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6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16篇
测绘学   14篇
大气科学   465篇
地球物理   53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4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A numerical study of tropospheric ozone in the springtime in East Asia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The Models-3 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 modeling system (CMAQ)coupled with the 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 (RAMS)is applied to East Asia to study the transport and photochemical transformation of tropospheric ozone in March 1998.The calculated mixing ratios of ozone and carbon monoxide are compared with ground 1evel observations at three remote sites in Japan and it is found that the model reproduces the observed features very well.Examination of several high episodes of ozone and carbon monoxide indicates that these elevated levels are found in association with continental outflow,demonstrat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rapid transport of carbon monoxide and other ozone precursors from the continental boundary layer.In comparison with available ozonesonde data,it is found that the model-calculated ozone concentrations are generally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measurements,and the stratospheric contribution to surface ozone mixing ratios is quite limited.  相似文献   
102.
利用2014—2020年河北沧州逐小时气象与环境监测数据,对沧州市臭氧(O_(3))污染加剧现状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沧州地区O_(3)污染呈加剧态势,且O_(3)已上升为该地区首要污染物;O_(3)污染集中出现在5—9月,O_(3)质量浓度日变化呈单峰单谷型,最大浓度出现在16:00前后;(2)5—9月O_(3)日最大8 h平均质量浓度(简称“O_(3)-8 h”)所处时段,平均气温、最高气温、相对湿度、总辐射辐照度与O_(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较好,本站气压、水汽压和平均风速与O_(3)质量浓度的相关性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5—9月O_(3)-8 h时段,当同时满足8 h平均气温高于30.9℃、最高气温高于32.7℃、平均相对湿度低于42.1%、平均总辐射辐照度高于505.8 W·m^(-2)时,出现O_(3)污染的概率达84%;(4)气象因子不是O_(3)小时质量浓度快速增长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03.
珠江三角洲大气气溶胶对地面臭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表明在珠三角目前的污染状况下,至少一半以上的紫外辐射被大气气溶胶衰减,如此大幅度的紫外辐射衰减对城市生态系统和物种化学循环,尤其是臭氧光化学反应过程有重大的影响.利用地面观测的臭氧、紫外辐射、气溶胶辐射特性参数以及辐射和化学模式定量评估了大气气溶胶对地面臭氧影响的显著性.实例分析表明,珠三角大气气溶胶和紫外辐射与臭氧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与地面PM10的浓度相关性高达0.98,AOD与相应时次的紫外辐射和臭氧的反相关性明显,相关系数可达-0.9.分析表明气溶胶污染通过衰减紫外辐射可显著降低臭氧的产率,AOD为0.6时臭氧的午间峰值区消失,AOD至1.2时午间峰值区呈下降趋势,造成午间臭氧的生成产率明显降低.目前干季(10,11,12和1月)广州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550 nm≥0.6(AOD340 nm≥1.0)的出现概率为47%(55%),珠三角在干季出现臭氧极大值的机会少与严重的气溶胶污染抑制臭氧峰值的出现应有密切的关系.分析表明应用辐射化学模式计算气溶胶的辐射效应时对单散射因子(SSA)十分敏感,表明应用辐射化学模式计算臭氧的产率时应慎重选取合理的单散射因子值.  相似文献   
104.
《地理教学》2011,(11):64-64
世界气象组织5日说,从去年冬季至今年3月下旬,由于大气平流层气温明显低于往年等因素,北极地区上空臭氧损失程度创新高。  相似文献   
105.
通过FY-3B TOU与Aura OMI卫星臭氧总量产品的比对分析,检验FY-3B TOU臭氧总量产品的适用性。结果显示,两者的相对偏差(RD)在赤道、南北半球中纬度大部分地区为2%~4%,而在南北极区扩到4%~6%和8%~10%,从赤道到两极RD随纬度升高而增大;除南北极区外,其余地区RD月平均值均呈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尤其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季节特征更为显著;赤道地区RD值随卫星臭氧总量的变化波动较小,基本稳定在0.1%~2.9%,其余地区仅卫星臭氧总量在230~500DU之间时,RD才出现相对稳定的波动,可见除赤道地区外RD在不同区域对卫星臭氧总量值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性;南北极区太阳天顶角(SZA)在45°~65°期间,RD随SZA增大均呈正的下降趋势,在70°~80°之间均呈现小幅度的回升,总体来看,TOU臭氧总量RD值受SZA变化情况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6.
为研究贵港市O3(臭氧)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对2015—2019年贵港市国家空气自动监测站和同期贵港国家气象观测站逐日、逐时气象资料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近5a来贵港市O3污染日趋严重;O3污染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夏>春>冬;O3浓度日变化特征呈单峰型,8:00出现谷值,15:00—16:00出现峰值;O3浓度变化与气温、日照时数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负相关,当日照时数大于8h、相对湿度40%~70%时易出现高浓度O3;不同季节出现O3浓度高值时的风向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7.
门源6.4级、共和7.0级地震前后波速比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来用门源台、湟源台所记录的地震资料,对1986年门源6.4级地震、1990年共和7.0级地震前后进行波速比-时空分析,发现两次地震前后其时间分布形态为持续低值-恢复-发震的现象,空间分布为圆形、椭圆形的异常区,震后异常区消失。  相似文献   
108.
热带印度洋增暖对南极平流层极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双林 《中国科学D辑》2009,39(6):813-822
过去几十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全球大部分海洋,特别是热带印度洋,显著增暖.同时,南极平流层极涡呈现发展加深的趋势.以前的模拟结果显示,臭氧耗损的辐射冷却效应是南极极涡加深的主导因子,但模拟的臭氧耗损单独引起的南极极涡加深比实际观测到的要强.这说明有其他因子参与影响了南极极涡的趋势变化,其作用是部分抵消臭氧耗损的影响.是否热带印度洋增暖是其中的因子之一,这个问题还不清楚.利用4个大气环流模式,通过给定理想的、与观测到的强度相当的热带印度洋增暖强迫,进行集合试验,研究了这一问题.结果表明:热带印度洋增暖有利于南半球春、夏季极地平流层增暖、南极极涡减弱,于是倾向于部分抵消臭氧耗损的辐射冷却效应.这一结果能部分解释以前的模拟发现~臭氧耗损单独导致的南极极涡加深比观测到的要强.鉴于平流层变暖不利于极地平流层冰晶云的形成、遂有利于臭氧恢复,现在的结果暗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气候系统的内部动力调整过程将有利于南极臭氧洞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9.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臭氧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TOR卫星数据分析,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O3柱含量的长期变化就全年和大多数月份而言均为增长趋势,1978-2000年间其年均值的增长趋势为0.82 DU/10 a。这种长期变化趋势所引起的气候效应及其对大气氧化性的影响值得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对流层O3柱含量的季节变化与该地区的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的地面O3季节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临安站的观测数据具有区域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0.
现代给水处理技术是在传统给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以各种新思维和新观念的应用为前提,进行的技术创新和革命,在提高常规给水处理质量和效率的同时,满足着社会和生活发展对水资源的各种新需要。本研究从现代给水处理技术的应用出发,对传统给水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分析了现代给水处理新技术的核心和要点,提供了现代给水处理技术实际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主要方面,希望对提高现代给水处理技术的实际运用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