指数模型,并分析了气温、降水、日照及其适宜指数的变化趋势,重点分析表征各要素综合影响的气候适宜指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夏玉米生长季内的温度适宜指数呈现微弱上升趋势,日照适宜指数显著下降,降水适宜指数呈现不显著的下降趋势。不同发育阶段,气温、降水及其适宜指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不尽一致,日照及其适宜指数下降趋势显著,自然状况下降水是制约夏玉米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夏玉米全生育期的气候适宜指数下降趋势显著。近50年来安徽省夏玉米气候适宜指数空间分布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北部尤其是西北部夏玉米气候适宜性下降明显。  相似文献   
107.
“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作为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九华山自然景观绮丽多姿,历史文化璀璨深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  相似文献   
108.
2001-2010 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选择安徽省2001-2010 年县域人均GDP为研究指标,综合运用G指数、经济重心、标准差椭圆以及灰色G(1, 1)模型对县域经济的空间演化进行分析预测,最后结合位序规模原理,对空间差异的机理进行分析.总体上安徽县域经济表现出微弱的空间集聚分布态势,呈现出“南北低中间高”、“西低东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县域经济重心在117.57°~117.6°E,31.67°~31.76°N之间变动,有向东南方向移动的趋势.标准差椭圆总体上变化幅度不大,基本上以省会经济圈为核心,范围覆盖了皖江城市带大部分地区,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东南格局,并且这种格局有向正北—正南方向转变的趋势.安徽县域经济满足位序规模原理,其发展状况呈低水平分散均衡型.资源禀赋与交通区位、中心城市发展状况、区域政策是导致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地名》2009,(2):32-33
牛镇位于安徽省太湖县境内,省级旅游风景名胜区——花亭湖之滨。境内四周层峦叠翠,中部河汊纵横交错,是太湖县内拥有河流最多,河道分布最密集、水面最厂、水量最大的乡(镑亳)。源自西部山区的4条大河和20多条小河全部汇集到集镇乐南不足5平方千米的花亭湖上游,将扇状的镇域分隔成6大块和众多小块。全镇总面积163平方千米,辖10个行政村,299个村民小组,人口25200。  相似文献   
110.
在“九五”、“十五”期间,安徽省地震局先后对合肥、蒙城和嘉山的地电阻率观测进行了数字化改造,并新增了蒙城和嘉山的地电场观测。其中,地电阻率数字化仪器运行较为稳定,产出了连续、平稳、可靠的数字化数据。数字化的实现,使得观测精度得到了提高,采样间隔缩短,为地震预报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然而,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