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18篇
地质学   78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51.
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下段沙地植被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森  赵文智 《中国沙漠》1994,14(1):68-74
沙地植被主要有沙地高山松林、巨柏疏林、砂生槐群系和固沙草群系。砂生槐+多花亚菊群落是本区沙地植被演替的顶极群落,高山松林疏林可能会成为本区人为演替顶极群落,风沙活动是影响本区植被演替的主导因子,半固定沙区仅生长砂生槐灌丛阶段是沙地植被正逆向演替的临界状态。砂生槐和高山松在沙地具有天然更新能力和生长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2.
分析了丰宁试验区植物区系、植被类型、植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后认为:丰宁试验区植物区系成份具有内蒙古草原植物区系成份的特点。但植被类型较复杂、植物种类组成较丰富、特别是具有一些天然林类型。此外,在区系植物组成中蔷薇科植物的地位突出,而藜科植物的地位降低,说明植被也有明显的过渡特征。可供利用的植物资源如观赏植物、药用植物和牧草资源较丰富,具有开发潜力。但由于超载过牧,导致90%以上的草地退化,退化程度主要以轻度和中度为主,退化形式主要是河滩草甸盐渍化,丘陵缓坡草地沙质化,山地草地砾质化。  相似文献   
15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总体呈大面积、低丰度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上仍存在高产、储量丰度较大与气层分布稳定的富集区块,本文称为“甜点”。以0.5×10-3μm2渗透率为下限值的相对高渗储层是天然气富集与高产的关键因素。在岩心观察、包裹体分析以及大量钻井资料研究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4.
李启森  赵文智 《冰川冻土》2004,26(3):333-343
黑河分水计划及用水商品化的实施,对绿洲种植业结构调整、节水降耗和退耕,有着较大的积极作用.但也相应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在调水方式及适宜时段的合理选择、供需水之间矛盾的有效处置以及流域水资源合理高效利用模式的建立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特别是在水资源短缺和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下,过度开采地下水以及追逐短期利益行为有所加重,进而导致地下水位波动性变化幅度加大和低效的公益性生态建设与发展受到较大的制约,尤其是荒漠绿洲交错地带的生态环境及生产条件在分水后显现诸多不适宜或退化迹象,并有恶化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5.
小波尺度域含气储层地震波衰减特征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黏弹性衰减因子Q的可靠估计可通过Q反褶积来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并有助于振幅分析. 本文从小波理论出发,结合地震波在黏弹性介质中的传播方程,推导出小波尺度域地震波能量衰减公式. 能量衰减公式具有下列性质:(1)Q值越大,能量衰减得越慢;Q值越小,能量衰减越严重;(2)尺度越小,信号中保留的能量越少;(3)对于脉冲源来说在理想的无衰减介质(即Q趋近于∞)中传播时,信号在不同尺度内的能量相同. 利用尺度能量公式,可从反射地震资料中直接估计品质因子Q(即衰减因子),也可以提取不同尺度的能量衰减剖面作为储层描述的属性参数,用来进行岩性识别和指示气藏,与经典的谱比法相比,避免了谱比法所面临的双时窗问题以及进行谱估计的窗选择问题. 理论模型试验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6.
黑河流域日降水格局及其时间变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立杰  赵文智 《中国沙漠》2008,28(4):741-747
利用10个气象站1950—2000年日降水资料,对黑河流域的降水及其时空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降水事件以≤5 mm的降水为主,占全年降水事件的82%,0~10 d间隔期占全年无降水期的40.7%,>10 d间隔期占59.3%;②年降水日数与降水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78,P<0.01),>10 mm降水总量与年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而≤5 mm降水总量与年降水量的相关性差;③>10 mm和≤5 mm的降水总量变化范围分别为:0~262.6 mm,20.3~172.7 mm ,变异系数分别为0.25~0.92,0.17~0.25;④近50 d来,黑河流域近50 d降水量的变化总体上呈平稳上升趋势,≤5 mm的降水日呈现小幅下降的趋势,≥10 mm的降水日呈小幅上升的趋势。0~10 d的降水间隔期出现的频率总体保持不变,>10 d间隔期出现的频率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年内总降水日数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7.
人类土地利用的主要生态后果及其缓解对策   总被引:44,自引:13,他引:31  
赵文智  程国栋 《中国沙漠》2000,20(4):369-374
通过对土地利用尤其是以集约农业为主的土地利用已经产生的陆地生态系统生物侵入、生物多样性损失及碳循环、氮循环和水循环改变等生态后果的综述。主要论述了物种特性及其组成的改变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不同特性物种组成对土地利用带来的负面环境效应响应的特点。提出了在建立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框架体系下,发展精确农业为特色的可持续农业和恢复重建退化生态系统等对策来调控不合理土地利用的负面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58.
绿洲灌区小麦水分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黑河流域的洪水河灌区为例,利用1995—2006年的灌溉用水量、农作物产量、气象等资料,分析计算了绿洲灌区的小麦水分生产率。结果表明,1995—2000年小麦水分生产率为0.983 kg\5m-3,节水改造项目实施后的2001—2006年为1.070 kg\5m-3,提高了8.9%。水分生产率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用水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综合指标,其影响因素比较多。根据洪水河灌区小麦生长发育期的实际情况,选取了11个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显示,≥10 ℃积温、农药费用、劳动力和管理费用、化肥施用量、水费依次是影响水分生产率的前5位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在有限的水资源利用条件下,绿洲灌区小麦生产应加大生产资料、劳动力和管理费用等的投入力度,才能生产更多的粮食,以确保区域粮食供给安全。  相似文献   
159.
周海  赵文智 《中国沙漠》2016,36(6):1637-1645
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河西走廊中部典型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的响应。结果表明:降水分布及其δ18O值都存在显著的季节变化特征,降水事件多发生在夏季,且有较高的δ18O值,而冬季降水稀少,且δ18O值偏低。降水以脉动方式输入土壤中,不同量级的降水事件会导致土壤含水量和δ18O值不同程度的响应。降水入渗后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和δ18O值的响应程度和响应时间不同,土壤深度越大,响应程度越小且响应时间越滞后。对比降水δ18O值和降水后不同深度的土壤水δ18O值的变化发现,表层土壤能够迅速的对降水做出响应,下层土壤的响应具有滞后性。即这种自上而下的活塞式下渗是该区主要的降水入渗方式。荒漠区土壤水分受降水的调节和控制,但是深层土壤水受小降水事件的影响较小,大降水事件虽然发生频率较小,但是能够对深层土壤水形成有效的补给,对整个荒漠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0.
阴山造山带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北缘,这一地带不仅是构造活动强、弱的变异地域,且为盆、山的耦合地带,故在造山带与盆地地域具有各异的深层动力过程.本文基于高精度人工源地震宽角反射、折射探测和高分辨率的数据采集,通过反演求得了满都拉—鄂尔多斯—榆林—延川长达650 km剖面辖区的岩石圈精细层、块结构.研究结果表明:①沿该剖面由南向北地壳厚度为40~45 km;在不同构造单元其介质、结构均不相同;速度分布、空间结构形态和界面起伏及属性亦存在着明显差异;上地幔顶部速度为8.0~8.1 km/s;②沿剖面存在5条深、大断裂,且将该区切割成为壳、幔结构明显差异的4个构造单元,即鄂尔多斯盆地、盆山耦合地带、阴山造山带、内蒙构造带,它们各自具有固有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同时厘定了阴山造山带与内蒙构造带之间的白云鄂博深、大断裂带是古亚洲洋的南界.在这里不仅导致了阴山造山带的形成,而且聚集了诸多的金属矿产资源,地震亦频繁活动.基于上述研究表明,阴山造山带—鄂尔多斯盆地耦合地带的壳、幔结构复杂、呈现出速度结构各异的层、块状展布.显然,在这一错综的成山、成盆、成岩、成矿和成灾地带,有着特异的深层过程和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