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篇
海洋学   5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64,自引:5,他引:164  
湿地科学是当前国际众多学科学者共同热切关注的重点学科和前沿领域。根据大量最新国际湿地科学研究文献资料中的信息 ,提出了湿地的科学定义和湿地科学的概念。归纳出国际湿地科学研究发展的主要特点 ,即湿地科学历史久远 ,过去发展缓慢而现代发展迅速 ;目前已成为 2 1世纪科学研究的重点学科和研究领域 ;研究内容增多 ,领域扩大 ;综合性增强 ,分化性加大 ;世界湿地科学发展不平衡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湿地研究水平差距逐步缩小。总结了国际湿地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主要在湿地保护与管理 ,形成、发育与演化 ,古环境重建 ,生态过程与动态 ,生物多样性保护 ,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效应和全球环境变化 ,湿地退化机制、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和人工湿地构建 ,生态系统健康 ,泥炭地与泥炭开发利用、湿地生态工程模式与管理技术和新技术、新手段与新方法应用方面取得突出进展。  相似文献   
22.
杨永兴 《地理科学》2002,22(2):150-155
介绍了魁北京2000-世纪湿地大事件活动的主要内容和信息,结合收集到的国际上新的湿地研究文献资料,总结了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热点、主要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对国际湿地科学研究进展加以简要概述,以此透视现代国际湿地科学研究一些新的动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23.
根据典型沼泽剖面^14C测年及其树木年轮校正、孢 粉分析、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泥岩植物残体鉴定和沉积物的化学元素聚集与迁移资料,研究了中全新世以来西辽河平原东部沼泽发育过程与古环境演变及其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位于生态环境过渡带、脆弱带的沼泽发生、发育对环境变化尤为敏感,中全新世早期以来,环境变化频繁,由此导致沼泽发育出现多次形成、发育、退化、消亡 、再生循环变化,沼泽发育与古环境演变可划分为6个时期;中全新世早期沼泽孕育与萌芽发育期;中全新世中期沼泽旺盛发育期;中全新世中晚期沼泽间断发育期;中全新世晚期沼泽退化发育期;晚全新世早期沼泽复苏期;苏全新世晚期沼泽消亡期,距今5800年左右为本区全新世沼泽最早发育期,沼泽发育也遵循富营养沼泽长期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24.
三江平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沼泽生态农业的开发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25.
根据 2个典型沼泽剖面的1 4 C测年、孢粉分析、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泥炭植物残体鉴定获得的信息 ,综合对比分析和相互印证 ,探讨了全新世以来小兴安岭东部沼泽发育过程与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小兴安岭东部全新世气候变化、植被演替和森林沼泽形成与发育均相应可划分为 6个时期 ,气候变化为 :寒冷较湿 ( 90 0 0— 830 0aB .P .)→温和略湿 ( 830 0— 680 0aB .P .)→温暖湿润 ( 680 0— 30 5 0aB .P .)→温凉较湿 ( 30 5 0— 2 35 0aB .P .)→冷凉湿润 ( 2 35 0— 0aB .P .)→温凉湿润 (现代 ) ;植被演替为 :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以栎、榆、胡桃为主阔叶林→以桦为主阔叶林或以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以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和次生林 ;沼泽形成和发育为 :富营养沼泽孕育期→富营养沼泽萌发期→富营养沼泽旺盛、中营养沼泽孕育期→富营养沼泽扩大、中营养沼泽形成期→富营养和中营养沼泽继续扩大、贫营养沼泽形成期→沼泽退化期。最早形成始于 ( 70 95± 90 )aB .P .。贫营养、中营养和富营养沼泽最早发育时间分别为 1 60 0aB .P .、40 0 0aB .P .和 70 95aB .P .  相似文献   
26.
三江平原沼泽区“稻—苇—鱼”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