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49篇
地质学   75篇
海洋学   2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地面移动测量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移动测量技术是当前倍受关注的测量前沿技术。本文论述了地面移动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回顾了该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并对研究、发展和应用这一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2.
对产于辽宁丹东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外围的五龙与四道沟大型金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岩相学及测温特征进行对比研究表明,五龙与四道沟金矿床成因存在一定差异。五龙金矿床含金石英脉与四道沟金矿床早期石英脉成矿流体主要来自于三股流岩浆活动,而四道沟矿区主矿化阶段成矿流体来源可能与矿区燕山晚期中酸性脉岩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3.
辽宁丹东四道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四道沟金矿床为辽东南地区重要的蚀变岩型矿床,其空间产出受断裂构造、盖县组变质地层及区内岩浆活动的联合制约.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早期流体为中温、低盐度且富含CO2及CH4等挥发分的热液;主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高盐度的热液体系;矿区晚期阶段矿化流体具有较低的温度及盐度特征.综合分析认为:四道沟金矿床早期成矿流体与区内燕山晚期三股流花岗闪长岩体活动有关;主成矿阶段流体可能来自其后的花岗斑岩等类脉岩活动;成矿晚期阶段流体则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四道沟金矿床是燕山晚期不同来源及性质的热液先后叠加成矿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4.
龙口湾水动力特征及其对人工岛群建设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龙口湾及附近海域的水文实测资料,利用Mike21数学模型模拟了人工岛建设前后的潮流、波浪、纳潮量及水交换率等水动力特征,探讨了人工岛群建设对龙口湾水动力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岛建设显著改变了龙口湾潮流场特征及水体运动路径,湾内受到人工岛的阻挡,流速普遍减小,局部区域潮流运动形式由往复流变为旋转流,流向变化较大,余流形成多个涡旋;湾外由于堤头挑流作用导致局部区域流速增大且余流流速增大,潮流运动形式未发生明显改变。受人工岛的掩蔽作用,人工岛及附近区域的波浪有效波高普遍减小。龙口湾潮位出现北部最大潮差变小、南部最大潮差增大的格局,壅水作用导致人工岛内部水道潮差变化明显。人工岛建设直接占据了龙口湾海域面积,导致其纳潮量明显减小,水交换率呈现南部和北部增大、人工岛北侧以及内部水道减小的特征,人工岛造成的水动力环境的改变是影响水交换率变化的主要原因。人工岛群建设导致龙口湾内的潮流、波浪、纳潮量以及水交换等水动力特征减弱,是引起龙口湾水动力条件变化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25.
基于WebGIS技术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国内外有关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的相关研究理论,设置了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的监测指标,研究了监测样点的选取和耕地质量综合指数的计算,并结合WebGIS技术,对耕地质量动态监测系统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初步设计,提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并阐述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建立了基于WebGIS的耕地质量监测系统对耕地质量进行长期定位监测,以期为区域耕地质量保护工作提供一个可视化、便捷式系统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6.
黔北务川地区发育有大量脉状重晶石矿床,且部分重晶石矿床常伴有萤石产出,其特殊性颇具研究价值。本文以务川地区蕉坝、田坝、金竹堡、清水和温泉等5个典型的脉状重晶石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关键控矿因素等开展综合研究,并与川东南和渝东南的典型热液脉状重晶石矿床进行对比,为区域重晶石找矿提供理论支撑。基础地质调查显示,重晶石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奥陶统红花园组和桐梓组生物碎屑灰岩、白云岩之中,矿体形态以脉状为主,矿体产状及空间分布严格受北西向断裂控制。矿石构造主要为致密块状、条带状、斑点状,矿石结构以不等粒板柱状变晶结构、镶嵌结构、溶蚀交代结构为主。矿石矿物主要为重晶石和萤石,脉石矿物为方解石、石英等。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基底的寒武系黑色岩系可能是钡的主要供给源,区域性大型隐伏断裂及其相关次级断裂是引起基底地层中的钡不断迁移、活化并进入裂隙或断层破碎带成矿的关键因素,该类矿床成因类型归属低温热液型重晶石矿床。总体而言,务川地区热液型重晶石矿床与川东南、渝东南地区热液型重晶石矿床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机制,它们可能为同一地质事件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27.
为研究寒区碳酸盐渍土强度特征,建立冻融循环作用下碳酸盐渍土的修正邓肯-张模型,指导碳酸盐渍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利用GDS三轴对取自黑龙江省某地的碳酸盐渍土进行不同围压、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的UU试验。通过曲线拟合,获得了土样强度指标c和φ、模型参数Κ和n、破坏比Rf与冻融循环次数N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理论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修正了邓肯-张模型切线模量Ei,从而建立了考虑碳酸盐渍土冻融循环次数N的修正邓肯-张模型。结果表明:碳酸盐渍土经冻融后,其不排水应力-应变曲线呈应变硬化型,且碳酸盐渍土在经历三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幅度最大,占整个强度劣化过程的71%以上;冻融后,碳酸盐渍土内摩擦角φ、黏聚力c和参数K逐渐降低,破坏比Rf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而参数n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本文提出了冻融循环作用下的修正邓肯-张模型,且模型预测精度高。  相似文献   
28.
面向土地利用调查的时空数据库构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一调""二调"等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数据管理与分析的需要,文章在分析时态数据库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引入变更事件、重建事件和多基态,建立了基于事件组的多基态修正模型,实现了"一调""二调"土地利用数据一体化存储;针对"一调""二调"空间数据不一致的几何重建和语义转换问题,提出通过重建事件表实现重建前后要素归档及查询;同时,针对土地利用数据管理的现状以及数据形态,提出了土地利用变更增量提取、时态拓扑关系构建的方法,实现了土地利用时空数据库的构建。最后,以武汉市汉南区数据为例开发了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9.
GIS与历史地理学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初步分析了传统历史地理学存在的缺陷,GIS的快速发展为历史地理学提供了机遇;阐述了GIS在历史地理学中应用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就GIS与历史地理学如何更好的结合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30.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和主成分分析的SAR图像相干斑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波  赵攀  张晓东 《测绘学报》2012,41(6):838-843
对SAR图像应用对数加性噪声模型,将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PCA的EMD相干斑抑制算法。根据对数SAR图像中相干斑噪声的统计特性和高斯白噪声经EMD分解后的能量分布模型,近似估算SAR图像经EMD分解后各层内蕴模态函数中所含噪声的能量;将内蕴模态函数利用PCA进行分解,根据PCA对含噪信号的分解特性和内蕴模态函数中噪声能量所占的比例,选择合适的成分分量重构内蕴模态函数,以进一步去除噪声保留有用的细节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有效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同时可以较好地保持边缘纹理细节的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