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67篇
测绘学   9篇
地球物理   283篇
地质学   318篇
海洋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41.
陕西省数字地震台下方壳幔速度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广义反、透射系数的传递矩阵计算理论地震图,用快速模拟退火法搜索最佳模型,通过与地震台站实际记录的P波波形进行拟合对比,反演了陕西省13个数字地震台下方的P波速度结构。台站分布区域涉及到秦岭造山带、渭河盆地及鄂尔多斯地台三个构造区域。结果显示,3个构造区的地下速度结构差异明显,呈现了各自的构造特点。其中秦岭造山带上地壳乃至地表速度高,中下地壳出现多个低速层,可能与岩石脱水、构造滑脱带等有关;渭河盆地内上中地壳高低速度层交替出现,反映了断层活动在浅部的影响;鄂尔多斯地台有部分台站保持稳定的匀速构造。反映了古老地台地层稳定发展的特性,部分台站受到后期改造,低速层位增多。因为变化剧烈的台站分布在盆地的南部和西部。而且震源机制解显示该区主应力场方向为近东西向,可以说秦岭北缘的断裂作用以及后来来自青藏高原的挤压应力是导致渭河盆地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我们讨论了速度结构与强震、地震分布以及不同构造演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2.
郎静  梁峰  候伯刚 《物探与化探》2006,30(2):123-128
针对研究区隐蔽油气藏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依据现代油藏精细描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勘探难点,给出了解决对策。首先,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运用层序地层学方法精细划分地层,准确确定描述单元;其次,采用优势频带相干处理和倾角、方位角、断棱综合检测等微小断层识别技术,精确落实薄储层内微幅隐蔽构造;最后,结合钻井、测井、试油等资料,综合地质分析,通过楔型正演模拟、井约束地震反演、地震波形分类、分频解释、属性分析与优化、全三维解释、三维可视化和模式识别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对歧南西斜坡目的层段进行了储层精细预测和描述,明确了沙三段滩坝砂及沙一段特殊岩性体的空间展布规律,圈定出不同层序内有利岩性圈闭带的分布。综合油藏精细描述结果,在歧南西斜坡部署了一批预探井,均获高产工业油气流。由此形成的隐蔽油气藏精细描述技术系列,对今后类似的油气藏勘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3.
美国零长弹簧公司(Zero-Length Spring Corporation)生产的贝尔雷斯(Burris)金属零长弹簧自动重力仪,是拉科斯特-隆贝格(LaCoste &; Romberg)陆地重力仪的升级产品和重大改进。该仪器具有以下三大特色:先进的UltraGravTM控制系统、世界的测量范围、完全综合的整体设计。介绍了零长弹簧思想的提出及拉科斯特-隆贝格重力仪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44.
在祁连山南北布设的10台REFTEK宽频地震仪器记录到了2003年4月发生在仪器台阵范围内的6.7级地震及其数十次余震,提供了研究青藏高原北缘深部构造的新资料,对3级以上震源的定位和震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柴达木盆地北缘逆冲左行走滑断裂东段的宗务隆山逆冲断裂在南北挤压作用下引发了此次地震活动,是陆陆碰撞和内陆俯冲的结果,青藏高原北缘的走滑断裂在浅部呈缓倾斜,深部往往以较陡的产状向下延伸。震源区的构造分析证实了印度板块岩石圈的超深俯冲作用对高原北缘的影响,受南北向应力作用影响形成的走滑断裂近东西向的位移目前仍很剧烈。  相似文献   
145.
对所有测点的视电阻率和相位数据进行了反演,获得了测区地下电阻率的三维分布图像.测区内的最明显电性特征是地表普遍分布几十米厚的低阻体,在测区中间部位存在两个连通性较好的高阻带.三维分布图像与0勘探线、7勘探线矿体断面和矿体平面分布范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推断测区内浅部含矿的重点部位是低阻背景中的相对高阻带;深部对应矿(化)体的地层位于良导体和高阻基岩间的过渡带主要分布在高阻带Ⅰ和高阻带Ⅱ所在的区域.  相似文献   
146.
海上气态烃快速测试与西沙海槽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西沙海槽具有适合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赋存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是中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的远景区。为配合中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在该区进行了海底表层沉积物甲烷、乙烷等气态烃快速现场测试。研究发现 ,海底沉积物随着埋深的增加气态烃含量具有增高的趋势 ;最佳取样深度应在埋深 1~ 4m处 ;海底沉积物甲烷高含量异常区域主要分布在B33周围、A0 9—A11周围、B17—A0 2周围和B0 1—B0 3周围等区域。西沙海槽北部陆坡比槽底及南部斜坡具有更好的甲烷异常显示。该研究成果为以后该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重点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7.
日本列岛下太平洋俯冲板块的精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许多学者对日本列岛下的太平洋俯冲板块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板块内部的结构(比如板块厚度,板块内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以及洋壳的俯冲情况等)仍然不太清楚。利用日本地区密集台网收集到的中深和深发地震到时数据来探讨上述问题。采用三维射线追踪正演模拟法,首先利用333个远震计算得到了日本地区太平洋板块的厚度为85km;然后利用3283个地震(震源深度大于40km)的130227条P波到时进一步研究板块内部的精细结构。结果显示,沿深度方向6个地层段(间隔100km)内的速度扰动值分别为5.5%,4.0%,3.5%,2.5%,2.0%和6.0%,在40~500km范围内速度扰动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这与温度随深度的变化情况相一致。当深度大于500km时,速度扰动突然增大到6.0%,分析认为该异常可能由发生在东亚大陆边缘下方的深发地震无法精确定位导致的。最后利用40~500km深度范围内的近震测试得到日本东北和北海道地区下方洋壳俯冲的深度均为110km,平均厚度分别为7.5km和5km,相对于一维模型的速度扰动分别为1%和-3%。这说明洋壳在俯冲到110km以深时,由于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逐渐脱水、变质,直至与板块融合。通过分析震源与洋壳的位置关系,本研究认为北海道地区比东北地区下方的俯冲洋壳可能含有更多的流体(比如水),导致两地区洋壳内的速度相差如此之大。此外,因为日本南部与洋壳对应的区域多为海洋,观测台站较少,所以本研究无法测试得到该区域内的洋壳俯冲情况。  相似文献   
148.
华北古大陆克拉通解体、岩石圈减薄的深部过程,对于建立中国大陆中新生代演化动力学模型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因而"华北克拉通破坏"也就成了当前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为了研究"华北克拉通破坏"首先需要给出较准确的华北岩石圈结构,这必须依靠包括超宽频带高精度大地电磁深探测在内的现代深部地球物理探测技术。2001和2005年在华北地区东部布置了应县—商河(HB-MT01)、文水—日照(HB-MT02)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华北地区东部沿地壳-上地幔探测剖面可划分为4个电性区,区内发现有下地壳高导带和上地幔高导层存在。文中依据研究区壳-幔电性结构特征,推断华北地区东部地壳和上地幔之间发生过大规模构造运动,导致壳-幔之间存在解耦现象。研究结果还发现,华北东部确实存在岩石圈减薄区,其岩石圈厚度约50~80km厚。岩石圈明显减薄的区域包括北太行山隆起、华北裂谷带北部和鲁西断隆,其范围比原先认识到的要复杂,并非以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为界划分东、西两区,简单地认为东区即是减薄区。此外,在华北地区东部的现代高精度大地电磁探测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地球物理观测对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性,这使人们更加认识到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强调地球物理-地质-地球化学之间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9.
北美国家高程基准面及重力异常计算方法的重大修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美以及加拿大、墨西哥和美国的重力数据库进行了两项重大修改:采用国际上接受的地球椭球面,而不是习惯使用的大地水准面或海平面作为重力测点的高程基准面;改进重力异常的计算方法。对北美国家现在使用的高度校正、布格校正、地形(海洋深度)校正、间接影响校正、曲率校正、大气校正,以及均衡补偿校正,均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相似文献   
150.
复杂条件下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中,最常用的物探方法是电磁法和电磁波法(探地雷达).通过对这两种方法的原理、管线异常特征的介绍,提出了在复杂条件下物探方法技术的应用,目的是减少干扰因素的影响、突出目标管线异常,最终对目标管线进行精确定位定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