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88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城市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亚太景观建筑设计论坛以“设计中国城市之未来”为主题,自2002年起已连续在广州和上海成功举办了四届,参加演讲的国内外著名专家超过30人,来自建设、规划、市政园林、房地产、工程、设计等行业的听众超过1200人次,成为业界认可的权威学术会议。同期举办的中国国际城市景观与建筑设计展览会(CLE)也已连续在广州成功举办了三届,是业界创办最早、影响力最大的专业展览会之一。  相似文献   
182.
《干旱区地理》2021,(1):45-45
《干旱区地理》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反映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地理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前,在干旱区地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欢迎国内外地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投稿。  相似文献   
183.
统计了1982-2014年国家海洋局被美国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4 466篇SCI科技论文,通过分析SCI论文产出数量和被引次数,了解国家海洋局与全球科研机构合作情况、热点学科分布和国际学术影响力状况。结果显示:国家海洋局的科研合作伙伴遍布全球大约60个国家和地区,1 560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在基础研究领域和应用研究领域都取得了许多国内外较高水平的成果;其优势学科向国际前沿延伸的态势较为明显,影响和辐射作用越来越大。这说明以国家海洋局为代表的我国海洋科学学术国际影响力呈现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4.
章雨旭 《地质论评》2014,60(2):6002331-6002408
正据发布,《地质论评》等继2012年之后,继续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文献国际评价研究中心遴选为"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在2013年度的遴选中,定义了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Clout Index,CI)。对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学术期刊,CI是以被SCI(即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Science Citation  相似文献   
185.
本文依据中国知网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2014年的数据平台,分析了《地球学报》1994—2013年全部论文的相关引证统计信息,如高被引论文作者群的分布等。结果显示,中国地质科学院作为《地球学报》的主办方,对《地球学报》的学术影响巨大。中国地质科学院是其主办刊物《地球学报》的主要作者群,稿源比例约占总数的51.0%。该特征在高被引论文中更加明显,被引前100的论文中,主办方稿源占74.0%。中国地质科学院不但是《地球学报》数量最大的主要作者群,也是对期刊起到巨大推动性作用的高被引论文的核心作者群。2008年《地球学报》进行版面、版式调整,设立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专栏,"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专栏论文作为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优秀科技成果代表,更加凸显了主办方的学术影响力和重要作用。据对2008—2013年该专栏论文的统计,平均被引频次16.1,远高于普通散稿的平均被引频次5.99,从而也提高了期刊的影响力。由此可见,主办方对期刊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在为刊物提供丰富的稿源的同时,主办方的领先学科优势,也表现在其期刊的特色和学术价值当中。  相似文献   
186.
通过分析海洋文化与海洋生态文明的关系,明确海洋文化的灵魂作用,提出海洋文化是海洋生态文明母体,是影响海洋生态文明程度的关键因素。探讨海洋文化对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海洋意识培养、海洋行为规范、海洋文化产业比例提升、海洋生态修复与补偿等方面的影响力,提出打造海洋生态文明国际合作机制、海洋生态监控评价共享体系和全球化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谐氛围的具体措施,来推动我国海洋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