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127篇
测绘学   54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46篇
地质学   342篇
海洋学   137篇
天文学   17篇
综合类   38篇
自然地理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吉林油田乾146区块经多年开采,已经进入高含水、高采出阶段。通过储层流动单元研究,运用多参数模糊聚类方法将该区高台子油层由好至差划分为A、B、C、D、E 5类储层流动单元。查明了区内主要目的层系各含油小层的储层流动单元发育特征:40、39小层主要发育A、B类优质储层流动单元,42、41、38小层则以C、D、E类储层流动单元为主,各小层储层流动单元类型及展布与初始产能吻合度较高,表明储层流动单元类型的差异是控制本区油气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油藏地质特征及油田开发动态数据,对各储层流动单元的注采渗流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归纳总结出乾146区块高台子油层XII砂组中剩余油分布的5条规律,据此在剩余油分布预测区部署了1口扩边井和2口老区加密井,投产后分别获得了11.2t/d、5.5t/d和8.6t/d的初始产能。  相似文献   
112.
在构建"含煤系统"及子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含煤系统"的主要地质要素以及"含煤系统"中各地质作用类型。研究表明:"含煤系统"的构建关键是系统边界的确定,由于"含煤系统"具有特定的地区、地层与时代范围,因此可以通过研究煤系形成时代、展布范围等基本地质要素进行分类和描述。  相似文献   
113.
苏北废黄河三角洲经历了150多a的侵蚀演变过程,目前仍处在侵蚀演变中.据2007-08和2008-07废黄河口附近断面调查结果显示,沉积类型出现粗化趋势,10 m以浅的浅水区,砂粒含量达60%以上,平均粒径达0.06 mm,物质粗化显著,岸滩呈现了强烈的波蚀作用;10 m以深至15 m的深水区,泥粒含量增多,平均粒径为...  相似文献   
114.
Previously, we had characterized several structurally interesting brominated phenols from the marine red alga Symphyocladia latiuscula collected from various sites. However, Phytochemical investigations on this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Weihai coastline of Shandong Province remains blank. Therefore, we characterized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individuals of this species collected from the region. Eight bromophenol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Using detailed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and comparisons with published data, these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as 2,3-dibromo-4,5-dihydroxybenzyl methyl ether (1), 3,5-dibromo-4-hydroxybenzoic acid (2), 2,3,6-tribromo-4,5-dihydroxymethylbenzene (3), 2,3,6-tribromo-4,5-dihydroxybenzaldehyde (4), 2,3,6-tribromo-4,5-dihydroxybenzyl methyl ether (5), bis(2,3,6-tribromo-4,5-dihydroxyphenyl)methane (6), 1,2-bis(2,3,6-tribromo-4,5-dihydroxyphenyl)-ethane (7), and 1-(2,3,6-tribromo-4,5-dihydroxybenzyl)-pyrrolidin-2-one (8). Among these compounds, 1 and 2 were isolated for the first time from S. latiuscula. Each compound was evaluated on the ability to inhibit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 which is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in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Bromophenols 5, 6, and 7 showed strong activities with IC50 values of 3.9, 4.3, and 3.5 μmol/L,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that bromophenols are predominant among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ymphyocladia, and that some of these compounds may be candidat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nti-diabetes drugs.  相似文献   
115.
现有的安全解决方案已不再适应开放网络对安全的需求,系统的可信性将逐渐成为研究的趋势。借助消息机制给出了信任在各节点的部署方案;讨论了可信路径搜索的多个细节问题,包括对节点的交互能力和诚实能力的区分,对3个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特殊位置处节点的处理;结合递归的思想,设计了深度优先遍历的可信路径搜索策略,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模型与人类社会中的交往关系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116.
四川石棉大水沟碲矿床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水沟碲矿床具有良好的多金属矿集区的区域成矿地球化学背景。研究表明大水沟碲矿床碲成矿物质可能源于深部,且与小金河一箐河等深大断裂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17.
地震地表破裂是地壳弹性应变转化为永久性构造变形的表现形式.2001年昆仑山地震在东昆仑断裂带库赛湖段产生的地表破裂带整体长426km,由西部剪切走滑破裂段、中部张剪切破裂段和东部剪切走滑破裂段等3个相对独立的地表破裂段组成,即昆仑山地震由震级为Mw=6.8,Mw=6.2和Mw≤7.8的3次地震破裂事件组成,其中东段Mw≤7.8级地震为昆仑山地震主震,由4次更次级地震事件组成.野外测量表明,不同段落上单条地表破裂宽度一般介于数米至15m,最大不超过30m;组合地表破裂带的宽度主要取决于几何结构,特别是次级地表破裂带斜列区的宽度,具有变形局部化的基本特征.结合东昆仑断裂带第四纪地质速率与GPS监测应变速率一致性,2001年昆仑山地震地表破裂局部化特征说明,青藏高原北部巴颜喀拉与祁连.柴达木两大块体间的构造变形主要表现为东昆仑断裂带宽度有限的剪切走滑错动,东昆仑山断裂带南北两侧块体具有整体运动特征.地震破裂局部化特征对确定重大工程、居民住宅和生命线工程等免遭走滑断层同震地表错动引起直接破坏的避让带宽度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8.
研究了竹炭对水溶液中乙酰甲胺磷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竹炭用量、粒径、溶液pH值和乙酰甲胺磷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以及竹炭的再生性能.结果表明: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主要受竹炭用量、粒径、溶液初始浓度的影响,酸性条件有利于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动态吸附过程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粒径为0.3~0.15mm的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主要发生在50min之内,此后吸附率变化很小.竹炭对乙酰甲胺磷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吸附后的竹炭进行碱法再生后,其吸附率可达原来的93.6%.  相似文献   
119.
耿顺传 《地理教学》2009,(12):41-41
某周末,临滨河大道,看见有人在沂蒙湖(橡胶坝拦起来的人工湖)边钓鱼,观之。总结步骤有三:一、投饵;二、静观;三、收杆。一切是那么轻松自然,心中随生感悟。  相似文献   
120.
海拉尔盆地是叠置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之上的中-新生代盆地,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由三坳、两隆五个一级构造单元组成,自西向东依次为扎贲诺尔坳陷、嵯岗隆起、贝尔湖坳陷、巴彦山隆起和呼和湖坳陷, 其中乌尔逊凹陷、贝尔凹陷是位于贝尔湖坳陷凹陷南部的两个二级构造单元。研究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在早白垩世大磨拐河期-伊敏期早期、伊敏期末期分别经历了北西 南东向、近东西向两次较长时间的挤压作用,使伸展断陷中的部分控陷正断层发生反转作用,在研究区形成了新的断层传播褶皱、断层转折褶皱以及叠瓦构造和双重构造、突发构造、构造三角带等。由于挤压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的不同及隆升速率与同构造生长地层沉积速率的比值在空间上的差异,同挤压地层层序在不同构造部位也表现出不同的沉积特点,其构造特征与造山带十分相似。乌尔逊-贝尔凹陷中两次挤压构造的发现,说明中国东北地区的地壳厚度在早白垩世并非一直处于伸展减薄状态,而是在上述两次挤压时期地壳处于叠置增厚的特点,在空间上形成挤压坳陷型盆地和陆内(板内)造山带相间分布的构造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