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钟世航  王荣 《物探与化探》2012,36(3):511-516
在城市闹市区的物探工作受到人、车等的振动和地电、电磁波的强烈干扰,因此目前物探难以在地铁及其他城市勘查中做面积性工作。陆地声呐法和微分电测深及C-1微测深仪在北京、济南、广州等闹市区的浅层勘查中取得了突破。探查单个中小溶洞是地质勘探的难题之一,在多处用陆地声呐等方法探查几十米深、直径1 m以上的溶洞,并得到了大量钻孔的验证,难关亦已突破。针对国际岩石力学界的重点研究难题——高应力情况下开挖地下工程发生的岩爆机理和预报,在四川锦屏二级电站用微震监测和陆地声呐法相结合监测微震事件密集发生部位、探查岩爆源位置进行岩爆预报,取得了好的效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22.
钟世航 《地质与勘探》2004,40(Z1):200-202
城市浅层物探的困难是干扰大、要求分辨率高.陆地声纳法是地震反射法的一个变种,它用锤击震源可得到宽大1000Hz以上的反射波,可滤掉100Hz左右的汽车、机械等震动干扰,并可有高的分辨率;C-1直流电法仪及其进步产品,通过向地下供20Hz左右电流,可避免大地和杂散电流干扰.  相似文献   
23.
钟世航 《地质与勘探》2003,39(Z1):88-93
探地雷达作混凝土结构物的检测已日益广泛,人们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作隧道检测时,空洞、空区、空隙、坍方具有不同的正演图像和定性解释的基本判别方法,有必要搞清它们的概念以及处理(或不需处理)的工程要求.在作桥梁底板和喷射混凝土厚度等检测时,因对象厚度小,波速不稳定,有必要用其它方法配合.常见的不作偏移,即对其背后岩石凹凸不平的混凝土结构物作厚度曲线,或在时间剖面上用等差级数的深度纵坐标,有基本概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4.
用物探方法解决文物保护和考古中的某些难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介绍了3个实例:(1)测量石雕表面风化深度和防风化液渗入深度;(2)勘查中国现存最古的砖塔--嵩岳寺塔的塔基状况,并查明是否有地宫;(3)在克孜尔千佛洞地区崩坍的堆积层表面查找地下旁侧的山崖中是否有被埋石窟.以上3例在以往用常规方法都难有成效,针对具体情况,灵活地应用电阻率法及地质雷达等方法,解决了考古中的难题.  相似文献   
25.
针对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中理论研究落后于工程实践的现状和探查效果较差的问题,对隧道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进行了系统的正演研究。首先,利用有限单元法数值手段对含水断层等多种典型含水构造的超前探测进行了正演,得到了典型含水构造超前探测的异常响应特征,提出了干扰识别与去除这一关键技术,形成了掌子面前方有用信息提取的有效途径,为隧道含水构造的超前探测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研制了隧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物理模型试验装置和相似材料并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在实验室尺度下对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这一新型测量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验证了该方法用于含水构造探测的有效性。最后,结合实际工程进行了超前地质预报实践,实现了对含水构造的定性判断。应用效果表明,直流电阻率法超前探测研究为现场应用提供了指导和参考,并为含水构造的三维反演成像与定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6.
隧道前方含水构造的超前预报是地下工程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基于频域激发极化法中频散率参数对水体响应敏感的特点,将其引入到隧道含水体超前探测研究工作中。从理论正演、物理模拟、解译方法等方面入手对频域激发极化超前预报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利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解决了隧道中频域激发极化超前探测的数值正演难题,并通过对典型含水体的正演研究得到了视频散率对含水构造的响应规律,发现视频散率曲线的极大值是表征掌子面前方含水构造存在的重要特征;基于大量数值正演的结论,提出了一种利用两次探测的视频散率曲线极大值联合判断含水构造位置的方法;物理模型试验和现场实际应用表明,频域激发极化法预报的含水体位置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用于隧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的有效性,为解决隧道含水构造超前探测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