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03篇
综合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的锌-硫同位素组成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板块西南缘,赋矿地层为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尽管这个地区已有大量的科研工作,但其成矿物质来源仍然存在争议。本文主要测定了闪锌矿微区样品的锌和硫同位素组成,以及三个中段的闪锌矿单矿物、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和会理群天宝山组砂岩的锌同位素组成。闪锌矿微区样品的δ~(66)Zn值介于0.39‰~0.52‰之间,平均值为0.46‰,δ~(34)SCDT值介于4.24‰~4.87‰之间,平均值为4.59‰。同一块手标本上闪锌矿微区样品具有均一的锌同位素组成表明小尺度上(10×10cm~2)热液流体具有均一的锌同位素组成。在大尺度上(矿体),三个中段的闪锌矿的锌同位素组成范围变化较大,其δ~(66)Zn值介于0.15‰~0.73‰之间。同一块手标本上早期阶段的闪锌矿具有更重的锌同位素组成表明早期阶段的成矿流体可能具有更重的锌同位素组成。三个中段闪锌矿的锌同位素组成变化主要受成矿流体中锌同位素组成和成矿流体的迁移就位途径控制。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的δ~(66)Zn值介于0.06‰~0.35‰之间,平均值为0.21‰,暗示热液淋滤控制了灯影组白云岩的锌同位素组成。会理群天宝山组砂岩的δ~(66)Zn值为0.62‰,可能代表了未经热液淋滤的沉积端元的锌同位素组成。本次研究表明天宝山铅锌矿床的锌主要来源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但不能排除白云岩之上的沉积盖层、基底和更深物质的贡献;硫主要来源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地层中的蒸发岩(主要通过热化学还原作用形成还原硫)。  相似文献   
22.
拉巴钼矿床位于格咱岛弧铜钼铅锌金银多金属矿集区,区域内岩浆构造活动非常强烈,成矿条件十分有利。矿体赋存于燕山晚期中酸性岩体-黑云母花岗闪长斑岩及其外接触带大理岩、矽卡岩和玄武岩中,矿床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均与中酸性斑岩体有关。该矿床为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岩控制的斑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23.
为厘清黔中地区下石炭统九架炉组铝质黏土岩系中锂的超常富集机制(Li2O平均含量0.21%,最高达0.74%),为寻找锂资源提供新的途径,对黔中地区4个典型剖面进行了富锂黏土岩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下石炭统九架炉组与下伏寒武系娄山关群白云岩的不活动元素比值相同,且其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相似,都以轻稀土富集的平缓右倾型为特征,暗示九架炉组的形成可能与下伏娄山关群白云岩的风化和酸不溶物的积累有关。元素相关性分析和风化作用强度指标研究发现,锂含量与CIA和Si/Al值皆呈负相关的关系。初步推测,泥质白云岩的风化分解,主量元素的大幅度流失,是造成锂超常富集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4.
以金属矿床中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酪根为研究对象 ,对干酪根中的Se及其他微量元素进行了分离测定 ,对矿床中元素的有机 /无机结合态进行了定量研究 .认为矿床中Se主要以有机结合态方式存在 ,根据生物化学证据 ,不同成矿演化阶段Se的有机结合态比率以及理论计算和红外光谱分析 ,推断Se可能与有机质中的某些元素键合 ,较为牢固地吸附在有机质中 ,并可能形成Se的有机矿物 .同时 ,也给出了无机结合态硒的可能形式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招远某些金矿的成矿预测研究,总结了构造地球化学探矿的理论和方法,并且以山东招远家沟金矿床为例详细阐述了工作程序,并对该方法的优,缺点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26.
矿床地球化学近十年若干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矿床地球化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问题,重点包括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成矿元素的源-运-储过程和矿床形成的驱动机制等。矿产资源勘查已越来越依赖于成矿新理论的指导和找矿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因此,近10多年来,探索成矿新理论一直是地质学家们的不懈追求,矿床地球化学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本文扼要论述了其中的几个方面,包括大陆动力学与成矿关系、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成矿年代学和分散元素成矿作用等方面的某些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7.
为了进一步理解华南下寒武统Ni-Mo-Se多金属层的物质来源及形成环境,文中分析了遵义中南村和张家界后坪两个Ni-Mo-Se矿层及其围岩的黄铁矿硫同位素和全岩的硒同位素组成。硫同位素组成显示两个Ni-Mo-Se矿层形成时的环境存在区域性差别,中南村矿层形成于间歇开放的海洋环境,而后坪矿层形成于封闭的缺氧(静海)环境。较大的硫同位素范围暗示硫酸盐还原菌控制硫同位素的分馏,而热液流体可能提供了大量金属元素,从而导致矿层富集大量的硫化物和稀有金属。硒同位素组成指示牛蹄塘组底部热液流体的Se可能重新经历了氧化还原循环,而Se的富集过程可能受有机质和粘土矿物吸附或类质同象过程控制。因此,控制多金属富集的因素主要为富集金属的热液流体的参与和缺氧环境下的自生沉积。  相似文献   
28.
29.
大河边重晶石矿床是一个世界级的超大型重晶石矿床。最近在该区重晶石矿床下部的震旦系陡山沱组碳酸盐岩(白云岩)和碎屑岩中,新发现一套规模较大、层位产出稳定的铅锌矿化。铅锌矿体和重晶石矿床具有"上部为重晶矿,下部为铅锌硫化物矿床"的矿化特征。铅锌矿段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黄铁矿及方铅矿,含少量白铁矿、黄铜矿及磁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重晶石,少量白云石、热液磷灰石、炭沥青及钡冰长石。成矿流体特征类似于形成沉积喷流型铅锌矿床的流体特征。铅锌矿化中的硫源自局限海盆内早寒武世海水经硫酸盐还原作用提供。此种类似于喷流沉积型铅锌矿床在南华裂谷盆地一带矿化层位稳定、分布范围较广泛,体现早寒武世时在裂谷盆地内存在一次大规模的热液事件。天柱大河边铅锌矿床的发现具有重要的资源意义及区内该种矿床的勘查意义。  相似文献   
30.
The Bancun diabase dyke and the Bali hornblende gabbro dyke in western Fujian Province were emplaced in the Early and Late Cretaceous periods, respectively; the former is designated to calc-alkaline series and the latter to K-high-calc-alkaline rock series. Both the dykes are characterized by such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s high Al and Na2O>K2O. As for the Bancun dyke, Al2O3=16.32%–17.54% and K2O/Na2O=0.65–0.77; as for the Bali dyke, Al2O3=16.89%–17.81% and K2O/Na2O=0.93–0.99. Both the Bancun and Bali mafic dykes are relatively enriched in LILE and LREE, but depleted in HSFE, displaying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 with high initial Sr isotopic ratios and low εNd (t) values. The (87Sr/86Sr)i ratios of the Bancun diabase dyke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0.708556–0.70903 and their εNd (t) values vary between -6.8 and -6.3; those of the Bali hornblende dyke are within the range of 0.710726–0.710746 and their εNd (t) values are -4.7– -4.9, show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riched mantle EM II. The isotope and trace element data showed that the mafic dykes have not experienced obvious crustal contamination, and metasomatism caused by subduction fluids is the main factor leading to LILE and LREE enrichments. The enriched mantle is the source region for the mafic dykes, and mixing of subduction fluid metasomatized enriched mantle and EM II-type mantle constituted the mantle source region of both the Bancun and Bali mafic dykes. Upwelling of the asthenosphere mantle provided sufficient heat energy for the generation of magma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iscrimination diagram of their tectonic settings as well as their trace element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dykes both at Bancun and Bali poss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marginal arc, revealing the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formation of the mafic dykes, the continental dynamic background as an intraplate tensional belt in which the mafic dykes were emplaced. Meanwhile,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tensional tectonic stress mechanism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mafic dykes in western Fujian Provi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