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3篇
地质学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对兰州市区2002年春季3~4月近地层TSP连续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兰州市区TSP的质量浓度随着沙尘天气的发生而显著增加,沙尘天气越强,TSP的质量浓度越高,对兰州市区的空气污染越严重;(2)在不同天气情况下,兰州市区TSP与PM10的质量浓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沙尘天气越强,其质量浓度都越高,但两者增减的比例各不相同;(3)在不同天气情况下,同级粒径粒子的质量浓度各不相同,但在同种天气情况下,各级粒径粒子质量浓度的分布规律却相同;(4)TSP样品色度的3个独立分量与空气质量有一定的对应关系,L*、a*、b*值越大,空气中沙尘含量越高,空气污染越严重,兰州市区在一般天气情况下L*、a*、b*值均较小,说明兰州市区空气污染主要以本地排放的黑色有机物为主。  相似文献   
22.
基于GIS的兰州城市用地变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兰州城市建成区主要处于兰州的东、西两大河谷盆地中。在兰州河谷盆地1:5000地形图的基础上。于2002—05-08和10~11所作的实地调查资料和兰州市城关区的地籍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文字资料的基础上,揭示了1950至今的兰州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时空分异规律,阐明了城市土地利用的时空迁移模式与机制,最后讨论了这种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在河谷盆地背景下所存在的环境等相关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3.
冰雹云垂直累积含水量密度与降雹大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直累积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Water Content,简称:VIWC)包括单位底面积的垂直柱体内固态和液态水质量的总和,是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假定固态和液态水滴反射得到的反射率因子都满足由液态水滴引起的经验导出关系,将垂直积分改为离散求和的方式进行计算的。利用VIWC与云体高度之比计算垂直累积含水量密度(Vertically Integrated Water Content Density,简称:VIWCD),用MAX函数逐个提取冰雹云在降雹时段内的最大VIWCD(简称;VIWCDmax),采用统计和回归处理技术,对2004—2006年兰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监测到的54例冰雹云在降雹时段内VIWCDmax与地面最大降雹直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冰雹直径相同的冰雹云内部雹胚竞食成雹粒的数密度在降雹时段内基本相当,雹粒尺度是影响雷达反射率因子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了冰雹云的雷达回波强度和地面降雹的大小;冰雹云VIWCDmax与地面最大降雹直径之间存在函数式(6)的关系;冰雹云倾斜结构和雷达扫描模式是影响(6)式效果的2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青藏高原东北侧强降水变化特征及其气候重现期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涛  刘治国  邓振镛 《干旱气象》2009,27(4):314-319
选取青藏高原东北侧临夏回族自治州的6个代表气象站点自建站以来的强降水(日降水量≥25.0mm)资料,对该地区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气候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利用Pearson—Ⅲ概率分布方法对强降水异常气候重现期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域强降水日数呈显著增多趋势;对2008年8月20日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的重现期计算显示,与人工估算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25.
研究区位于吐哈盆地西南缘,区内已查明砂岩型铀矿床(点)数十个,铀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统水西沟群西山窑组。本文系统分析了吐哈盆地南缘含矿目的层中10组砂岩样品及其蚀源区20组花岗岩的Pb同位素和微量元素数据,计算了相关Pb同位素参数。结果显示,南缘蚀源区花岗岩和地层砂体的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变化范围为16.364~19.216、15.482~15.820和37.184~39.082,变化范围较大,含放射性异常Pb特征;物质来源总体上以壳源Pb为主,混入了部分地幔Pb。蚀源区富铀花岗岩体与盆地岩层砂体本身早期所预富集的铀,为后期砂岩型铀矿成矿提供了重要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26.
"5.26"甘肃局地强对流天气过程综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利用天气图、FY-2卫星云图和兰州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基本产品,详细分析了2003年5月26日甘肃强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回波演变过程,进一步揭示了强对流发生时,环境流场、物理量场及雷达回波的特征。  相似文献   
27.
冰雹云和雷雨云单体VIL演变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兰州站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简称:VIL)的理论模式计算单体VIL、用MAX函数逐次提取最大VIL(简称:VILmax),采用统计和分段函数处理技术,对2004—2005年5~8月青藏高原东北侧的32个强对流云单体VILmax的演变特征及其在冰雹云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强对流云单体VILmax在演变过程中均是先增加,后减少,在时间序列曲线中表现为单峰型特征,其中冰雹云单体VILmax存在"爆发式增长及突然降低"现象,这是区别雷雨云单体的一个重要特征;(2)冰雹云单体首次降雹前4个资料时间间隔内VILmax将出现两次"爆发式增长"现象,第一次爆发式增长时不会降雹,维持1~2个资料时间间隔后第二次出现时开始降雹;同一单体再次降雹前没有第一次"爆发式增长"现象,出现"突然降低"现象时降雹均停止;(3)VILmax变化率(简称:GVIL-max)的"正(负)峰"现象与冰雹云单体VILmax的"爆发式增长及突然降低"现象对应的时间完全吻合,利用GVILmax建立的冰雹云识别流程在实际业务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8.
刘贵  刘治国  张华兴  尹润生 《岩土力学》2011,32(Z1):433-0437
根据地质资料,分析了下沟煤矿泾河下特厚煤层大面积综放开采的地质特点,为实现水体下安全回采,确定了在各工作面间留设一定宽度隔离煤柱的开采方案。通过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分析了改本区地质条件下各综放工作面间留设一定宽度隔离煤柱对覆岩破坏的影响。研究证实,隔离煤柱对覆岩破坏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根据试验得出的单工作面最大裂采比,通过最小防水安全煤岩柱垂高的计算,认为地质条件满足泾河下安全回采的要求。且研究成果成功指导了5个工作面安全回采,可为该区及类似条件其他矿井的开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随着环境保护和泥浆性能维护在地质勘查中越来越重要,铀矿钻探施工中对泥浆的净化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铀矿钻探单孔施工周期短、设备搬迁频繁和泥浆处理量小的特点,分别提出了一套适合砂岩型和硬岩型铀矿勘查的泥浆随钻处理工艺,并分别研制了2套小体积、模块化和智能化的砂岩型和硬岩型铀矿绿色勘查泥浆随钻处理装备。通过现场试验论证,本装备在铀矿钻探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一次配浆多孔使用和泥浆零排放的目标,节约材料的同时提高了施工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钻探施工中泥浆排放污染环境的难题。经过该设备处理后的泥浆,有害固相大幅度减少,泥浆密度降低,流变性提高,保持了较好的泥浆性能,降低了埋钻、卡钻等孔内事故的发生几率,保证了孔内安全,提高了钻孔质量。设备模块化组装,搬迁运输方便,适用于各种地形和交通条件,可在铀矿钻探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0.
夏季沙尘暴的气候特征表明,夏季是甘肃省沙尘暴的次多发季节,主要集中在民勤、鼎新、金塔。通过对一次罕见的甘肃省夏季强沙尘暴天气分析发现:高空小槽、切变线、热低压是引发夏季沙尘暴的主要天气系统,而春季沙尘暴一般是大尺度天气系统造成的;夏季沙尘暴发生前期高空急流反映并不明显,急流风速的突然加大和沙尘暴几乎同时发生,这是夏季沙尘暴预报的难点之一;沙尘暴发生前8~12 h的螺旋度场对沙尘暴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正值越大,沙尘暴越强,但当沙尘暴与强降水同时发生时,沙尘暴区螺旋度值明显小于强降水中心螺旋度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