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5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在大坝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某大坝上的一次地震观测试验,说明利用高分辨地震勘探进行大坝检测的可行性,并取得了良好的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22.
不需详细的低速带速度和厚度,利用零最小非纵距三维观测系统的近炮道取得井口时间,计算检波点浮动基准面校正量.以此为基础分别进行炮点、检波点静校正,分步校正到水平基准面。方法可靠,效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3.
选取煤与油页岩共生典型盆地山东黄县盆地、辽宁抚顺盆地、黑龙江依兰盆地和内蒙古金宝屯盆地,综合分析了其成矿物质特点,认为共生背景下煤岩中的低等动植物和油页岩中的高等植物均比单一矿种下含量高。这一规律可用于勘探、开发煤或油页岩单一矿种时预测其共生矿种存在的可能性。对古气候的分析表明,气候变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煤与油页岩的共生模式,这种共生模式可为古气候研究提供一定依据,反之,通过古气候的变迁也可帮助勘探、开发共生背景下的煤与油页岩。  相似文献   
24.
黑龙江依兰盆地是我国典型的煤与油页岩共生盆地,通过对盆地古近系达连河组层序地层格架下煤与油页岩共生特征进行研究,识别出四种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即煤层/油页岩/煤层组合、油页岩/煤层/油页岩组合、油页岩/其它沉积腺层组合及油页岩/煤层组合。将达连河组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其内部可以识别出4个体系域:低水位体系域(LST)沉积期,在地势低洼处发育厚度不大、分布局限的油页岩,向隆起区尖灭;湖扩张体系域(EST)沉积期,4种煤与油页岩共生组合均有发育;湖扩张体系域从早期到晚期、从滨湖到湖中心,共生组合中煤层厚度逐渐减小,油页岩厚度逐渐增大;早期高水位体系域(EHST)沉积期,主要发育厚度巨大、分布稳定的油页岩;晚期高水位体系域(LHST)不发育煤层和油页岩。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堆积速率的相关关系控制了煤、油页岩的发育和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25.
流域可持续性理想域和现实状态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怀成  高伟  王真  陈琼  伊璇  向男  周丰 《地理研究》2012,31(11):1929-1940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公认的发展准则,但其概念的模糊性与测度方法的单一性阻碍了这一理念的有效应用。在水生态阈值、经济增长底限值和社会发展警戒值等共同约束下,水生态保护目标、经济增长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等多目标相互博弈而存在区间范围的基础上,提出了流域可持续性及其理想域的概念以及时间、空间、认知、子系统效益博弈关系、可行区间等决定要素。基于优化方法建立流域可持续性理想域测度模型,并以此为基准,提出了考虑流域系统内外相互作用现实状态的改进离差法测度模型。结果表明:流域可持续性理想域和现实状态测度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且能够反映流域内外的交互作用对可持续性的影响,为今后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6.
浙江西部地区的下古生界及震旦系上部,赋存有数层海相腐泥无烟煤,即俗称的石煤。石煤中的矿物组份种类繁多,查明其组成、形态、分布、含量等特征,对于石煤的形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7.
对KSS31M型海洋重力仪阻尼延迟时间进行了修正,分别用修正前的110s阻尼延迟时间和修正后的60s阻尼延迟时间对南海某工区的重力数据进行了校正和处理,结果表明:用110s阻尼延迟时间对数据进行校正后得到的测量精度在平差前为1.6mGal,平差后为1.0mGal,用60s阻尼延迟时间对数据进行校正后得到的测量精度在平差前为1.4mGal,平差后为0.8mGal,平差前和平差后的测量精度均提高了0.2mGal。此结果证明了利用船只机动转向确定海洋重力仪在测量过程中的实际阻尼延迟时间方法的必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