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地质学   26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锡铁山铅锌矿床含矿岩系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期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含矿岩系的构造格架位于背斜的一翼,普遍遭受变形分解作用.根据小构造标志,判定含矿岩系地层为正常层序.根据含矿岩系中的矿化特征,认为含矿岩系主要遭受了4个构造期次的构造变形,并探讨其构造成因.  相似文献   
22.
湖南道县辉长岩包体的锆石U-Pb法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华  金振民  奚小双 《矿物学报》2002,22(4):350-352
道县辉长岩包体的平衡深度为 1 9.2km ,来源于中下地壳。从块状辉长岩中选出锆石进行U Pb同位素测定 ,由四组锆石构成的不一致线产生的上交点年龄为 ( 787±30 )Ma,代表辉长质岩浆侵入的时代 ;下交点 2 98Ma±2 7Ma则是辉长岩的变质年龄 ,反映在海西期该区在下地壳范围内曾发生了变质作用 ,可能是区域构造热扰动的结果 ;另有一组锆石位于不一致线以外 ,其2 0 7Pb/ 2 0 6Pb表面年龄为 1 385Ma,应为岩浆上升过程中捕获的中元古代古壳残留的锆石。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柳塘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地质特征、矿石质量、成矿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床赋存于上古生界石炭系下统石磴子组碳酸盐岩与燕山期酸性侵入岩的接触带及附近,为地层、构造、岩浆岩、围岩蚀变联合控制。矿床类型、矿体分布、围岩蚀变种类均与岩体接触带、地质构造及控矿地层的分布密切相关,具有良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4.
小柳沟铜钨多金属矿田是我国西北大型钨矿的典型代表,其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背斜层间滑动虚脱构造控制了主矿体的形态、规模和产状,隐伏岩体侵位构造控制了区内矿床(点)的分布,岩性层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控制了矿体的富集.上述3种构造作用表明在小柳沟和祁宝矿床之间及世纪矿床西部外围地段有望找到新的矿体.  相似文献   
25.
26.
河北平泉小寺沟斑岩铜钼矿床是华北地区一个大中型多金属矿床。文章在分析矿床地质特征、同位素、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的基础上,研究了河北小寺沟地区矿床物质来源,总结了控矿因素、找矿标志与矿床成矿规律,提出了最具有前景的找矿地段。  相似文献   
27.
甘肃李坝金矿变质岩构造与金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甘肃李坝金矿区舒家坝组变质岩,经历了3期不同性质构造变形:早期固态塑性流变,发生强烈面状构造置换和等斜褶皱;中期区域褶皱作用,形成一系列开阔褶皱;晚期伸展变形运动,引起断裂、岩浆活动。多期次的构造变形,造成含金建造叠加富集;成矿元素活化、迁移、沉淀。金矿床分布于岩体周围褶皱轴部的断层破碎带中,构造成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8.
康滇地轴冕宁杂岩的Sm-Nd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冕宁杂岩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Sm—Nd同位素组成分析发现:杂岩核部二辉片麻岩微量元素以Th富集为特征,而典型的太古代灰色片麻岩则为Th亏损;分布于杂岩边部的英云闪长质片麻岩及花岗质片麻岩与灰色片麻岩宏观特征相似,且有Th,Nb亏损,但强不相容元素强烈富集,配分型式强烈右倾,也有别于太古代灰色片麻岩。两类岩石的Nd模式年龄均小于2000Ma,推测该杂岩的部分岩石原岩(二辉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形成时代可能为早元古代晚期,它们在晋宁期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中发生角闪岩相变质。岩石的Nd模式年龄(2008Ma~766Ma)显示该区在元古代有较大规模的地壳增长,基底岩石的形成时代有别于扬子地台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29.
西华山内接触带矿脉群的断裂力学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奚小双  何绍勋 《地质科学》1996,31(2):122-129
通过断裂力学方法研究西华山内接触带矿脉群构造的成因。根据详细实测资料发现矿脉群具有较高的断裂密度和断裂应变,对比矿脉群扩展的临界条件,说明矿脉群发展过程中驱动应力为上升的趋势,其原因是岩体界面的止裂作用使矿脉扩展阻力增大,导致矿脉扩展力相应增高,以维持矿脉扩展,形成了产生西华山大型脉状矿床的力学条件,不同于均匀体中形成的细脉带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