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27篇
测绘学   1篇
海洋学   109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象山港海水养殖功能区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1999-2001年对象山港海水养殖区的海洋环境监测结果,统计分析了象山港水质质量状况,对象山港养殖区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象山港海水养殖区营养盐类超标,导致养殖区整体水质超出四类海水水质标准,已远远超出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影响了海水增养殖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02.
象山港航道冲淤变化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象山港海湾不同年份的水深地形资料,运用GIS技术采用航道轴线剖面水深地形叠加对比和海床平面冲淤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以往水文泥沙等资料综合分析象山港航道区域的冲淤变化。结果表明40a来象山港航道区域总体冲淤基本平衡,大致以双德山附近海域为界,以东牛鼻山浅段和西屿山-双德山深段两区段以微淤为主,平均厚度分别为0.08~0.24m和0.51~0.58m,并具有缓慢淤积的趋势;以西的浅段和深段则以微冲为主,平均厚度为0.32~0.62m,并具有轻微冲刷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3.
文章根据象山港污染源和海域环境容量的确定,以行政区划为计划单元,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对象山港周边5个县(市、区)海域的环境容量进行优化分配,使象山港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更具可操作性;同时对象山港海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工程进行了积极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4.
象山港盐度分布和水体混合I.盐度分布和环流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1981—1990年的实测水文资料分析了象山港与混合密切相关的盐度分布和环流结构,并对盐度锋面出现成因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象山港盐度受长江冲淡水活动影响较大,冬、夏口门附近盐度分别为24—25左右和31以上,湾顶附近盐度季节变化不大。冬季湾内盐度空间梯度较小。夏季湾内有两个盐度锋面出现,水体垂向略有层化但并无明显的跃层出现。此外,象山港狭湾内以重力环流为主,狭湾外以水平环流为主。  相似文献   
105.
象山港盐度分布和水体混合 Ⅱ.混合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1981-1990年象山港的实测水文断面资料和盐度通量分析方法定量检验了各种动力因子对象山港水体混合的贡献,探讨了象山港水体混合的控制机理。象山港牛鼻水道至佛渡水道为平流和潮弥散混合区,水体纵向混合较好。象山港狭湾内段的潮混合强度较弱,垂向环流和潮振荡的垂向切变作用突出,水体纵向混合较狭湾外差。象山港湾外段为内段与田外的过渡区,各种混合因子的地位随季节和潮汛而变,水体混合状况介于狭湾内段和口外  相似文献   
106.
根据 2010—2019 年象山港主要入海污染物监测数据, 对主要污染物 (化学需氧量 (C0D) 、总氮 (TN) 、总磷 (TP)) 的年变化 、月变化, 主要污染物的浓度 、入海通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主要污染物 C0D、TN 和 TP 的入海污染物浓度年变化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均在 2015 年达到最大值; 月变化较高值主要出现在冬季的 1—3 月, 且主要集中在港底附近入海口。通过对主要污染物的入海通量估算, 发现河流入海污染物以颜公河贡献最大, 水闸入海 污染物中 C0D 以红胜海塘 1 号闸贡献最大, 占比 27.7%, 其次为大嵩江水闸和红胜海塘 3 号闸; TN 以三山大闸贡献最大, 占入海总量的 91.0%, 其余均较低; TP 以三山大闸贡献最大, 占比 25. 1%, 横江闸次之, 但总体上均呈现一定的降低趋势。 C0D 主要受水土流失和生活污染影响, TN 和 TP 主要受农业和水土流失影响。最后, 以宁海颜公河入海污染为例, 分析了 其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发现入海污染物对邻近海域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建议加强陆源入海污染物的排放管理。  相似文献   
107.
象山港围隔生态系水质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环保局开发的WASP(the water quality analysis simulation program,水质分析模拟程序)中的概念模型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Stella9.0.2建立了适用于海洋围隔生态系水质动力学模型.模型包括浮游植物、磷循环、氮循环、碳生化需氧量-溶解氧4个模块,涉及叶绿素a、有机磷、无机磷、有机氮、氨氮、硝酸-亚硝酸盐氮、生化需氧量、溶解氧8个水质指标.利用2010年10月初象山港围隔生态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和参数率定工作,成功模拟了不同水温条件下围隔水质情况,并确定了30余个模型参数,展现了系统动力学模拟的优势,为揭示象山港海域生态系统的动力学机制,模拟和预测他的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本文利用“暴露-敏感-适应”模型,建立了象山港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经过分析与计算得出象山港生态系统脆弱性为中等脆弱,影响的主要胁迫因子为临港工业发展和海水养殖活动;系统敏感因子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数,鱼卵、仔稚鱼密度;最佳适应策略是完善环保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加强入海污染物控制、提高污水处理率、提升公民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   
109.
象山港重金属的环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1990年6月和11月对象山港海域进行的综合环境(水文、生物、化学)调查资料,分析了水体(包括溶解态、颗粒态)和沉积物的重金属(Cu、Pb、Zn、Cd、Cr)含量,运用元素的分布规律,探讨了该区的水动力因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沉积环境对重金属的影响,初步揭示了象山港重金属的环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110.
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6年7月—2008年8月,对象山港全港海域设立的13个采样站位采集的调查资料,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均匀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分析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和群落种类的组成,以及采用ABC曲线方法和大型多元统计分析软件PRIMER5对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进行Bray-Curtis相似性聚类分析和非度量MDS标序,研究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调查显示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不同采样站位之间物种丰富度指数(d)、均匀度指数(J)、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和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差异皆高度显著(P0.01)。群落结构聚类分析和MDS标序表明,13个采样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大致可分为3组。根据所调查象山港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度和生物量资料做的ABC曲线分析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受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或者扰动,逐渐由一种或几种个体较小的种类占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