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52篇
测绘学   42篇
大气科学   25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44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Two land surface models, Community Land Model (CLM3.5) and NOAH model, have been coupled to the 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 (WRF) model and been used to simulate the precipitation, temperature, and circulation fields, respectively, over eastern China in a typical flood year (1998).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veal the effects of land surface changes on regional climate modeling. Comparisons of simulated results and observation data indicate that changes in land surface processe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and temperature patterns in eastern China. Coupling of the CLM3.5 to the WRF model (experiment WRF-C) substantially improve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ver eastern China relative to an older version of WRF coupled to the NOAH-LSM (experiment WRF-N). It is found that the simulation of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WRF-C is better than in WRF-N. WRF-C also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summer positive bias of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and its simulated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matches more closely to observations than WRF-N does,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lower sensible heat fluxes and higher latent heat fluxes in WRF-C.  相似文献   
22.
陈正旭  陈亮  陈晔峰  洪月英 《浙江气象》2012,33(1):27-30,46
为提高集约化开发水平和应用维护水平,充分发挥省级气象部门的技术优势和设备优势,研究开发“市县局监测预警业务平台”。该平台包括实况监测、要素时序图、本站气候概况、预警信号和预警监控、常规站降水气候序列等主要功能。该平台可提高预报服务一体化的效率,提高各类探测资料和数值预报的应用能力,提高气象部门特别是市县气象局探索建立多灾种的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多气象资料应用途径,进一步完善决策服务支撑系统,提高气象要素重新分析、气象要素极端值监测分析等气象灾害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23.
陈亮  殷博  单宝麟  边立云  杜剑 《测绘通报》2015,(10):118-121
针对电网GIS数据的及时性维护、低压及营销用户设备的数据获取存在的较大需求,通过对电网GIS在不同环节、不同业务部门的数据管理需求及维护流程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安全、规范、高效的电网GIS数据全过程管理体系,探讨了移动终端安全通信及自动采集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该研究成果有利于保证电网GIS数据的整体性、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能够推动平台及各业务系统的实用化,推进了智能电网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4.
陈晨  陈亮  陈静欣  等 《江苏地质》2017,41(2):263-268
城市不透水面遥感提取方法一直是城市遥感的重要研究领域。以南京市为例,采用Landsat TM(ETM+)数据,结合IKONOS影像,阐述了多源特征的提取与选择方法及其对不透水面估算精度的影响,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参数,构建GA-LS-SVM模型。应用该模型估算南京市不透水面,与神经网络模型和像元分解线性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多源特征提取城市不透水面,可以明显提高估算精度;GA-LS-SVM模型2000年与2006年估算误差RMSE分别为0.106和0.158,SE均为-0.001,明显优于其他2种模型。  相似文献   
25.
为了研究瓦斯突出煤体的演化过程,采用煤化变质热模拟实验装置对煤样进行热模拟实验,分析不同实验温度条件下煤样的产气量、气体组分及加热前后煤体结构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在较高的实验温度下(450℃)产生的气体总量比较低温度(200℃)下大得多,前者的产气量几乎是后者的10倍,且相应的煤挥发分、坚固性系数和瓦斯放散初速度变化了5~7倍;350℃左右是低变质煤热解大量产生CH4和焦油的临界温度,且在此温度时,低变质煤的坚固性系数和瓦斯放散初速度值已经超过突出煤层鉴定指标。由此认为,温度能改变煤体化学结构并产生瓦斯气体,且大量瓦斯气体的生成改变了煤的物理结构,其综合作用表现为煤体更易破碎,其突出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26.
试论宁夏移民安置地后续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民问题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面对宁夏近40万移民、24处移民区的后续发展问题,通过实地调研资料,以切实可行、因地制宜为原则,以主导产业的选择为主线,在整理比较成功的移民开发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效节水型农业、城郊型农业、特色农业、农林牧结合型农业、煤化工产业、农产品加工业、沿山旅游业等七种后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7.
建水地下流体监测井水位骤降异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2月底至4月上旬,建水县地下流体监测站监测井水位出现了幅度近8m的显著下降变化.通过对该监测井与石屏—建水断裂带观测井同期水位进行对比分析,排除了监测井水位骤降异常是由构造活动引起的可能性.同时,调查了周边的抽水井,运用水文地质分析方法,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情况,确定该监测井水位骤降异常是由附近的井孔抽水引起.充分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根据地下水的运移规律,结合实地调查,可以对地下水异常给出相对合理的解释,并进一步判断地下水异常是否是构造活动引起的地震异常.  相似文献   
28.
29.
为了深入认识珠江现代入海物质在粤西陆架随海流迁移扩散的路径和沉积中心,利用Gao-Collins方法分析了粤西-琼东北近海1 515个站位的粒径趋势,并用210Pb法测定了8支柱样的现代沉积速率。结果表明,在粤西沿岸流和南海暖流这两个相向海流的共同作用下,珠江口外珠江来源的泥质沉积物的主体被限制在-50 m等深线以浅的内陆架。现代珠江入海物质能维持粤西陆架泥质沉积区0.1 cm/a左右的现代沉积速率。在川山群岛至海陵岛一带和琼州海峡东侧泥质区,分别受岛屿阻挡和逆时针中尺度涡旋的影响,形成了现代沉积中心。在沉积物不同粒级的来源和搬运方式存在差异的地方,粒径趋势分析结果可能主要反映的是粗颗粒沉积物的运移趋势,而非细颗粒沉积物的运移方向。  相似文献   
30.
缓冲材料作为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中一道重要的人工屏障,与高放废物容器和处置库围岩直接接触,在高放废物衰变热、辐射作用和地下水等影响下产生复杂的热-水-力-化学耦合作用,为了验证缓冲材料是否能长期有效地发挥其屏障材料的作用,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利用高庙子钠基膨润土组装并运行了模拟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室 尺寸的大型缓冲材料膨润土试验台架(China-Mock-Up)。建立了缓冲材料试验台架的安装和试验方法,依据实测数据和理论分析,揭示了热-水-力-化学耦合作用条件下膨润土中的相对湿度是在加热器的热效应和外部供水的湿效应共同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压实膨润土中应力的变化主要是由于膨润土遇水膨胀和加热器的热效应引起的,试验验证了模拟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室内加热器(废物罐)运行初期的位移过程,为缓冲材料和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参数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