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8篇
  免费   439篇
  国内免费   998篇
测绘学   34篇
大气科学   101篇
地球物理   219篇
地质学   218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50篇
自然地理   24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5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215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90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129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铷、铯是我国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西藏盐湖卤水中赋存着丰富的铷、铯资源,但是品位普遍低于10 mg/L。根据热泉与盐湖锂、铷、铯等元素的补给关系和含量差异特征及铷、铯极易被黏土矿物吸附等特点,推测盐湖沉积物中赋存一定规模的铷、铯资源。为验证该推测,本文选取西藏拉果错、聂尔错、依布茶卡、当穹错、扎布耶茶卡等5个典型盐湖,采集卤水和沉积物样品各5件,开展水体中铷、铯含量和沉积物矿物成分分析,结合沉积物分相淋滤实验,得出如下结论:西藏拉果错、当穹错、聂尔错盐湖卤水铷、铯含量和资源量与其补给量差异显著,大量的铷、铯资源消耗于盐湖沉积物中;盐湖沉积物中的铷、铯含量远高于卤水。铷、铯在沉积物水溶相、碳酸盐相中含量较低,主要以吸附形式赋存于黏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吸附点位包括基面位置、难解吸的磨损边缘及层间位置。盐湖沉积物铷、铯资源量远超大型矿床规模,黏土矿物中铷、铯含量高达100 n×10-6,超过固体盐类矿产综合评价指标,相较于现有盐湖钾产品中的铷资源、含铯硅华中的铯资源开发,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性,是一种潜在的铷、铯资源。本研究成果有助于完善盐湖铷、铯富集成矿机制,并为高效开发盐湖中的铷、铯资源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2.
肖打松多花岗闪长岩位于西藏冈底斯花岗岩带中段以南,主要岩石类型有:细中粒黑云母(角闪石)花岗闪长岩、细中粒含斑黑云母(角闪石)花岗闪长岩、细中粒斑状黑云母(角闪石)花岗闪长岩,岩石具钙碱性特征,w(SiO2)=61.58%~72.16%,w(K2O)/w(Na2O) =0.64~1.15,相对富钠,A/CNK=1.25...  相似文献   
23.
郇伟静  袁万明  李娜 《现代地质》2011,25(2):261-270
甘孜-理塘金矿带位于青藏高原东部松潘-甘孜造山带与义敦岛弧造山带的交界部位.通过对嘎拉、错阿、雄龙西、阿加隆洼和曲开隆洼等5个金矿区矿石样品中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和毒砂的电子探针分析,试图探讨区内金矿形成温度、深度和成生环境,并结合矿石锆石裂变径迹定年探讨成矿时代.研究区黄铁矿为S亏损型,普遍含Co和Ni,含量分别为0....  相似文献   
24.
藏南拉木由塔锑(金)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指示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西藏拉木由塔锑(金)矿床位于藏南Sb - Au成矿带东段,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遮拉组地层与辉绿(玢)岩脉接触带上.在分析该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矿石硫、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并通过与区域成矿带中典型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的对比分析,探讨了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矿石硫化物的硫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较窄,成...  相似文献   
25.
Two sedimentary sections were measured at Tai Co (Co means lake in Tibetan) in western Tibet, China. The two sections are almost all composed of clay carbonate beds except in their lower parts where there are carbonized plants at >10 cm depths and dark-colored carbonate clay and clay at 50–70 cm depths, yielding abundant gastropods, ostracods, and charophytes. The carbon and oxygen stable isotope values of carbonate, ostracods, and charophytes and ecological features of microfossil communities indicate the following climatic change in the area from 41.4 to 4.5 ka BP: at 41.4–26.2 ka BP, the climate was relatively wet; at 26.2–25.5 ka BP, it was slightly warm-dry; at 25.5–22.5 ka BP, it was warm-wet; at 22.5–21.0 ka BP, it was slightly cold-wet; at 20.5–17.5 ka BP, it became cold abruptly and slightly wet, implying the climate of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at 17.5–16.0 ka BP, it was slightly cold-dry; at 16.0–11.8 ka BP, it was slightly warm-wet; at 11.8–10.4 ka BP, it was relatively cold-dry, roughly equivalent to the climate of the Younger Dryas, and at 10.4 ka BP, the temperatures began to rise again; at 10.4–9.4 ka BP, it was slightly warm-wet; at 9.4–8.5 ka BP, there occurred short warm-wet oscillations; at 8.5–7.9 ka BP, it was slightly dry-cold, representing a strong temperature-lowering and drying event in the postglacial stage; at 7.8–6.3 ka BP, it was slightly warm-wet; at 6.3–4.5 ka BP, the climate tended to be cold-dry. 4.5 ka BP recorded the maximum aridity since the late part of the late Pleistocene.  相似文献   
26.
西藏班戈地区的遥感地质调查研究表明:该区发育菱形网结状构造;错那、东错、蓬错、巴木错呈明显的"多字形"斜列,应为统一应力场下形成的伸展断陷盆地,并受到后期右行活动破坏;在东卡错-东错菱形块体中央隆起内发现有较大规模的岩浆岩侵入,推测该隆起区下为一地幔热柱;由北向南出露有东巧蛇绿岩带、东错-蓬错蛇绿岩带、白拉-觉翁蛇绿岩...  相似文献   
27.
莽总斑岩铜钼矿床位于玉龙斑岩铜矿带中部,含矿岩体侵入下二叠统和上三叠统火山岩和硅质沉积岩中.含矿岩体出露面积约0.27km2,普遍发生蚀变,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本文分析了含矿岩体化学组成及用锆石LA-ICP-MS U-Pb 年龄分析斑岩体形成时代.早阶段岩体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晚阶段岩体为石英二长斑岩及碱长花岗斑岩,晚...  相似文献   
28.
文章中所述范围囊括于西藏1∶25万措勤区幅内,处于雅鲁藏布江基性-超基性岩带—念青唐古拉岛弧岩浆带内。岩浆活动频繁,从侏罗纪到第四纪均有不同程度的岩浆活动。岩浆侵入活动主要发生在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以中酸性岩占绝对优势,基性-超基性岩次之。区内基性-超基性岩属昂仁蛇绿岩的组成部分(以下称安巴蛇绿岩),此套岩类主要形成于洋脊,并具有向洋岛过渡的构造环境。其形成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藏南地区上白垩统沉积特征及沉积相进行综合分析,初步地恢复了该地区晚白垩世岩相古地理.该地区自南向北沉积水体逐步变深,沉积相带展布依次为滨海相、浅海陆棚相(外陆棚和内陆棚亚相)、大陆斜坡相及深海盆地相,局部地区浅海陆棚相之上发育碳酸盐岩礁滩相和孤立台地相等.盆地性质总体上仍然为被动大陆边缘海盆,但已具备周缘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30.
以西藏地区370个灌木林标准地调查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包括负二项式K值、方差/均值比率t值、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聚块性指标、扩散指标、格林指数和Cassic指标,定量测度了各标准地内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及集聚强度,分析了西藏灌木种群分布格局随海拔和坡度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西藏优势灌木种群分布格局包括集群分布和随机分布两种,其中,随机分布占60%;2.随着海拔及坡度的增加,西藏灌木种群均呈现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变化的趋势,且大部分地区的灌木种群呈随机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