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8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郭向博  任东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30-2022062030
二纺蛛总科包括5个现生科、5个化石科以及一些科级位置未定的化石物种,是蜘蛛目中较为古老的一个类群。目前已知最早的二纺蛛总科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早侏罗世,但分子系统发育研究推测其起源时间为二叠纪。二纺蛛总科蜘蛛在中生代最为繁盛,化石物种相对较多,是蜘蛛化石类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现生二纺蛛总科蜘蛛十分稀少,且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近年来的系统发育研究认为二纺蛛总科可能是复杂生殖器类的姐妹群,是蜘蛛演化研究的关键类群。因此,本文对二纺蛛总科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总结了二纺蛛总科化石类群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组成和分布,统计了二纺蛛总科蜘蛛化石的名录。目前,二纺蛛总科蜘蛛化石分类研究基础薄弱,部分化石类群的系统位置存疑,二纺蛛总科内部系统发育关系尚不清晰。在将来的研究中,需要利用多种技术手段获取化石材料的形态学信息,打好分类学基础;结合化石类群和现生类群进行系统发育分析;进而联系古地理、古生态、生物学行为等研究,全方位分析二纺蛛总科的自然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22.
三尾拟蜉蝣在中国热河生物群可能并不存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建东  任东 《地质论评》2008,54(5):602-608
热河生物群是中生代晚期分布在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辽西、冀北地区的一个非常繁荣的陆相化石群,东方叶肢介(Eosestheria)、“三尾拟蜉蝣(Ephemeropsis trisetalis)”和狼鳍鱼(Lycoptera)是它的3个典型代表成员。最近对采自义县组的上百块与三尾拟蜉蝣较为相似的成虫标本研究,发现上述成虫标本与三尾拟蜉蝣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建立了美丽蜉蝣属及其两个种,并认为三尾拟蜉蝣可能仅分布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外贝加尔和蒙古,在中国热河生物群并不存在。这一发现对有关热河生物群的古地理分布、地层划分和对比以及古水系等问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3.
本文描述中国辽宁省北票市晚中生代义县组的化石蜻蜓1新属2新种。新属因与阿拉里佩蜻科(Araripelibellulidae)的模式属非常相似而被归人该科。它与该模式属有以下区别:径脉(RP)与前中脉(MA)在弓脉(Arc)处分离;臀圈较宽短,内有Y形脉;MA与IR2不呈锯齿状;后翅三角室后区出现数条插脉;翅室更小更密,尤其在翅端与翅后缘处;体型更大。本文首次对这个科种类的头部、腹部与部分足的具体特征进行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24.
最近在内蒙古宁城道虎沟村新发现了一些翼龙、蝾螈等重要化石,有关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归属产生了较大的争论.笔者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和生物地层学资料,讨论了道虎沟化石层的地层层序和时代归属.详尽的区域地层踏勘和实测地层剖面充分显示,道虎沟化石层归属于中侏罗世九龙山组,而不是所谓的义县组;道虎沟化石层与下伏太古宙马鞍山片麻岩而不是土城子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相似文献   
25.
河北丰宁中生代晚期昆虫群落与生态地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对河北丰宁森吉图地区一条中生代晚期地质剖面进行生态地层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6个昆虫化石群落,恢复了它们所代表的环境,并对相应的生态地层剖描述,作出了生态地层柱状图、该生态地层剖面由2个昆虫群落带、2个间隔带和1个昆虫化石组合层构成。生态地层划分的结果显示了中生代晚期在冀北许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盆地学演变的一般模式,古地理分析表明森吉图地区在古生代晚期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共经历了4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26.
蚊蝎蛉科化石在我国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记述的长翅目蚊蝎蛉科(Bittacidae)昆虫化石在我国是首次发现,采自辽宁省北票市中侏罗统海房沟组。由于特征独特,建立了一个新属——辽蚊蝎蛉属(Liaobittacus gen. nov.),并讨论了蚊蝎蛉类的演化关系与迁移问题。  相似文献   
27.
辽宁西部义县组被子植物花粉的首次发现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王宪曾  任东 《地质学报》2000,74(3):265-272
对辽宁西部晚侏罗世义县组中的孢粉植物群进行了系统研究,首次发现了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被子植物花粉化石。该花粉植物群可分为三大类,即无孔粉类、原始单远极沟粉类和原始三沟粉类。该发现表明在晚侏罗世原始被子植物已经存在,并且已呈现出多类型特点。义县组中被子植物花粉的新发现为研究被子植物起源问题提供了新的化石依据。  相似文献   
28.
内蒙古赤峰早白垩世昆虫化石的新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东  朱会忠  陆有泉 《地球学报》1995,16(4):432-439
本文首次描述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早白垩世九佛堂组的鞘翅目和异翅目昆虫化石4属5种,其中3新属5新种。这些昆虫化石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类群的对比,为该区的地层划分、对比和地质时代的确定,提供了最新的依据。由古生态方面分析,该区为湖沼环境,水体充沛,为古黑龙江流域的一部分。文中里阿龙虱科、沼梭科和中生五节蝽科的材料在国内是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9.
自2005年以来,程海水体的化学需氧量(COD)持续升高,而生化需氧量(BOD)却维持不变,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升高也较缓慢.为研究程海COD持续升高的原因,选取程海水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无机阴离子(Cl~-、F~-、S~(2-)、HCO_3~-)和溶解性有机质(DOM)中不同浓度的胡敏酸(HA)、富里酸(FA)和商品化腐殖酸(SHA),研究其对COD和COD_(Mn)测定的影响,探讨Cl~-和DOM共同存在下对COD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程海水体中Cl~-浓度对COD存在显著影响,产生的COD值为5.42 mg/L,S~(2-)、F~-和HCO_3~-对COD影响较小;各离子对COD_(Mn)的影响很小;不同浓度梯度的HA、FA和SHA与COD测定结果呈显著线性相关,氧化1 mg C HA、FA和SHA所产生的COD值分别为2.164、1.964和2.362 mg;氧化1 mg C HA和FA所产生的COD_(Mn)值分别为0.646和0.344 mg;DOM对COD测定值的影响显著大于对COD_(Mn)测定值的影响;且一定浓度Cl~-的存在增强了FA与HA对COD测定的影响.该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程海COD逐步升高,COD_(Mn)值缓慢升高的内在原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