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2篇
测绘学   53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92篇
地质学   156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6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3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31.
由广东省科协、江西省科协和赣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京广铁路南段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于1999年 11月 30日至 12月 3日在历史文化名城赣州市召开。江西省副省长胡振鹏、政协副主席罗明、广东省原副省长匡吉以及两省科协、赣州市领导都出席了会议 ,并在会上致词祝贺。中国科协主席朱光亚为会议文集作序。京九铁路是继长江三峡工程的全国第二大基础建设工程 ,其建成通车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铁路“经疏纬密”的不合理布局 ,缓解我国南北交通的紧张状况 ,对维护港澳地区繁荣与稳定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加快沿线地区经…  相似文献   
132.
133.
长江口南北槽分流口动力地貌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汊口的地貌演化格局对于三角洲建造和下游河槽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长江河口的第三级分汊口(南、北槽分流口),形成历史较短,但又经历了长江口最大的水利工程(北槽深水航道工程)的影响,故该分流口的变化是近年来长江河口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基于近50 a的地形、流域入海水沙和南北槽落潮分水分沙比等数据,探讨了南北槽分流口的动力地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在1998年前,长江口南北槽分流口经历了由不稳定—相对稳定—动态平衡的阶段,其中分流口沙洲洲头出现下挫—上提—下挫、主泓线则经历分流口南侧—北侧—南侧的周期变化,河槽断面由U型发展为W型.(2)长江大洪水是导致分流口地貌格局出现变化的动力因素.在洪水发生的间歇期,分流口地貌则处于由不稳定向相对稳定发展的调整阶段.(3)1998年修建沙洲洲头潜堤工程后,沙洲洲头出现上提—下挫—上提的微弱变化,但总体上沙洲头向北偏移,这导致进入北槽的分水分沙比有所减小.(4)自2002年以来,沙洲洲头因分流口的淤积而缓慢上提,潜堤北侧北槽上段淤积加重,潜堤南侧尤其紧贴潜堤部位侵蚀加剧,南槽分水分沙增大,分流口落潮冲刷槽进一步向南槽发展.  相似文献   
134.
水深表面产品规范S-102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102是基于通用海道数据模型S-100建立的关于水深表面数据产品的规范,对水深表面产品规范标准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S-102的总体结构及其在数据模式、数据编码和数据保护等方面的特征,进一步分析了其对该领域的相关影响,并提出了关于S-102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5.
基于不同装置的二维高密度电法勘探效果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分析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对探测异常地质体的效果,通过建立高阻异常体和隐伏直立低阻体地电模型,正演计算了不同装置类型下的视电阻率,并加噪进行二维电阻率反演。各种装置的反演结果表明:在探测地下高阻异常体时,温纳α、β、γ装置优于其他装置,揭示异常位置与形态相对较好;对于隐伏直立低阻体而言,温纳p装置和三极装置探测效果好,其中温纳β为最理想装置,实例验证表明,温纳α、β、γ装置在探测地下防空洞时体现了其装置的优越性,验证了理论模拟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36.
137.
138.
COSMIC计划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获得足够多的地面掩星点资料,用于全球和局部天气预报和大气研究,1997年中国台湾地区和美国联合制定了耗资1亿美元的COSMIC(Constellation Observing System for Meteorology,Ionosphere and Climate)计划。COSMIC是气象、电离层和气候星座观测系统,它包括卫星、地面数据接受和卫星控制站、数据分析中心和数字通讯网络,计划于2005年开始实施。介绍了COSMIC计划产出的历史背景、科学任务及其整个系统的组成,并针对COSMIC和其它LEO(低地球轨道)星座计划,提出了我们应做和正在做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39.
针对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S6.9地震,基于Sentinel-1A卫星的SAR影像获取了本次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进行计算分析,运用SDM程序反演地下静态位错。初步结果如下:①本次地震震中位于蝴蝶状分布的形变图中心,抬升盘与下降盘之间的破裂迹线明显,破裂迹线长约24km,形变中心位于托莱山与冷龙岭断裂交汇处。②降轨数据显示,在断层区域视线向(LOS)形变量最小约-0.55m(远离卫星),最大约0.68m(靠近卫星);升轨数据显示,在断层区域视线向(LOS)形变量最小约-0.49m(远离卫星),最大约0.42m(靠近卫星)。③对中国地震局发布的门源6.9级地震烈度图和本研究获取的地震形变图进行叠加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吻合度较高,地表有较明显形变所涉及区域约0.4万km2。④运用降轨InSAR数据反演得出地下最大位错量约3.29m,深度4.75km,在近地表位错破裂长度可达30km,地表有明显破裂的区域长约25km,与中国地震局科考工作每日情况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0.
古河道调查对于防震减灾、城市规划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徐州地区岩、土层具有显著电性差异的特点,采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全新世古河道进行探测。首先通过地电模型数值模拟和钻孔附近现场试验探讨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全新世古河道的有效性及装置形式选择;然后对高密度电阻率法断面、平面及三维成果图进行分析;最后通过钻孔资料对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结果进行验证。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徐州地区全新世古河道在电阻率图件上表现出典型的电场响应特征,通过响应特征分析可以获得古河道形态及地层结构等信息;高密度电阻率法偶极-偶极装置对覆盖层结构变化极为敏感,异常强度大,并且在地层分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古河道调查的首选装置;通过在调查区内布置多条测线,并借助三维可视化软件平台可以实现目标体三维空间解释,解释结果直观地展现出全新世古河道三维形态及空间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