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29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是西沙群岛棘皮动物研究报告的最后部分,包括海百合纲和总结。研究材料和以前一样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采集的标本。西沙群岛珊瑚礁海百合种类不多,数量也很贫乏。共采56个标本,通过研究鉴定,仅包括3种海羊齿(Comatulids),其中有一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2.
线粒体基因组是存在于真核生物线粒体中的重要遗传物质,可独立进行复制、转录和蛋白质合成。与核基因组相比,线粒体基因组具有长度相对较短、点突变率高等特点,被认为是研究生物系统进化的重要对象之一。近年来,在海洋生物研究中,线粒体基因组已被广泛应用于遗传分析、种质鉴定、分子标记挖掘以及系统进化研究等领域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棘皮动物在全球海洋中分布广泛,属无脊椎动物的高等类群,也是无脊椎动物向脊椎动物进化的重要节点生物。目前已有 97 个物种完成了线粒体基因组的测序。棘皮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包含 37 个基因,其中 ND6 基因均分布于轻链。海胆和海星的基因排列顺序最为保守。棘皮动物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使用 ATG 作为起始密码子,使用 TAA 和 TAG 作为终止密码子。根据现有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和分析方法可以阐明绝大多数棘皮动物的分类与系统进化关系,但仍有一些物种的分析结果缺乏足够的可信度。棘皮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尚有很多方面仍需进一步开展。  相似文献   
23.
和凯里生物群一样,贵州寒武系杷榔动物群也含有丰富的棘皮动物始海百合化石,包括两个属种即俞氏贵州始海百合 GuizhoueocrinusyuiZhao,ParsleyetPeng,2007及殷氏原始球状始海百合(新属新种)Protogloboeocrinusyini(gen.etsp. nov.).其中新属种是近期在杷榔组分布区南部贵州麻江下司淑里村杷榔组上部发现的,是凯里组中球形球状始海百合(GloboeocrinusglobolusZhao, ParsleyetPeng,2008)的原始属种,两者均具有发育的吸盘、长的茎、近于球形或椭球形的萼及较长 的腕.但新属种茎呈倒长锥柱形,缝孔长卵形,腕枝数少,两者区别明显.Protogloboeocrinusyini(gen.etsp.nov.)的发现及研 究,不仅追溯到凯里组球形球状始海百合的原始属种,了解两者演化规律是茎变短,萼变球形,缝孔变为圆形,腕枝数量增加, 捕食能力增强.而且还增添了杷榔组始海百合的多样性及其分区性:杷榔组分布区北部仅见Guizhouocrinusyui,南部仅见 Protogloboeocrinusyini(gen.etsp.nov.)   相似文献   
24.
1955年11月,苏联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考察船"勇士号"在其第二十二航次从太平洋返航途中,曾穿过中国东海的北部,航向由琉球群岛的吐噶喇海峡指向济州岛,然后穿过日本海的朝鲜海峡。在此航程中设了十二个海洋观测站,在这些站上,除了其它的观测外,还获得了底部沉积物和底栖动物区系的资料。应该指出,以前中国东海北部的沉积物没有任何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并且一切有关的资料主要是海图上的底质点。根据这些资料所编制的底质图(例如:Bottom sedimentchart of adjacent Sea of Japen,1949)具有极大的概略性,同时也不能断定海洋沉积物的  相似文献   
25.
杨红生  肖宁  张涛 《海洋科学集刊》2016,51(51):125-131
棘皮动物为海洋中特有,从热带海域到寒带海域,从潮间带到数千米的深海都有分布,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一类重要的经济动物,棘皮动物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发展棘皮动物学研究及其产业化十分紧迫。本文综述了棘皮动物学的发展和研究现状,提出了未来发展趋势及对策,包括棘皮动物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遗传与行为生态学、种质资源保护与遗传改良、健康苗种规模化繁育、病害预防与环境控制、健康养殖设施与模式、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产业发展规划与市场管理等。  相似文献   
26.
对采自广西果乐寒武系芙蓉统果乐组的新棘皮动物门海桩纲角首类化石进行了研究,建立新种一个:靖西叶果Phyllocystis jingxiensis sp.nov..新种特征:个体较小,萼心形,窄而厚的十块边缘板组成封闭的萼框,边缘板没有明显的瘤或刺;上中板和下中板均呈多角形,但上中板略大:轭棒后端肥厚,后半段与M4,M5连接处相接;口缘板三块;桩腕始部约分10节,其上位面盖板基本水平,下位面盖板向两侧倾斜;桩锥锥形;桩腕末端较长,其上见清晰步带沟;靴孔及肛锥模糊显现于萼部上位面右前角及底端.  相似文献   
27.
贵州贞丰挽澜中上三叠统竹杆坡组中产出一个以棘皮动物为主的化石库,其埋藏模式与典型的兴义动物群不同。为了研究该化石库形成的环境背景,分析了沉积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竹杆坡组纹层状灰岩段—瘤状灰岩段下部主要为缺氧环境,瘤状灰岩段中上部以贫氧—氧化环境为主。水体的氧化还原状态主要受控于海水循环的受限程度。受风暴潮的影响,海水氧气含量出现短暂的增高,这是棘皮动物繁盛的关键因素;而随后的缺氧环境则有利于生物保存形成化石库。  相似文献   
28.
本文系西沙群岛棘皮动物研究报告的继续部分。研究了蛇尾类标本598个,包括38种,分隶16属,8科和3目。其中有两个新种,名为单色大刺蛇尾Macrophiothrix unicolor sp nov.和短瘤腕蛇尾Ophiotylos brevipes sp.nov.,12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9.
本文根据1981年7月至1982年8月在福建东山湾进行周年综合调查所获样品及有关资料,分析报道湾内棘皮动物的种类组成和分布、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30.
棘皮动物氨基多糖的提取与活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棘皮动物含有丰富的氨基多糖,尤以海参居多,其结构性能与已知的其它动物氨基多糖不同,氨基多糖在许多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功效,开发前景也日益广阔。本文不棘皮动物氨基多糖的提取,成功及应用前景作一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