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4篇
天文学   40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地球自转及其和地球物理现象的联系:Ⅰ日长变化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分各个时间尺度讨论了日长变化及其地球物理激发原因,并评估未来十年内地球自转运动可能的研究方向及课题。  相似文献   
22.
周永宏  郑大伟 《测绘学报》1999,28(4):313-318
相关分析技术是多种研究领域常用的数值处理工具,本文应用蒙特 罗方法,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获得一个容量大,稳定性好的相关系数临界值表。对于数字滤波的情形,蒙特卡罗模拟结果表明,样本自由度降低到滤波前的x分之一。其中,x为奈魁斯特频率与滤波器通频带宽度的比值。文中还给出两个资料分析的应用实便。  相似文献   
23.
相关系数检验表的新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Monte Carlo方法,通过大量的数值计算,得到一个容量大、稳定性好的相关系数临界值表,供大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4.
自从1986年5月31日引进了HP-1000F计算机后,我们利用该机做了许多工作。本文叙述了我们所做的工作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25.
世界时中短周期项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最大熵功率谱方法分析了我国测时系统中三年的观测资料,从谱密度中分辨出有111、98、61、48、38、33和30天的短周期,潮汐的短周期波动也明显地存在。O_1、M_2、M_F、和M_m四个月亮项的估算幅值均在1ms以内,对测定UT的最大影响在2ms左右。由M_f和M_m波估计Love数K为0.266±0.043,由M_2波估计组合数A为0.72±0.21。  相似文献   
26.
周永宏  郑大伟 《天文学报》1997,38(2):209-214
本文采用1964-1993年期间日长变化序列、海平面气压和纬向风速资料,通过小波变换等技术研究分析日长年际变化与ElNino/南方涛动、大气准两年振荡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日长年际变化与ElNino/南方涛动存在着相似的谱结构,而且ElNino/南方涛动叠加上大气准两年振荡后,与日长变化序列的小波变换时频谱更趋于一致.本文研究结果证实,ElNino/南方涛动和大气准两年振荡的贡献基本能够解释地球自转的年际变化.  相似文献   
27.
LSTAR模型用于太阳黑子相对数预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采用了1891年至1988年期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的月均值资料序列,进行了用非线性时间序列分析的跳步门限自回归(LSTAR)模型作预测的研究。三年的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月均值之间的相对误差约为17%,预测值的平滑值与实际月均值的平滑值之间的相对误差接近8%左右,该方法预测的初步尝试结果表明,1992年每月的太阳黑子相对数仍将可能稳定在100以上,第22周太阳黑子相对数的谷值期将可能发生在1996年。  相似文献   
28.
大气对地球自转季节性变化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南华  郑大伟 《天文学报》2000,41(2):148-152
采用1979-1995年期间新的大气角动量资料,研究了大气在季节性时间尺度上对日长变化和极移的贡献。结果表明,考虑了风和大气压的贡献后,大气在周年和半年时间尺度上对日长变化的贡献分别可达95%和88%。同时还给出了大气对极移激发的定量结果,其中,大气的周年尺度上对极移X分同的贡献为16%,对Y分量的贡献为43%;在半年尺度上海洋的贡献,才能进上步解决地球自转激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9.
GPS结构振动监测数据滤波方法及其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萍  丁晓利  郑大伟  陈武  徐幼麟 《测绘学报》2007,36(1):31-36,42
使用GPS监测结构振动的目的在于提取振动信号特征,但GPS观测量受多种误差源的影响,因此,选用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有效地分离各误差项,对于提高GPS的监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将Vondrak滤波、小波滤波、自适应FIR滤波和卡尔曼滤波等四种方法应用于资料序列中振动信号的分离,通过对模拟振动实验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运用滤波法可提高GPS测量微小动态变形和变频振动信号的检测能力;4种滤波法均能有效地提高GPS监测结构振动的精度,其中,Vondrak滤波和小波滤波的性能相当,且优于自适应FIR和卡尔曼滤波。同时,在对各滤波法参数选择的优缺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不同情况下选择滤波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0.
本利用PSMSL(平均海平面服务局)提供的太平洋和中国沿海的海平面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各纬度带以及中国沿海的海平面变化规律。主要结果有:在太平洋的中纬度区(20°S-40°S,20°N-40°N),北太平洋的平面上升速率比南太平洋的快,其中,东北太平洋(20°N-40°N,180°E-80°W)自1960年以来的海平面上升速率已达2.3mm/yr;在赤道区(10°S-10°N),西太平洋的上升速率接近2mm/yr,高于东太平洋的上升速率;在高纬度区(40°S-70°S,40°N-70°N) ,西北和西南太平洋的平面都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其速率分别为1.5mm/yr和2.5mm/yr,这证实了南极洲冰盖的消融对平面变化的影响要比格陵兰岛的强烈;对中国沿海十二个验潮站海现磁资料的分析表明,自1960年以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正以约2.0mm/yr的速率上升,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域上升速率近达3.0mm/y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