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7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SARS沿交通线的“飞点”传播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3年春SARS在中国部分地区暴发与蔓延,情况非常危急。全国集中力量对SARS病原学、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以及传播模型、应急反应系统等展开研究。综观此次SARS的传播,除有以往流行性疾病传播的一些共同特点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远距离跳跃式传播。这是以往以及目前针对SARS建立的点源扩散模型无法单独解决的。因此提出建立沿交通线的“飞点”传播模型,以交通工具为一尺度,建立相对封闭的交通工具内的SARS传播模型,另以此为基础,建立沿交通线这一尺度上的有人员流动的空间传播模型,建立二尺度的“飞点”传播模型,模拟交通工具内SARS传播的主要影响因子,SARS疫区对非疫区疫情的影响效果,为SARS防治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2.
2003年春SARS在中国部分地区暴发与蔓延,情况非常危急。全国集中力量对SARS病原学、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治疗以及传播模型、应急反应系统等展开研究。综观此次SARS的传播,除有以往流行性疾病传播的一些共同特点外,还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远距离跳跃式传播。这是以往以及目前针对SARS建立的点源扩散模型无法单独解决的。因此提出建立沿交通线的“飞点”传播模型,以交通工具为一尺度,建立相对封闭的交通工具内的SARS传播模型,另以此为基础,建立沿交通线这一尺度上的有人员流动的空间传播模型,建立二尺度的“飞点”传播模型  相似文献   
23.
SARS疫情控制的模拟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地分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对于控制SARS疾病扩散与传播的重要性。结果表明,“得病后入院时间”与“隔离措施强度”对于SARS疫情态势发展,具有很大的敏感性与相关性,其中得病后的患者几时去医院治疗,对于疫情的控制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同时应用动力学模型,对北京的SARS疫情进行分时间段的模拟与SARS实施控制因素影响分析,结果表明,2003—04—20以后一段时间内实行的各种控制措施,以及5月1日—5月5日的长假对于北京SARS疫情的控制是非常有效的;而4月27日左右北京市社会上未得到有效控制的SARS病人数达到高峰,是最危险的时期。5月20日以后,北京的SARS疫情基本保持在低发的平台期,但是如出现较多的外来SARS病例输入,而内部隔离强度又减弱、社交活动增加等情况下,北京SARS疫情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与反弹。  相似文献   
24.
1 INTRODUCTION Infectious atypical pneumonia, commonly known as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 is a newly emerged communicable disease.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3, this disease had been spread globally, causing serious disasters to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ro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 total of 8422 people had been infected worldwide,of which 916 were dead. The fatality ratio was 10.9 % on average. In China, SARS cases had been found in most of the provin…  相似文献   
25.
“非典”象一场从天而降的灾难袭击了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面对海量的疫情统计数据的操作以及非典疫情分布的空间性,采用SARS疫情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监测、防治、预警。同时也说明,建立突发性疫情信息系统势在必行。本文以SARS疫情信息系统为例,依据真实的疫情数据和系统建立的实践,所遇到的问题和经验加以总结。论述了突发性疫情信息系统的建立。分析了SARS疫情信息系统的特点,设计原则,系统组成和系统的建立过程。  相似文献   
26.
SARS对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5,他引:26  
今年爆发的SARS对中国旅游业冲击很大。本文利用双变量ARIMA模型,结合突发事件后人的心理发展变化曲线研究本次突发事件对入境旅游人数的影响。根据同类事件旅游心理恢复期的研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笔者讨论了恢复期分别为12、18、24个月时,SARS对入境旅游人数的影响。当恢复期为12个月时,入境旅游同比增长率平均降幅为1796%,入境旅游人数共减少238493万人次;当恢复期为18个月时,入境旅游同比增长率平均降幅为1707%,入境旅游人数共减少311703万人次;当恢复期为24个月时,入境旅游同比增长率平均降幅为1655%,入境旅游人数共减少385233万人次。  相似文献   
27.
SARS和COVID-19的暴发对我国公众健康、社会经济等造成了严重影响,为揭示呼吸道烈性传染病的时空传播的共性规律和差异特征及背后原因,运用时空统计方法,系统分析并对比了SARS与COVID-19的时空传播差异性特征,并结合病毒本身传播特性及交通、温度等因子进行原因分析。研究表明:① 时间序列上,SARS从发病初始到结束经历了2个阶段,即上升期-平缓期,COVID-19经历了3个阶段,即上升期-急剧上升期-缓升期。② 空间传播模式上,COVID-19传播强度及传播范围大于SARS,且COVID-19的整体连通性较大,各省份与病毒暴发地的联系更为紧密;SARS和COVID-19的传播都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性特征;二者均以邻近传播、远距离飞跃式为主,且SARS存在中次级传播中心,COVID-19扩散中心未发生转移。③ 空间传播方向上,SARS以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为中心,空间传播方向性更强,COVID-19仅以湖北省为中心向外扩散。④ 空间传播速度上,SARS各省份首例病例传播时间跨度较大,COVID-19各个省份首例病例传播时间大致以胡焕庸线为分界线,呈现出“东快西慢”的现象,传播时间跨度较短。⑤ R0是造成SARS和COVID-19空间传播范围与空间传播速度差异的主要原因;SARS和COVID-19病毒温度适宜性有所差异,但在温度接近的区域均发生了空间聚集性传播和邻近区域传播;除病毒本身传播能力、温度影响外,交通是影响SARS和COVID-19空间远距离飞跃式传播的主要原因,二者空间传播速度均与路网密度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8.
地理空间信息与SARS疫情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综述“SARS疫情态势分析”课题组如何组织网络空间信息系统、模拟地理环境、统计数学等学科的专家,用“二尺度时空模型”和自主研制的SAR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对全国及城市SARS中、长期疫情发展的时空态势分析与预测,并及时公布全国SARS疫情分布状况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9.
SARS传播动力学模型及其多智能体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建立了SARS时空动力学传播模型,并应用多智能体技术研究个体尺度上SARS时空传播行为的模拟方法。基于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平台,本文采用Java和VRML开发工具,研发了SARS传播与控制的智能体模拟原型系统,并以SARS在虚拟社区的传播为例,开展了SARS时空传播行为模拟的初步试验以及反映SARS疫情控制效果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30.
In fewer than four months in 2003,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spread from China to 25 countries and Taiwan, becoming the first new, easily transmissible infectious disease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role of air transport in the diffusion of the disease became obvious early in the crisis; to assess that role more carefully, this study relates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n of the SARS outbreak to a measure of airline network accessibility. Specifically, the accessibility from those countries that were infected by SARS, beginning with China, to other countries was measured using airline schedules. The country-pair accessibility measure, along with other country-level factors relevant to the disease, were tested as determinants of the speed with which SARS arrived in infected countries as well as its failure to arrive in most countries. The analyses indicate that airline network accessibility was an especially influential variable but also that the importance of this variable diminished in the latter weeks of the outbreak. The latter finding is partly attributable to public health measures, particularly health screening in airports. The timing and geography of those measures are reviewed using data from media reports and interim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documents during the outbreak. The uneven effort to curtail the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f SARS suggests further planning is needed to develop a concerted response to contain future epidem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