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1篇
大气科学   24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侯马近14a酸雨观测资料分析,发现侯马出现酸雨的概率较大,强度较强,时间变化特征明显,与气象条件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2.
福建省酸雨变化趋势及成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赵卫红 《福建地理》2004,19(4):1-5,10
本文以1996~2003年降水监测数据为基础,对福建省酸雨污染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从环境空气质量、致酸源、气象因素及外围区域的影响等诸方面探讨了酸雨的主要形成原因,认为福建省酸雨形成不仅与局地源的影响有关,还与外来源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3.
酸雨PH值测量误差产生原因及精度提高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婷 《山东气象》2004,24(2):52-53
从溶液配制、水样采集与存放和采样器污染,以及仪器测量误差几方面分析了酸雨PH值测量误差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了避免或降低误差的措施.以便提高酸雨观测数据精度。  相似文献   
24.
1 INTRODUCTION Sitting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Guangzhou is one of the cities in China that are most polluted by acid rain. Broad attention has been brought to the problem. Since the early 1980s, a series of observation and studies h…  相似文献   
25.
酸雨(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雨沉降对地质环境产生危害,地质体(岩石,矿物)为酸雨敏感性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开展地质环境对酸雨危害降解效应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6.
上海酸雨变化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上海市的酸雨状况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对上海市区近几年来的酸雨状况调查发现,上海的酸雨状况尽管已有了很大改观,但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浓度的历年变化看,以及比较大气降水中各离子浓度的历年变化,并通过分析硫酸根和硝酸根在大气中的形成过程,发现一些新的情况:即酸雨的类型正在从硫酸型向硝酸型转变,并在上海市区形成了一种硫酸型与硝酸型并重的形式。对此提出了部分控制对策,来防止酸雨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27.
地表水酸化的研究进展及其湖泊酸化的环境信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工业化进程中产生的地表水酸化、资源与环境的破坏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的简介 ,审视我国大气污染、酸雨的发展趋势 ,预估部分酸雨区存在地表水酸化的潜在危险性。据此以云南高原湖泊洱海和阳宗海为例 ,从湖水矿化度、SO2 -4 离子浓度的动态变化和沉积记录的磁化率变化等分析研究 ,评述湖泊酸化的早期表现和判别标志。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义乌市一次连续强酸雨天气过程分析,初步探讨了酸雨形成与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强酸雨成因和监测方法建议。  相似文献   
29.
中国的酸雨模拟及控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李宗恺  王体健 《气象科学》2000,21(3):339-347
本文以大气污染源、大气污染特征、降水化学特征和酸雨污染特征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在气污染和酸雨污染属于“煤烟型”,并将我国的大气了环境状况与世界其它一些国家作了比较分析。进一步利用我们发展的南京大学酸沉降模式系统(NJUADMS)模拟了中国地区的SO2地面浓度和硫沉降分布,并与实际观测浆和亚洲酸雨模式(RAINS-ASLA)的计算结果作了比较。最后从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出发,论述了我国控制SO2污染和  相似文献   
30.
南极长城站酸雨监测的样品采集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国贵 《极地研究》1999,11(1):64-71
进行南极酸性湿沉降(降水pH值<5.6)的监测研究是为开展全球环境大气化学动态监测、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制定环境标准,研究环境中化学元素的迁移、转化、富集规律,以及南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第一手的科学依据。利用1998年1~9月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采集监测的酸雨资料综合分析得出,南极确有酸雨存在,在104个水样中,有19个样品的pH值小于5.6,占总样品的18.3%。根据南极环境背景值和出现酸雨时的风向,认为由于大气环流把远离南极的污染源传输到南极上空,遇降水即冲刷降至地面形成酸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