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99篇
  免费   1385篇
  国内免费   439篇
测绘学   287篇
大气科学   473篇
地球物理   4221篇
地质学   1011篇
海洋学   175篇
天文学   85篇
综合类   311篇
自然地理   6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68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60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219篇
  2018年   164篇
  2017年   174篇
  2016年   130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60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87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69篇
  2006年   198篇
  2005年   179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20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73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64篇
  1995年   128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2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78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8篇
  1975年   8篇
  197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徐道一 《中国地震》2004,20(4):341-346
2003年9月27日在俄罗斯(靠近蒙古、中国边界)发生了7.9级地震。作者在两年前对俄蒙中边界7.9级地震作过中期预测,预测意见和这一巨震的比较表明:这一预测是成功的,预测的依据是清楚和明了的。这显示了12个8级左右巨震的空间有序图象。6对对应地震的迁移速度(v)的平均值为14.50km/a,6个v值的变化范围在10—22km/a之内。从而提出:在地壳深处(甚至上地幔上部)可能存在一种巨型结构,它在控制着这些巨震的有序和重复迁移。  相似文献   
132.
川西北倒三角形断块东部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跨川西北高原及其与四川盆地过渡带的高山峡谷区,属我国著名的南北向地震带的中段,因其特定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强烈的现代地壳构造运动,导致其在强大的近东西向构造应力场的驱动和平卧“A”字型控震构造体系的控制下,沿两侧边界断裂向东强力楔入,于“构造急剧收口带”之西侧形成了一个近SN向地跨三大构造单元的强震带,强震沿该带有规律的往返迁移和重复发生,且地震活动强弱具有较明显的分形特征。  相似文献   
133.
河 北 省 蔚 县地 热 属 断 陷沉 积 盆 地 传导 型 中 低 温地 热 资 源 ,具 备 了 盖 层 、热 储 、热 源 以 及 传 热 通 道 等 地 热 系 统的 重要 条 件。 经勘 探 证实 ,该 区地 下 热水 微量 元 素锶 与偏 硅 酸含 量两 项 有益 微量 元 素含 量指 标 均达 到 了国 家 饮 用 天然 矿泉 水 标准 中的 相 关指 标,且水 资 源丰 富、埋藏 浅,有利 于 开发 利用 。  相似文献   
134.
布朗模型在北京西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我国的北京西北地区 ,存在着一些离逝时间远大于复发间隔的活动断裂 (段 ) .布朗过程时间模型 (Brownianpassage timemodel)是基于弹性回跳理论发展起来的一种随机点过程模型 ,可用于估计活动断裂 (段 )未来某一时段的地震危险 .本文简要介绍了布朗过程时间模型的数学模型理论 ,以及该模型与其它强震复发模型的差异 .最后 ,应用该模型及对数正态模型 ,对北京西北地区离逝时间远大于复发间隔的主要活动断裂未来 1 0 0年的地震危险 ,进行了估计和对比分析 ,认为该模型所得到的结果应更为合理 .  相似文献   
135.
使用区域(NIED MT)和全球(哈佛大学CMT)矩张量目录研究了琉球岛弧和冲绳海槽的应力场。使用NIED MT目录4年数据和哈佛大学CMT目录24年数据的联合数据集,发现沿琉球岛弧弧前分布的平行弧向的扩张应力区域,并观测到详细的冲绳海槽扩张应力场。除北东端外,该顺弧向扩张在整个琉球岛弧区域都可以观测到。该应力场通过火山链与冲绳海槽的弧后扩张应力场明显分开。由于它存在于正俯冲区域以及弱耦合俯冲区域中,倾斜俯冲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平行弧向扩张的形成。因而,我们认为弧后张开过程应该在这个平行弧向的扩张中起了重要作用。沿冲绳海槽,在琉球岛弧东南部和中部观测到垂直岛弧方向的扩张应力场,而在冲绳海槽东北部,扩张轴的方向既与岛弧的法向斜交又与板块运动方向斜交。考虑了俯冲板块与弧前和弧后相互作用的二维力学模型是不充分的,因为整个琉球岛弧都观测到平行弧向扩张应力场,而且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扩张轴与海槽走向斜交。倾斜的弧后应力可能发源于弧后下部或者弧后大陆一侧。解释该现象的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可能是冲绳海槽东北部的活动断裂作用。  相似文献   
136.
业已证实,发生在地壳中的地震能够’触发后续地震,但对于更深的地震这种触发机制是否存在还未见文献说明。浅断层相互作用的模型表明,静态(永久)应力变化能够触发附近的地震,一般在距原发地震几个断层长度的范围内(King et al,1994;Harris,1998;Stein,1993)。而由地震波携带的动态(瞬态)应力既可以触发附近的地震,也可以触发远震(Hill et al,1993;Harris and Day,1993;Belardinelli et al,1999;Kilb et al,2000;Gomberg et al,1997)。本文中,我们对2002年8月19日发生在汤加的深源地震序列做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静态触发作用和动态触发作用的证据。一次深度为598km的7.6级地震发生后7min,在相距300km的以前无震区发生了一次7.7级的地震(深度664km)。我们发现在第一个主震后,附近的余震往往集中在主震引发的静态应力升高的地区。但是第二次主震和其他的被触发的地震发生在距离第一次地震很远的地方,在那里静态应力的增加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这表明是动态应力触发机制在起作用。被触发地震的发震时间同主震的主要地震波到时并不对应,并且这种动态触发的地震通常发生在地震区下面或附近的无震区。我们认为这些地震是在接近临界状态的地区由瞬变效应触发的,而在这些地区,如果没有外部影响,地震起始非常困难。  相似文献   
137.
大地震前观测到前震,以及认为前震具有特殊的性质使得它们能够同其他地震区别开来,所有这些增加了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希望。所提出的异常属性包括:震级较大的前震相对于震级较小的前震占有比正常值更高的比例;以到主震的时间为参数,地震活动速率以幂律加速;将许多地震序列进行平均时,前震在空间上向主震迁移。使用南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活动性数据,我们证明了这些性质以及其他性质都可由一简单模型得到,这一模型认为,不管前震、余震和主震,任何一个地震都能触发其他地震。我们发现前震的前兆性质同主震的大小无关。这意味着:由于根据过去的地震活动性并考虑触发的级联作用,地震活动速率是可以预报的,因此地震(无论大震还是小震)也是可以预报的。触发的级联作用很自然地产生了大范围、长时间的交互作用,这可以用来解释在非常大尺度范围内观测到的地震活动性相关现象。  相似文献   
138.
证实了特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具有很大海沟平行向负重力异常(TPGA)区,而具有很大海沟平行向正重力异常的地区其地震活动很少。这些观测资料显示,在至少100万年时间尺度内,在给定的消减带内孕震特性的空间变化与前弧地质构造存在稳定联系。笔者观测到的这种相关性与这样一个模型一致,即前弧地质构造中的各种水平向地形异常、重力异常和孕震特性均受到板块边界空间变化的摩擦力特性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9.
The investigation on damages to frozen soil sites during the West Kunlun Mountains Pass earthquake with Ms 8.1 in 2001 shows that the frozen soil in the seismic area is composed mainly of moraine, alluvial deposit, diluvial deposit and lacustrine deposit with the depth varying greatly along the earthquake rupture zone. The deformation and rupture of frozen soil sites are mainly in the form of coseismic fracture zones caused by tectonic motion and fissures,liquefaction, seismic subsidence and collapse resulting from ground motion. The earthquake fracture zones on the surface are main brittle deformations, which, under the effect of sinlstral strike-slip movement, are represented by shear fissures, tensional cracks and compressive bulges. The distribution and configuration patterns of deformation and rupture such as fissures, liquefaction, seismic subsidence and landslides are all related to the ambient rock and soil conditions of the earthquake area. The distribution of earthquake damage is characterized by large-scale rupture zones, rapid intensity attenuation along the Qinghai-Xizang (Tibet) Highway, where buildings distribute and predominant effect of rock and soi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