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4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29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50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8篇
自然地理   5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青藏铁路沿线1373年以来气温和地温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青藏铁路沿线(格尔木\_拉萨段)近600 a的历史气候代用资料,统计了各资料的年代序列,并用相关、功率谱、谐波、趋势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年平均地面温度17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初为偏冷阶段,20世纪后期为偏暖阶段,升温从18世纪中期开始,一直维持到20世纪末。该地区年平均地面温度和气温16世纪、19~20世纪相对偏暖,而15世纪、17~18世纪偏冷,20世纪的增温程度超过了19世纪的水平。自然波动周期为4~5个。  相似文献   
22.
迎接新世纪铀矿地质科研的新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祖伊 《铀矿地质》2000,16(1):1-5,8
文章分析了即将到来的新世纪铀矿地质科研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其指导思想应为地质总局主攻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总方针服务,其具体任务是:加强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平价和靶区优选研究;开发可地浸砂岩到铀矿勘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把成矿模式攻矿床模式发展为找矿模式;加强铀矿经济地质和铀资源动态评系统研究并建立中新生代盆地和砂岩型铀矿数据库。该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作为铀矿地质科研的排头兵,为保障新世纪铀矿地质科研任务的完  相似文献   
23.
面临21世纪的中国水资源问题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建设成绩巨大,面临21世纪,中国水资源的除害兴利,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我国是缺水严重的国家,工农业和城市生活都缺水,而用水十分浪费,水污染很严重;我国又是洪水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迫切需要组织多学科研究水利建设的新战略;将建立节水型社会作为基本国策,防治江河洪水灾害。  相似文献   
24.
15-20世纪大陆泽与宁晋泊演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超艺 《湖泊科学》2007,19(5):522-529
15至20世纪,海河流域南系历史上著名的湖泊--大陆泽和宁晋泊经历了从宽广到干涸的巨大变迁.对于二泊演变的原因,此前学者从未做过专门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以明清时期丰富的历史文献为依据,对影响湖泊演变的各大自然和人文因子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如下基本结论:海河南系水系格局不断变迁导致湖泊水源补给发生迅速改变,是促使湖泊相应发生显著扩张与萎缩,并最终导致湖泊消亡的直接主要动因.此外,来自河流的泥沙淤积,气候的干湿变化,人类拦水筑坝、占垦涸泊等活动加速了湖泊的演变与消涸.  相似文献   
25.
岱海水位下降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群  姜加虎 《湖泊科学》1999,11(4):304-310
应用GIS软件ARC/INFO,建立太湖流域海面-地面变化信息系统,并与数据采集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相结合,研究对本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区域规划,工程建设和人民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气候,海面,地面变化和区域环境变迁。采用长江三角洲地区邻近海域21世纪前半期地区性RSL上升幅度预测方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面的不断上升和太湖流域地面沉降的加剧,2000年和2050年,太湖流域处于高潮位以  相似文献   
26.
A variety of sources provides different levels of information about the origins of nineteenth century migrants to the Midwes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four of the most common records, the federal census, land office records, genealogical collections, and county histories/biographies/atlases, are examined. Characteristics considered are the specific types of data provided, extent of coverage, level of detail, statistical reliability, and accessibility. Examples of studies using each record type are cited.  相似文献   
27.
21世纪前期长江中下游流域极端降水预估及不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降水的频率、强度以及持续时间均在显著增加,尤其是对于气候变化敏感的长江中下游流域。由于模式本身、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以及自然变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未来预估变化的不确定性一直备受关注。为了能够得到对于未来极端降水更为准确的预估结果,使用NEX-GDDP(NASA Earth Exchange Global Daily Downscaled Projections)提供的19个CMIP5降尺度高分辨率数据(0.25°×0.25°),给出21世纪前期(2016—2035年)长江中下游流域极端降水的可能变化。根据长江中下游流域178个气象站1981—2005年的逐日降水量数据,计算了能够代表极端降水不同特征的指数,在评估模拟能力的基础上给出了21世纪前期RCP4.5情景下极端降水的变化。结果表明,降尺度结果对长江中下游流域极端降水有很好的模拟能力,除R90N外,所有模式模拟其余指数的空间结构与观测的相关系数均超过了0.6。其中所有模式模拟PRCPTOT和R10的相关系数均超过0.95。21世纪前期,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趋于极端化,尤其是在流域的西部地区。极端降水日数的变化在减少,表明对于极端降水的贡献主要来自于极端降水日的较大日降水量,而非极端降水日数。未来预估不确定性的大值区主要位于流域的南部地区,流域的西部地区不确定性较低,西部地区极端降水的增加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   相似文献   
28.
地震大形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陆地区(含边境)1999年已进入为期12年的相对平静幕,幕内可能发生3次7级地震,最大震级不超过7.2级。首发7级地震为2000年6月8日缅甸7级(位于中缅边境)。预计第二个7级地震危险时间在2005±0.5年。第三个在2008年前后。分析了我国主要地震区强震概率增益,给出了3个危险地点。未来3年即2001~2003年是相对安全时段,我国大陆不会发生7级以上破坏性地震。2011~2020年可能进入新世纪第一个7级大地震相对活跃幕,预计该幕持续10年, 可发生10次7~7.6级大震。  相似文献   
29.
21世纪地质找矿既是地质技术问题,又是当代地质经济问题。为保障人类资源可持续利用,拓宽地质找矿的空间,不断增长科技含量,提高地质找矿效益,是面向21世纪的地质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0.
过去千年中国不同区域干湿的多尺度变化特征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景云  张学珍  刘洋  郝志新 《地理学报》2020,75(7):1432-1450
依据近年发表的新成果,对中国过去千年干湿的年至百年尺度变化特征进行了总结梳理与对比分析,综合评估了20世纪干湿变幅的历史地位。主要结论是:①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重建的东中部各区干湿序列在1400年以后均达高信度,但其前因存在记录缺失,仅有半数时段的重建结果达高信度。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根据不同地点湖沼沉积物记录揭示的区域干湿百年尺度变化特征在多数时段不一致。在西部的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新疆中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和东南部等地区,利用不同地点树轮资料重建的干湿序列显示的干湿变化特征在区内一致性高。② 过去千年中国各地干湿变化均存在显著的年际、年代际和百年尺度周期。其中准2.5 a、60~80 a和110~120 a等尺度的周期为所有地区共有;3.5~5.0 a、20~35 a等尺度周期则主要发生在东北、东中部地区、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而准45 a周期则只发生在东北和东中部地区(均超过90%信度水平);各区域间的干湿变化位相并不同步。③ 尽管已发现青藏高原东北部20世纪很可能是过去3000 a最湿的世纪之一,但其他大多数区域的重建结果显示:20世纪的干湿变幅在年代际尺度上均未超出其前各个时段的变率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