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2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386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917篇
地球物理   262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143篇
天文学   18篇
综合类   67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87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3篇
  1996年   77篇
  1995年   73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模型试验研究了浅海导管架平台的结构损伤诊断,采用标量型ARMA模型识别出结构的三阶模态参数,分别采用遗传算法和模态应变能法对试验模型不同模拟损伤工况进行了损伤诊断。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采用不同自由度一阶模态参数的损伤诊断方法。研究表明,由于海洋平台的前三阶模态分别为不同自由度的一阶模态,采用两阶或三阶模态识别损伤时,损伤杆件影响较小的自由度方向的模态参数对结构的损伤诊断将产生不利的影响,成为识别噪声。因此,可分别采用不同自由度的一阶模态进行结构损伤诊断。  相似文献   
22.
2003年夏季华南持续高温天气过程及热力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华南观测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和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对2003年6月29日—8月15日华南持续高温过程的大气环流背景、动力和热力条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6月29日—8月15日华南大范围持续高温的前2段高温峰期与副高有关,第3段高温期大陆高压有关,而且3次高温过程都与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有密切联系,而前2次持续高温的缓解都与热带气旋登陆和影响华南地区有密切联系。热力诊断发现,3段持续高温期间,近地层大气的局地增温主要是由非绝热加热作用(白天地表感热通量和地面长波辐射加热)造成的,水平温度平流对局地增温作用有负贡献。高温天气过程的晴空少云天气背景有利于白天太阳辐射加热地面,并可造成明显的地面感热通量和地面长波辐射加热近地面层大气,从而导致了持续高温天气过程。  相似文献   
23.
作为元阳水稻梯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的一部分,本文调查了箐口流域梯地的自然生物环境,评价了农业土壤的土壤肥力,采用地质—地貌—土壤信息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土壤—景观之间的组合模式。研究确定了人为、气候、地形因素为影响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评价了土壤潜在生产力以及相关的限制因子,并根据FAO体系,确定并划分了主要的土壤类型。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肥力的空间分布相当均一;土壤属酸性,阳离子代换量和养分储量总体较低;农业生态系统在较大程度上受哈尼群众人为活动的影响,成功维持了相对活跃的养分循环系统。目前的研究集中在:(1) 本研究区域在整个哈尼梯田系统中的代表性评价;(2) 田间水平上的养分循环研究;(3) 土壤特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4) 将田间水平的研究结果应用于更大的空间单元。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CINRAD/SB型新一代天气雷达频综故障现象、报警信息分析,根据频综输出信号流程,结合关键点参数测试,总结出快速定位频综故障的方法,并介绍了应用这种方法快速诊断定位故障的个例。  相似文献   
25.
利用天气形势及各种物理量值、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了2009年4月11日傍晚到夜间发生在贵州省中部、西部地区的冰雹天气过程成因,结果发现:高原东移低涡是这次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高层冷平流、低层暖平流,增强了气层的不稳定性;0℃层高度(600 hPa)和-20℃层高度(400 hPa)有利于冰雹生长.强对流天气发...  相似文献   
26.
1.《青海气象》是由青海省气象局主管,青海省气象学会主办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创刊于1956年,季刊,内部交流资料。期刊主要刊登天气、气候分析诊断与预报技术;气象防灾减灾研究及预警发布技术;气象业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2011年8月15日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出现的一次区域性大雨、局地暴雨天气过程,从环流形势、卫星云图、物理量场诊断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贝加尔湖至北疆的高空槽东移南压过程中与副高边缘西南暖湿气流在青海东北部交汇是产生这次强降水的主要原因,中尺度对流云团的活动是造成此次局地暴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8.
利用武汉暴雨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LAPS中尺度分析系统,将2008年和2009年5-7月中国南方暴雨野外科学试验(SCHeREX)中所采集的观测资料进行融合、同化,生成了华南、华中、江淮和长江三角洲4个观测区的空间分辨为5 km、时间分辨为3 h的SHCeREX中尺度气象分析场.文中从两方面对SCHeREX中尺度分析场的...  相似文献   
29.
东北冷涡背景下浙江省两次强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东北冷涡西南部冷空气南下影响,2009年6月初浙江省连续发生了两次不同特点的强降水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及卫星TBB资料,对这两次东北冷涡背景下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动力、热力及水汽输送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同在东北冷涡天气背景下,由于中低层温度场配置不同、上下游系统强弱不同,导致浙江省发生的天气现象不同。6月2日降水是一次连续的区域性暴雨过程,雨带呈带状分布,以层状云降水为主,其低层为大范围的辐合,高层辐散,且低层辐合强于高层辐散;低空存在西南急流,为暴雨提供了重要的水汽和动力条件,大气层结比较稳定。6月5日强降水是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降水分布不均匀,强度大,历时短,高、低空没有大范围的辐合辐散区,也没有低空西南急流,前期水汽条件较差,降水过程以热力作用为主;大气层结不稳定触发了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出现局地暴雨。两类暴雨的预报着眼点分别为:第1类区域性暴雨的预报重点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结构和低空西南急流;第2类局地性暴雨的预报重点为大气的不稳定度与东北冷涡后部冷空气的干侵入。  相似文献   
30.
应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区域加密站降水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水平分辨率为1°×1°,时间间隔为6 h),对2009年6月8日发生在华北的一次强对流暴雨过程的湿位涡场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湿位涡的分布对强对流暴雨的发生、落区有较强的指示性作用,MPV1"正负值区垂直叠加"的配置是强对流暴雨发生、发展的有利形势。暴雨出现在850 hPa上MPV、MPV1、MPV2正负值过渡带附近,是对流不稳定与斜压不稳定相结合的地区。θse等值线接近垂直的地区有利于垂直涡度的增长,亦有利于强降水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