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14篇
地质学   92篇
天文学   3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8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0年   1篇
  1938年   1篇
  193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 断裂是一个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形成和发展两个阶段:在形成阶段包括晶格中质点位错的累积和一个或几个微裂面的开始;在发展阶段表现为物体中一个或几个裂面的伸展。断裂形成阶段该阶段也可以说是酝酿期,或应力累积期,由剪切引起滑移条带,相当于受应力后金属光面上的“吕德氏纹”(Lüder Bands),在单晶和粗粒多晶材料以及有  相似文献   
22.
中国耕地资源开发强度及其演化阶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域资源禀赋差异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决定了耕地资源开发强度理应存在结构演化的阶段性。基于粮食生产角度提出了涵盖开发广度、开发深度、开发频度的耕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方法。据此,通过评价分析全国及区域开发强度演化特征,论证了耕地资源开发强度阶段性结构演化假设。结果表明:耕地资源开发强度评价能准确判断耕地资源开发状态;中国耕地资源开发已基本完成以提高开发广度为主要特点的外延式开发历程,当前正值以提高开发深度为主要特点,同时面临开发频度降低问题的内涵式开发阶段;2004年,中国耕地资源开发强度为25.064%,区域开发强度及其结构演化差异显著。最后,在明确耕地资源管理政策转型基本导向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差别化的开发强度管控政策。  相似文献   
23.
巢湖市内汤池、半汤、香泉、昭关等四大温泉,水温42—63℃,日出水量达1万m~3,储量丰富,水质优良。近年来,不断提升巢湖市温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温泉度假旅游已成为巢湖旅游业的拳头产品。2009年12月,经国土资源部和中国矿业联合会专家评审,巢湖市被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  相似文献   
24.
25.
26.
27.
九华山地质公园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安徽省池州市,是一个以中生代复式花岗岩山岳型地貌为主兼有石灰岩溶洞型地貌的地质公园.公园内蕴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必须经过合理开发利用和严格保护,对促进九华山和池州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8.
吴杰  柏林  左工  刘锋  余腾 《测绘科学》2012,37(6):178-180,75
G(1,1)模型只利用单点已测数据预测该点的位移,而不管别的因素影响。而事实上该点位移和围护桩上其他点的位移及锚索拉力是耦合的。针对传统的单因素灰色模型在基坑预测中的不足之处,本文提出采用多因素的G(1,N)灰色模型对基坑位移进行预测研究。计算实例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所需数据少,简单实用,值得在基坑预测中推广。  相似文献   
29.
从戈尔德施密特~[1]开始的应用結晶化学原理和观点研究元素在自然界存在和活动規律的方法,是地球化学研究中最有成效的方法之一。自然界分布最广的阴离子为氧和硫。地壳元素絕大部分原子与氧和硫結合成各种矿物。研究氧和硫的矿物学及其結晶化学具  相似文献   
30.
柏林  朱洪 《安徽地质》2021,31(2):188-192
近20年来,安徽省已建设各级地质公园16处,其中世界地质公园3处、国家地质公园11处、省级地质公园2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为安徽省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保护,地质科学研究与地学知识普及,地质旅游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繁荣与扶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新时代,回顾安徽省地质公园的建园过程和发展历史,对促进安徽省地质旅游和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