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86篇
大气科学   36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94篇
海洋学   5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2篇
  193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源-汇”景观格局的热岛效应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静  龚健  李靖业 《地理科学进展》2019,38(11):1770-1782
论文基于2017年Landsat 8遥感影像,通过GIS技术选取城市地表温度、源汇景观密度、源汇景观贡献度和景观效应指数,结合地理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武汉市局部源汇景观格局对城市地表温度的贡献及其效应。结果表明:① 武汉市城区热岛(urban heat island, UHI)季节变化明显,夏季热岛强度大、范围广,呈“大”字型分布,工业集聚区和经济开发区产生的UHI更显著;② 武汉市城区平均地表温度(land surface temperature, LST)在距市中心约8 km处达到峰值后沿城乡梯度逐渐下降,呈现“倒钩型”特征,这一现象与景观密度变化密切相关;③ LST与源(正向)、汇(负向)景观密度存在极强相关性,不透水表面是城区热岛的主要贡献因子;④ 相同密度的水体和绿地,水体更具有削弱城市热岛效应的功能;⑤ 一般当汇-源景观面积比>0.89(汇区密度>0.47)时,局部景观格局对城市热岛有缓解作用,且局部汇区越集中缓解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22.
罗少聪 《测绘学报》2004,33(2):186-186
随着现代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据分析方法的日臻完善,目前重力场观测精度已达到10-9 m/s2量级,位移观测精度已达到cm量级,应变观测也已达到10-8量级,这些高精度观测手段在测定地球形态,研究内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罗少聪,男,1962年生,广东兴宁人,1985年毕业于武汉测绘学院大地测量系,2003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球重力固体潮和大气负荷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23.
感觉武汉     
张文 《地图》2004,(4):28-32
如果你从未去过武汉,建议你购买一本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游乐武汉》,里头图文并茂,简单易懂,可以是一个行程指南。  相似文献   
24.
江城文韵     
江霞 《地图》2004,(4):25-27
教育关乎国盛表,方针既定免歧趋。初基养得童蒙正,造出人才始有为。关于武汉,越来越多的媒体向我们传递着一种类似的信息,那就是,它是一座市民化的、缺乏文化品位的城市。当我们回望历史,审视现在,我们会发现,这种对武汉的概括确实十分片面。在这里,不仅有亲切的市民气,更有浓郁的书香、墨香,文化气,爱读书,重  相似文献   
25.
自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实验区以来,湖北省政府以将城市圈"一强众弱"的畸形结构转变为"一核多强"的合理结构为总体目标,采取了一系列"一体化"建设措施,这些措施的实施是否推动了武汉城市圈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极化趋势的缓解,值得检验和深入研究。该文在运用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理论对武汉城市圈建设对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化带来的可能影响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定量分析武汉城市圈建设前后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演变特征和趋势,结果表明:武汉城市圈建设后,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集聚趋势正在减弱,武汉城市圈已进入扩散性极化阶段;武汉城市圈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缓解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极化趋势的目的。  相似文献   
26.
利用湖泊清淤工程,对武汉东湖(官桥湖)湖泊沉积物进行了垂向样品的采集并测量了其环境磁学参数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根据其沉积物垂向磁性变化特征,以沉积速率作为时间标尺,结合东湖周边地区相关工业资料,初步建立了该"磁记录"与东湖周边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环境演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粒度较细且为准单畴颗粒、低矫顽力的亚铁磁矿物主导了沉积物的磁性特征。在深度44cm之下,磁参数量值均较低;在深度44~6cm之间,沉积物磁参数量值随深度的减小而逐步平稳增加;由深度6cm至表层,磁参数量值随深度减小而减小。沉积物的磁性变化特征与1956年以来的钢铁产量、机动车保有量和人均GDP变化均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27.
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本文使用格网法、核密度分析以及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将POI大数据与交通路网数据相结合,基于格网尺度对可达性与POI密度进行交叉对比分析,进而得到双重约束下的武汉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特征类型与空间分区方案。结果表明:1)武汉市中心城区POI密度呈“一心独大”的非均衡式分布,可达性则呈现“一核两翼”的空间结构;2)在双重约束下武汉市中心城区可划分为三类空间,总体呈“两带多区”的空间结构形态。该研究基于网格尺度构建了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新思路,可为城市规划布局及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8.
浙江省地质勘查局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于2007年底在浙江省地质勘查局举行。出席签字仪式的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张锦高、省地勘局局长华宣奎、副局长蔡剑虹以及一同前来的校方代表、该局相关处室和省第七地质大队负责人。仪式过程中,华宣奎局长向在座各位介绍了浙江省地质勘查局的基本情况,并对此次合作寄予了厚望。张锦高校长谈到了与浙江地质勘查局曾经的合作。表示愿意进行更加紧密和有效的合作。本次签订的协议旨在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开展人才培养、科研攻关、科技交流等合作,其中包括建立人才培训基地、在职人员培训、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和社会实践基地等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29.
2008年2月21日~3月6日,应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副主席冯夏庭研究员邀请,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席JA.Hudson教授到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作学术访问。  相似文献   
30.
城市化极大地改变了城市下垫面的性质,这有可能增加灰霾天气发生的概率和强度.利用Landsat-7 ETM+和HJ-1A卫星多光谱遥感数据,通过人工解译获得2002年和2012年武汉市土地利用情况,并对武汉市土地利用规划图进行数字化和尺度转换.在此基础上,针对武汉市典型灰霾天气过程,对不同土地类型(历史、现状和规划)利用WRF-NAQPMS空气质量数值模式进行了不同情景的模拟.同时,对比分析和揭示了不同情境下,大气风场和主要大气污染物浓度场的变化,解析了下垫面对灰霾天气的影响.可为从灰霾天气防治的角度完善城市土地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