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5篇
  免费   630篇
  国内免费   1023篇
测绘学   16篇
大气科学   2762篇
地球物理   149篇
地质学   262篇
海洋学   239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1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19篇
  2014年   171篇
  2013年   183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63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222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2年   1篇
  1951年   2篇
  1950年   3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1937年   1篇
  1936年   5篇
  1935年   5篇
  1934年   1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2017-2018年冬季全省平均气温为-19.7℃,较历年同期偏低2.2℃,为1981年以来的第3位,仅次于2000年和2012年。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7-2018年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异常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气环流的异常是造成黑龙江省冬季气温异常偏低的直接原因。东亚季风环流系统表现为:东亚冬季风强度偏强,西伯利亚高压偏强,500hPa东亚大槽异常偏深。分析下垫面外强迫因素,2017-2018年赤道中东太平洋出现拉尼娜事件,分析显示拉尼娜事件发生可能导致冬季风偏强,从而也是造成全省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2.
利用2016、2017年郑州机场高分辨率边界层风廓线雷达半小时平均观测资料, 对机场上空低空急流时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研究, 结果表明:夏末、秋季低空急流出现次数相对较少, 春季、夏初是高发时期, 冬季易出现较强的超低空急流, 只有春季风速从低层到高层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过程, 8月末可能是急流的时空转换期; 夜间和凌晨是高发时段, 白天降低30%~40%, 一般情况下, 00—12时(世界时, 下同)急流较弱, 12时后明显增强向上发展, 19时开始减弱, 持续至21时; 急流中心最大风速一半以上在12~18 m/s, 高度集中在60~180 m和300~900 m, 超低空急流占大部分, 夜间出现最大风速的概率远高于白天; 低空急流发生高度大部分在飞机起飞或着陆的范围内, 使飞机复飞概率增加, 对夜间航班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3.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拼图资料与NECP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9月15—16日发生在"莫兰蒂"(1614号)和"马勒卡"(1616号)双台风形势下的长三角地区大暴雨过程的成因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台风倒槽的顶端,暴雨区与对流层中低层辐合区和中高层高空急流右后侧辐散区相对应;"莫兰蒂"台风外围的丰富水汽与来自热带洋面"马勒卡"台风外围源源不断输送的水汽叠加,导致长三角地区降雨强度远大于"莫兰蒂"登陆前后阶段的降雨强度;苏皖地区高空槽后冷空气侵入,在浙江到上海沿海地区形成东北—西南向温度锋区,以及浙江中北部海陆交界地带特殊山脉地形的强迫作用,使得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发展维持;长三角强暴雨区边界水汽通量收支变化与暴雨强度变化对应关系较好,且有6~12 h的提前量,对强降雨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4.
应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选取登陆北上山东地点相近但暴雨落区分别位于台风中心西北侧和东北侧的两个台风,分析暴雨落区相对台风中心非对称分布的成因。结果表明:台风进入中纬度以后,0421号台风“海马”位于高空深槽前,与西风槽相互作用,西风槽携带的冷空气从西北侧侵入台风环流,产生湿斜压锋区强迫抬升、冷暖空气交绥、水汽辐合等因素造成暴雨,暴雨趋于出现在台风中心的西北侧,为高比湿舌前方、较强水汽辐合区与相当位温密集区叠加的区域;而0509号台风“麦莎”与副热带高压相互作用,引起涡度及涡度平流的非对称改变,暴雨区与500 hPa正涡度区或正涡度平流相对应,暴雨趋于出现在台风中心的东北侧,为强正涡度平流区与水汽辐合叠加的区域。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应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对低空急流超地转特征的形成机理和暴雨的反馈作用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压能场作功(—·▽E)大于位能场作功(—·▽φ)是低空急流超地形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原因。暴雨的反馈作用通过激发一个不平衡增量促使上升运动加大来加强暴雨过程本身。  相似文献   
118.
贺海晏 《大气科学》1993,17(5):532-539
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分析了1983年3月25日发生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背景流场的几个重要特征,如高空急流的结构与变化、辐散风场及与之相联系的背景次级环流、风场垂直切变和水平切变等.  相似文献   
119.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