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77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54篇
海洋学   258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是海水和淡水的交汇区,环境因子变化很大,其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受海水温、盐度剧烈变化和沉积物颗粒组成及其沉积速率的影响很大。底栖动物数量的季节变化不仅反映其本身繁殖、生长、死亡的规律,也受某些经济鱼、虾类捕食和人类采捕等因素所制约。 黄河是世界上平均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每年输送近12亿吨泥沙至河口区,其中约有三分之二沉积于三角洲。洪汛期入海泥沙的较细部分在潮流和余流作用下,向东北可输送至河北省南部沿岸,向南可达小清河口一带。(张义丰、李凤新,1983)黄河口属于弱潮多沙、摆动频繁的堆积型陆相河口,平均每年造陆23.6k㎡,海岸线平均每年推进0.185km,最大年份可达1.8km(张义丰,1983)。 黄河口区水文条件复杂,冬季结冰,夏季高温期较长,加之随径流输入的营养盐类极为丰富,适于动、植物繁殖生长。所以,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是许多经济鱼、虾类特别是对虾、毛虾、带鱼和小黄鱼的重要产卵、育幼和索饵场所,它们多以底栖动物为食。因此,调查研究这一水域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变化程点,对海洋生物(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增、养殖等都有很大意义。山东省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中,自1984年4月至11月逐月对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8个航次底栖生物调查,北起套尔河口南至小清河口水域共设44个观测取样站(图1),用海底表层取样器进行定量取样。根据定量资料,对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等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2.
硫作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重要元素,在本学术领域内备受重视。研究表明,硫的化合物是许多海域海水、沉积物、间隙水中重金属、氧化还原环境等的控制性因素(宋金明,1990,1991,1992a,1992b,1993; Andreae,1990; Fossing et al,1992; Kiene,1992; Lerman,1979)。黄河口附近海域是我国著名的渔场,特别是近年来近海发现了油气田,使此区域成为近海河口区研究的典型场所,因而该海域的建港和油气田开发前期的评价等急需与之相关项目的调查研究。近年来,我所的研究人员对渤海的辽东湾、南黄海、忡绳海槽以及东海等海区硫的体系做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宋金明,1990,1991,1992a,1992b,1993;李延等,1991),其中重点研究了间隙水中的硫酸盐和-2价硫化物,结果发现,硫酸盐是海洋沉积物中重要的氧化剂,硫化物是控制间隙水中重金属的重要体系。 本文通过对黄河口北部海域的海水、沉积物中间隙水的调查取样分析,讨论了海水和间隙水中SO42- 、 ΣS(-Ⅱ)和S2-在该海域的分布特征,估算了沉积物一海水界面附近硫的扩散转移通量,对该海域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和腐蚀环境研究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采用了两种粒度校正方法:≤16μm粒径外推校正法,中值粒径校正法。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As含量经粒度校正以后,能比较有效地反映出河口地区As的分布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04.
黄河口底质中重金属的存在形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1985,15(1):137-145
  相似文献   
105.
作者于1984年夏季测定了黄河口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中Zn、Fe、Mn、Cu及有机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河口及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Zn含量较高Zn与有机质、Fe、Mn、中值粒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 γ_(Zn-Org)=0.704 γ_(Zn-Fe)=0.858 γ_(Zn-Mn)=0.802 γ_(Zn-Mdφ)=0.906 本文提出表层沉积物中Zn的地球化学形式、含量及其分布。在调查区表层沉积物中总锌平均含量为80.47mg/kg,其中可交换部分为0.48%,碳酸盐结合部分占5.16%,铁—锰氧化物结合部分占15.5%,有机物结合部分占9.15%,残渣部分为69.3%。  相似文献   
106.
黄河口外沉积物氧化还原环境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黄河口外石油开发区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特征,本文根据2002年9月航次所取得的黄河口外41个柱状沉积物样品,研究了该区沉积物氧化还原特征参数Fe^3 ,Fe^2 ,Fe^3 /Fe^2 及Eh,Es和有机碳、氧化还原度(ROD)等的分布特征,以及这些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Fe^3 ,Fe^2 ,Fe^3 /Fe^2 及Eh,Es和有机碳、氧化还原度(ROD)等在表层沉积物中各站之间的差别不大。Fe^3 和Fe^2 在0~40cm深度范围内变化比较复杂。40cm以后变的相对比较稳定。而Eh和Es有随深度减小的趋势,ROD在整个研究区都小于1,有机碳的含量高于整个渤海的平均值。综合所有氧化还原特征参数的特征,可确认该区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为还原性,该还原性特征主要是由有机碳控制的,而活性铁的贡献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7.
吴碧君 《海岸工程》2001,20(1):9-13
护岸工程在建造和运营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风险。为了保护胜利油田陆上的油气开发设施 ,应用风险分析技术对黄河口附近护岸 (海堤 )工程的风险进行了探讨 ,并提出了该海区护岸工程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8.
经前教育部和有关领导批准,我院和法国科研中心海陆相互作用委员会合作进行黄河口海域科学考察,合作的题目是“黄河口痕量金属和有机物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这是一次以河口化学和地球化学为主的海洋水文、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等四个学科的综合考察。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提出用黄河口沉积物为固体交换剂直接测定黄河口水体中溶解有机物的络合容量的一种新方法,其特点为:(1)不必假设“有机配位体和金属有机络合物与固体粒子不发生交换(或吸附)”;(2)运用普遍的吸附(交换)等温式;(3)在pH7—8范围内,δ-MnO_2的交换率(E%)高达近100,不能测得正常形式的等温线,无典型意义,而采用黄河口沉积物则无此缺点。  相似文献   
110.
黄河口地区湿地的研究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东  李日辉 《海岸工程》2001,20(3):33-38
黄河口地区湿地的形成、分布规律与黄河流路的频繁改道及海洋侵蚀作用紧密相连 ,构成湿地形成和消亡的重要因素。黄河口湿地的保护中存在不少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所以要加强科学研究 ,建立数据库 ,对湿地进行动态监视和模拟。黄河口区的湿地保护对其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