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19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对相邻年、月珠江水祥和悬浮样品的铀、钍进行分离测试。并对钍在悬浮质中含量和同位素组成进行研究。水中和悬浮质中的铀浓度分别为0.70±0.20υg/1,2.9土0.67ppm,悬浮质中的钍的含量为11.3±0.79—10.42±0.28ppm,初步估算该区域珠江水中和悬浮质的铀浓度所占约为1%和99%,建立了悬浮质铀钍化学分离流程。  相似文献   
22.
在南海北部及珠江口水体中取样进行B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从海向珠江水体中~(10)Be和~9Be浓度分别从1250at./g,和40PM增加到22060at./g及1120PM,其悬浮质中~(10)Be从小于0.3×10~7at./g到19.0±0.8×10~7at./g。~9Be在水中的垂直分布从底部向表层逐渐增加,悬浮质中~(10)Be则从底部到表层逐渐减小。本区域悬浮质中的~9Be,~(10)Be和Si不论在水平和垂直分布其特征都类似。  相似文献   
23.
24.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位于鄂尔多斯块体西北角,控制着临河凹陷(河套盆地西部)的持续沉降。对色尔腾山山前断裂东段与西段转折处构造演化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对正断层演化规律和区域地震风险的认识。本文在研究区大比例尺活动断裂填图的基础上,通过对重点区域进行无人机微地貌的测量、探槽开挖、钻孔资料与第四纪测年等方法获取数据,并运用构造地质学、地貌学和沉积地层学等理论,综合探讨断层转折处的构造演化模式及地震危险性。通过研究认为,近东西走向的色尔腾山山前断裂西段与北西走向的东段间以三角状的转换斜坡相连。现今的转折点为应力的积累区,具有较高的地震风险。水平拉伸力的持续作用使断层不断向盆地一侧迁移,同时使断裂转折部位更加平滑。  相似文献   
25.
刘韶 《海洋学报》1987,9(6):794-797
中沙群岛屹立在南海中央深海盆地的西北边缘,与西沙群岛同位于海南岛东部的台阶式陆坡上,由30多个暗滩和暗沙构成.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相似文献   
26.
温孝胜  刘韶 《海洋学报》1995,17(5):88-94
本文介绍了用ESR方法测定南永一井中10个珊瑚礁样的年龄,并与U系年龄等进行了对比、讨论.笔者认为,根据岩石地层学、结构构造等验证,其中有6个年龄数据基本上是可信的,得出的珊瑚生长速率与地质历史中气候、环境的变化相吻合.岩心中最老地层的年龄为1.46MaBP,未见到第三系沉积.在计算年龄过程中还考虑了Th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南海沉积物中U,Th分布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温孝胜  刘韶 《热带海洋》1997,16(3):32-40
对采自南海深海中的两个柱样进行了分析,沉积速率分别为6.2cm.kg^-1(317-82-25柱)和4.2cm.ka^-1(90-37柱)均明显大于其他深海沉积速率,说明了南海这个边缘海的“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28.
甘孜-玉树断裂是1条全新世强烈活动的左旋走滑断裂带,与鲜水河断裂共同构成了巴颜喀拉地块和羌塘地块、川滇菱形地块的边界断裂,研究其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大地震复发行为是认识甘孜-玉树断裂未来7级以上大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基础工作。文中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微地貌测量等方法揭示出甘孜段和邓柯段除左旋运动性质外,还具有明显的拉张作用,而马尼干戈段运动性质则以左旋走滑兼逆冲性质为主,全新世地层最大垂直位移量2m。结合断裂的几何展布特征、古地震破裂行为和历史地震地表破裂分布范围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可以将垭口和邓柯盆地2个阶区作为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的分段边界。由于垭口附近的山脊及邓科盆地的障碍体规模均较小,阶区宽度仅1~2km左右,为非持久性障碍体,在未来大地震的破裂中可能会被突破。文中在马尼干戈段上的竹庆乡进行了探槽开挖,通过样品年代学测试共识别出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为3875~3455BC之间、晚于775BC和最新1次断错地表事件。通过与前人在甘孜段和邓柯段的古地震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揭示出马尼干戈段与甘孜段、邓柯段的古地震破裂事件具有明显的不同,但限于甘孜-玉树断裂东南段的古地震研究仍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各几何分段之间是否存在级联破裂仍需要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