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测绘学   58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09篇
海洋学   47篇
天文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A 12-month program of monitoring potentially toxic microalgae(that produce lipophilic shellfi sh toxins; LSTs) and their toxins in bivalves was conducted from April 2006 to March 2007 in the Nanji Islands, East China Sea. Two Dinophysis species, D. caudata and D. acuminata, were identifi ed, and D. caudat a was found to be the dominant species. D. caudata was detected in water samples between April and June 2006, and between February and March 2007. It reached its highest abundances in May, with a mean abundance of 1.38×10 2 cells/L in surface water and 1.25×10 2 cells/L in bottom water(10 m deep).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D. caudata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occurrence of LSTs in bivalve samples, which mostly occurred at the same time as D. caudata blooms, between April and July 2006. All of the cultured bivalves sampled between April and June were contaminated with LSTs, with an average toxicity of 85 μg okadaic acid(OA) eq./100 g meat, which was four times higher than the Chinese regulatory limit(20 μg OA eq./100 g meat). Ten out of fi fteen wild samples(66.7%) collected during the same period were positive for LSTs, and contained an average LST toxicity of 45 μg OA eq./100 g meat(more than twice the regulatory value). Cultured Patinopecten yessoensis collected on 15 May 2006 had the highest toxicity, 320 μg OA eq./100 g meat, and relatively high toxicities(80 to 160 μg OA eq./100 g meat) were found in bivalves until the end of July.  相似文献   
102.
徐轶肖  江涛 《海洋与湖沼》2014,45(2):244-252
雪卡毒素是一类富集于海洋珊瑚礁鱼体内的聚醚类化合物,由底栖小型甲藻岗比亚藻产生,经海洋食物链传递代谢为雪卡毒素并使鱼类染毒。雪卡毒素毒性强,是已知的危害性较严重的海洋生物毒素之一。然而,长期以来该毒素产毒藻(岗比亚藻)在分类学领域存在诸多争议。本文由此对国际上现有研究结果进行系统整理与归纳,内容包括岗比亚藻的分类与分布、生理生态学、毒理学,并提出研究展望。本文重点阐述了岗比亚藻的地理区域扩张事实、与大型附着基质藻的关系、环境因子对其生长和产毒的影响、种内和种间的产毒特征差异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3.
中国到底有多少城市贫困人口是一个既重要、又无需过分强调的问题。根据8月5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这个数字是5000万人。中国社科院报告中一个并不主要的章节,再次把城市贫民的话题撩拨了起来。这一次的话题是:中国城市到底有多少贫困人口。  相似文献   
104.
滔罗定(Taurolidine)是1种广谱抗菌药,临床上可用于多种感染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Taurolidine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Taurolidine的抗肿瘤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有的研究证明其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减少肿瘤黏附、下调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水平和刺激外科手术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种途径发...  相似文献   
105.
本文研究了顺式-3β-O-[4-(R)-(3-氯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己基]-18β-甘草次酸(GA16R)和顺式-3β-O-[4-(S)-(3-氯苯基)-2-氧代-1,3,2-二氧磷杂环已基]-18β-甘草次酸(GA16S)2种修饰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GA16R和GA16S均能减轻CCl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程度,明显降低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氰酶(LDH)的升高,明显降低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明显增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证明2种新型甘草次酸化合物对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6.
利用LA-ICP-MS测定技术,对扬子板块西缘滇东倘甸一带的峨眉山玄武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Pb同位素年龄测定,363个年龄数据的分布范围为(14.9±0.6)~(3 023±50) Ma,跨越地质时代长,其11个年龄峰值为750~850 Ma、~450 Ma、~275Ma、~260 Ma、~247 Ma、~215 Ma、~160 Ma、~120 Ma、~100 Ma、~52 Ma及~35 Ma,反映了峨眉山玄武岩在形成过程中经历地壳物质的混染,形成后受到了后期构造热事件的巨大影响。其中峨眉山玄武岩一、二亚旋回分别形成于(259.9±3.2) Ma及(259.2±3.6) Ma,~275 Ma的玄武岩锆石年龄可能代表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房的形成年龄及峨眉地幔柱事件导致地壳开始隆升的时间,峨眉山玄武岩形成后,扬子板块西缘依次经历了~247 Ma、~215 Ma、~160 Ma、~120 Ma、~100 Ma、~52 Ma、~35 Ma的构造热事件,这些年龄数据是扬子板块西缘中生代—新生代碰撞造山事件达到温压高峰的时间记录。  相似文献   
107.
赵子飞  江涛 《北京测绘》2018,32(4):378-383
湿地植被制图是湿地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文中选取黄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应用海岸带高光谱成像仪影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包络线去除的改进型光谱角匹配(Spectral Angle Mapper based on Continuum Removal,SAM_CR)方法,对芦苇、狄草、碱蓬和怪柳等湿地典型植被进行分类提取。结果表明,SAM_CR湿地典型植被种类识别的总体精度由传统SAM方法的74.87%提高到80.61%。  相似文献   
108.
在江西相山铀矿田河元背地区实施的CUSD3钻孔,发现其深部存在晚期侵入到打鼓顶组流纹英安岩、凝灰岩、泥质粉砂岩中的流纹斑岩。利用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技术(LA ICP MS)测得流纹斑岩的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318±07)Ma (MSWD=041),晚于前人所测的鹅湖岭组碎斑流纹岩年龄。该流纹斑岩具有高硅、富钾、铝过饱和等特点,还表现出高场强元素Rb、Th、U、La、Ce、Nd和LREE富集,Ba、Nb、Sr、P、Ti等元素亏损以及δEu明显负异常的特点。锆石的εHf(t)值介于 -677~-1038之间,对应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C介于1 619~1 846 Ma,岩石的ISr值为0710 92~0712 01,εNd(t)值为-818~-919。其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分布模式及同位素特征与前人报道的碎斑流纹岩特征类似,暗示流纹斑岩与碎斑流纹岩具有相同的物质来源。以上特征说明河元背地区流纹斑岩形成于早白垩世造山运动碰撞后伸展阶段,为深部硅铝质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相山西部流纹斑岩的发现,可以推测该区或许存在一个次级火山机构。  相似文献   
109.
通过对阿齐山地区石炭纪火山岩的研究,利用岩石学、岩石化学成果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阿齐山地区构造演化模式进行论述,并探讨其与成矿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研究区石炭纪的岩浆岩是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的产物,是俯冲环境下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与热循环作用的结果;活动大陆边缘环境及其伴随的构造岩浆事件,为研究区赋存于早石炭世早期中-基性火山岩中的铁矿床和早石炭世晚期中-酸性火山岩中铅锌矿床的形成创造了极为重要的动力条件,也为矿床形成提供重要的成矿物质,晚石炭世的火山活动使早期矿化层发育了强烈的蚀变作用。  相似文献   
110.
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对研究区地质、航磁、重力、化探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典型成矿岩体岩石学、岩相学、岩石化学及同位素研究成果,对岩体、构造、航磁、重力、化探及矿化标志信息进行提取,建立研究区铜镍找矿模型。采用综合信息地质单元法、特征分析法、地质体积法进行预测区的圈定、优选及资源量定量预测,圈定A类找矿靶区11处,B类找矿靶区13处,C类找矿靶区15处,估算镍资源量358×104t,显示了研究区铜镍矿巨大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