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大气科学   13篇
海洋学   8篇
自然地理   9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20世纪2次最强El Nino事件珠江口SST变化的差异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比较分析20世纪2次最强El Nino事件(1982/1983年与1997/1998年)珠江口表层海温(SST)的变化差异,发现造成其差异的原因:一是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1982/1983年高于1997/1998年;二是南海高压势力1982/1983年弱于1997/1998年;三是1982/1983年冬季风速比1997/1998年大1~2 m/s。  相似文献   
22.
23.
珠江口近15年海平面变化特点及其与强咸潮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珠江口30多年相对海平面和近15年绝对海平面变化的研究,比较1992年12月~2008年12月南海卫星观测和珠江口验潮站观测的海平面变化趋势,认为珠江口的相对海平面(RSL)上升最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所致;通过研究29个冬季各月西、北江冬季径流量、海平面、表层盐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强咸潮月份的径流、海平面、盐度的对应关系,得出海平面上升是加大咸潮影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近100年粤东沿海冬季海表温度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粤东海洋站1960~2009年冬季(1、2月与上一年的12月)海表温度(SST)、气温和风速的变化,得出近50年来粤东沿海每年冬季月份月平均SST异常的持续时间只有1~2个月,每年冬季平均SST与气温呈同步变化,且与冬季风强度呈显著负相关.近100年来粤东沿海冬季SST呈0.010 8 ℃/年的上升趋势,其中1987~2009年的上升率为0.026 ℃/年.引起冬季SST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东亚冬季风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25.
未来海平面上升对涠洲岛珊瑚礁的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涠洲岛珊瑚样品资料和涠洲岛海洋站实测雨量、盐度、pH、潮位、最大波高及珊瑚普查历史资料,分析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对涠洲岛珊瑚礁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1)涠洲岛的多年平均雨量为1388mm,多年平均盐度为32.1,目前海水pH值为8.0~8.23,均在珊瑚生长合适范围内;2)用P-Ⅲ型算式得出涠洲岛的水文要素百年一遇极值为:年雨量2313mm,最高潮位514cm,最大波高6.1m;3)涠洲岛珊瑚生长率(6~8mm/a)大于海平面上升率(2.2mm/a),涠洲岛最大潮差为450~500cm,夏季白天遇低潮时,会增加珊瑚白化概率;4)若未来海平面上升30cm,遇上512cm高潮位与580cm最大波高,不会对涠洲岛珊瑚礁造成毁灭性破坏。  相似文献   
26.
广东省1991~2005年5种主要海洋灾害概况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广东省近15年因风暴潮、海浪、赤潮、溢油、海水入侵等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38.9亿元人民币,死亡、失踪577人。其中风暴潮灾害最为严重,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亿元的海洋灾害是由台风风暴潮引起的;灾情的地域差异是粤西较重,粤东次之,珠江口较轻。2001~2005年与1991~2005年相比,近5年海洋灾害的年均直接经济损失和死亡、失踪人数减少。但2006年又是海洋灾害重灾年。  相似文献   
27.
采用 P-III 适线拟合法分析赤湾验潮站建站以来的潮位资料,得出该站 1965―2014 年最高潮位的重现期值:其中 100 a 一遇最高潮位为 2.31 m,50 a 一遇最高潮位为 2.18 m。通过插值法分析 1965―2011 年赤湾站与北角/鰂鱼涌站的年最高潮位,得出两者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并据此后报出赤湾站近百年来 2 次最高潮位为 1962 年2.7 m 和 1937 年 2.34 m。。根据 IPCC AR5 中的 RCP2.6 方案,预估了 21 世纪末(2081―2100 年)赤湾最高潮位的重现期:100 a 最高潮位在全球海平面上升 0.24 m 的情况下为 2.55 m,在全球海平面上升 0.40 m 的情况下为 2.71m。并讨论了围海造地导致伶仃洋潮位上升率降低以及 0814 号台风“黑格比”对赤湾站增水的影响:赤湾北面西乡沿海地势特别低,当潮位≥1.40 m(珠基起算)时,就会发生海水倒灌现象。也就是说,未来海平面的上升将加大该区海水倒灌频率。通过分析台风过境时该站的潮位观测资料,得出 0814 号台风“黑格比”经过珠江口时赤湾站的最高潮位为增水 1.46 m。最后,重新修订了赤湾站最高潮位的重现期值,这不但能够提高该区域防台水位设计的准确性,还能为该海域的风暴潮预警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8.
根据南澳岛气象观测及<台风年鉴>资料,对南澳岛近50年的暴雨、干旱、台风、寒潮、气温不小于35℃高温等极端天气事件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分析,得出累年平均暴雨日数为5.8 d/a;按GB/T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标准>,1970年为重旱年;严重影响南澳岛的热带气旋(中心进入海岸线1个纬距以内)累年平均0.78个/a;寒潮仅出现1次(1991年12月27-31日).在气候变暖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气温不小于35℃日数呈显著增加趋势,而气温不大于5℃日数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29.
广东汕尾沿岸海岛海域1970—2009年最高潮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汕尾验潮站1970-2009年共40年的潮汐资料,分析潮位的变化规律,全球气候变暖对平均海平面和年最高潮位的影响,并统计各重现期最高潮位理论值和台风的影响,认为汕尾站年平均潮位随时间推移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年最高潮位总体上升或下降趋势不明显.另外,温度上升会带来年平均潮位的升高,而对年最高潮位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些结果可为汕尾市的经济发展、海岛利用等工程项目及以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
自动验潮仪对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传统的瓦尔代式验潮仪完全一样,故新建验潮井必须恪守规范的技术要求,才能使其随潮性和消波性这对矛盾达到对立统一。如果井内不设消波器,进水孔总截面积与井筒截面积之比太大,必然会导致消波性太差。完全依靠自动验潮仪的所谓"数据消波功能"消除井内波动对资料质量的影响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