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273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安徽铜陵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研究区内新桥硫铁矿等数座硫铁矿山的长期开采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对铜陵地区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矿山进行地质环境评价可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依据。本文在资料分析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地质环境背景、矿业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4种要素下20种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确定了各要素和指标的权重值。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对研究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并采用ArcGIS的网格化插值评价法对比验证。结果表明:地质环境背景、矿业开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权重值分别为0.10、0.14、0.37、0.39。模糊综合评价二级初判结果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对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总体上影响较大,其中水土污染问题最为突出;一级初判结果为研究区内矿山地质环境总体较好。网格化插值评价将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划分为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轻微区,面积占比分别为4.62%、32.04%、63.34%。模糊数学综合评价与网格化插值评价结果基本一致,AHP与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对硫铁矿集中开采区的地质环境评价适用性较好。评价结果可为当地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3.
周治安 《安徽地质》2011,21(2):91-94
国人曰:大爱无言,上善若水。我认为这两句话是对常印佛先生品行的贴切写照。我体验先生的上善,受过他的大爱,大爱无言,感恩不能无言。为了善与爱的传承,谨撰此短文,权作对恩师常印佛院士80华诞的祝贺。回首往事,我与先生相识于51年前。那年我大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了评价有色金属矿山城市大气降尘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状况、来源及其对土壤重金属累积的影响,分析测试了铜陵市大气降尘样品中Cd元素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降尘样品中Cd元素的平均含量为16.44/μg/g,明显高于安徽省江淮流域多目标调查中铜陵土壤Cd元素的平均含量;降尘中Cd元素含量较高的样品出现在矿山和冶炼厂附近.用富集...  相似文献   
106.
王伟  孙雷 《地理科学》2016,36(2):204-212
从人地系统的视角考察区域创新系统与资源型城市转型之间的内涵关系,揭示二者之间相互耦合协调的作用机制。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赋权法并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3年铜陵市区域创新系统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评价和分析。研究表明,在产业转型政策实施和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条件下,铜陵市区域创新系统与资源型城市转型指数均呈增长趋势;二者的耦合协调度由低度水平跨越式上升至高度水平,呈现非线性的演变特征。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7.
铜陵地区成岩成矿背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矿集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以盛产铜、金等矿产而闻名于世,尤其是铜矿资源十分丰富,享有中国古铜都之称.铜陵地区内的矿床类型主要为夕卡岩型、层控夕卡岩型,其次为规模小、位于一些矿床深部的斑岩型(铜官山、新桥等),成矿作用与晚中生代(120~140Ma)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有关[1,2].矿床与侵入岩岩体在空间上密切相关,在时间上与岩体的侵入时间相接近.侵入岩体可划分为碱性系列及钙碱性系列,不是从碱性玄武岩浆直接分异演化而成的,而是底侵的碱性玄武质岩浆与下地壳闪长质岩浆混合、发生AFC过程的产物.构造环境为岩石圈伸展作用下的拉张环境.尽管铜陵地区研究程度很高,但在该区仍有找寻到新的隐伏矿床的可能,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前人对该区的研究,为铜陵地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8.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   总被引:63,自引:10,他引:53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系统考察和对前人资料的阅读和研究,聚焦铜陵矿集区,初步提出了一个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矿床的矿床模型.该模型表达为:在早白垩世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侵位过程中,通过岩浆的分馏演化,在岩体隆起部位及其内外接触带形成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由于广泛发育石炭纪至三叠纪碳酸盐岩.钙质和镁质矽卡岩型矿床是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作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系统的一部分,在斑岩-矽卡岩铜金钼矿床外围分布有矽卡岩铜金矿床、脉状金矿床以及脉状铅锌银矿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三叠纪曾作为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在后碰撞时期出现了大量滑覆构造和扩容空间,它们在不整合界面处十分发育.因此,在成矿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像新桥那样的厚大矿体,而且在位于不整合界面附近的矽卡岩往往退化蚀变成为具有典型层纹状和曲卷状构造的退化蚀变岩和矿石,甚至沿一些层位交代形成了层控矽卡岩型或Manto型矿体.此外,还提出了运用该模型开展勘查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9.
冬瓜山层状铜矿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冬瓜山层状铜矿床为例,通过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研究,探讨层状铜矿床成因。研究发现冬瓜山层状铜矿床是在原始矿胚层沉积基础上,经燕山期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所形成层状铜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两个成矿阶段:早阶段是由泥盆至石炭纪喷流沉积形成的块状硫化矿床,晚阶段受燕山期岩浆改造而形成的热液交代型矿床。  相似文献   
110.
为了探索大容量气枪震源在探测区域结构以及在内陆水体进行水陆联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2015年在安徽铜陵完成了长江航道走航激发、陆地接收反射波的“地学长江计划”铜陵段试验。本文从试验观测系统、共中心点分布、覆盖次数以及单炮数据属性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大容量气枪震源陆地反射试验结果的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① 大容量气枪震源在内陆水体激发能够用于地壳结构的探测;② 在水陆联测勘探中,根据目标层段合理设计反射角,能够有效地解决小炮检距反射角不足、大炮检距能量弱的问题;③ 在进行弯线数据采集时,需要对观测系统进行设计,以提高共中心面元的有效覆盖次数;④ 根据气枪震源容量的大小,进行最大、最小炮检距设计,是确保面元成像速度分析精度和面元炮检距属性分布合理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