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地球物理   29篇
海洋学   4篇
自然地理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华南沿海断块构造近期活动幅度和速率的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既定的原则对华南沿海的断块构造区进行了划分。根据可大体确定时代的构造地貌面或沉积物;已测定~(14)C年代数据的指相样品和地壳形变测量资料,分别估算了第四纪各时期以来,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和近40a以来各断块活动的幅度和速率。尽管所得的只是平均的最小值,但在新构造研究的应用方面,仍有实际意义,这类研究也有助于理论认识的提高。  相似文献   
22.
珠江三角洲部分断裂晚第四纪垂直位移速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珠江三角洲地区断裂比较发育 ,晚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方式皆具有垂直差异运动特征 ,且大多数都呈隐伏状态。文中在对三角洲发育阶段分析的基础上 ,利用已有钻孔资料 ,沿断裂两侧寻找位置相互靠近、且能揭露出时代和堆积环境相同的地层层位的一对或多对钻孔进行对比。根据断裂两侧相同层位现今所处海拔高度的差异确定它们沉积以来的垂直位移量 ,再根据该层位的测年数据计算断裂的垂直位移速率。共计算了 5条断裂晚第四纪以来的垂直位移速率 ,位移速率值为 0 14~0 4 7mm/a  相似文献   
23.
闽粤沿海全新世垂直构造运动的速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华南地区新构造运动具有断块垂直差异运动的特征,本文主要根据目前已测定的,分布于闽粤沿海地区的若干个全新世海相沉积物的放射性年代,海拔高度等数据,初步估算和对比闽粤沿海不同断块构造区的垂直构造运动的速率,并探讨它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本文根据华南沿海各地全新世海相、滨海相沉积物的~(14)C断代数据、海拔高程及其所构成地貎体的特征,探讨了该区全新世以来的海陆变迁。  相似文献   
25.
26.
遥感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新技术。它视域广、信息多、“透视”深,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地学、农林、水利、经济规划等许多学科的研究中。应用陆地卫星相片〈Mss〉研究第四纪地质、地貌和新构造运动,是我国地质地理工作者近几年来比较感兴趣的一个课题,探讨这种研究的卫片判读方法,因而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7.
泉州—汕头地震带与菲律宾板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以来,我国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共同作用。在东南沿海地区则以菲律宾板块的作用为主。我国著名的强震区—台湾地震带和华南的强震带—泉州—汕头地震带(简称泉汕带),  相似文献   
28.
华南海岸带第四纪碳酸盐岩及其地质地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伟光 《华南地震》1990,10(3):25-33
分布在华南沿海各种第四纪碳酸盐岩与海岸带的海陆变迁,新构造运动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华南全新世以来海陆变动受新构造运动制约而不同于华北,华中地区,其各岸段之间的变化也有先后之分。应当从地貌学、岩石学、沉积学等多学科综合地研究第四纪碳酸盐岩的成岩机制,以便取得比较客观的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29.
珠江三角洲地区新构造运动年代学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陈伟光  张虎男 《地震地质》1991,13(3):213-220
本文发表珠江三角洲地区14个不同时代的地貌体的年代数据,并据此初步探讨三角洲地区晚第四纪以来新构造运动的时间、空间序列以及运动的幅度和速率  相似文献   
30.
深圳市断裂构造的活动性及其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地质、地貌、地球化学、地壳形变、地震活动等多学科研究分析深圳市断裂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指出晚更新世以前北东向与北西向两组断裂有多期活动,并以后者切截,错移前者为特征。但晚更新世以来至今活动已明显减弱,现今活动微弱。断裂活动对该地区地壳稳定性及其他地质地貌环境没有构成较严重的自然灾害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