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36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内潮汐和内波沉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国内外内潮汐、内波及其沉积的研究成果,概述了它们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内潮汐、内波沉积特征和沉积类型,探讨了内潮汐、内波沉积研究的油气勘探意义。虽然内潮汐、内波沉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内潮汐、内波沉积的识别是该领域研究的最大难题。因此,在其未来研究上,应注意运用地震波识别、遥感等现代科技调查手段,进行多学科综合研究,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识别标志,以促使其逐渐成为海洋沉积学中一个更为完善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22.
以1∶5万区调资料为主对桂东桂平地区寒武系沉积特征进行描述,根据岩石学、沉积学特征与岩相组合,指出该区以浊流沉积为主。对其中具牵引流沉积特征的夹层一部分与浊流后期转化而成的牵引流有关,一部分是受斜坡导向作用限制的大洋底流。根据浊流滑动方向指出碎屑来源于广西南面的云开古岛弧。  相似文献   
23.
2018年9月13日贵州省德江县荆角乡小尖山因工程建设诱发大型滑坡地质灾害,9栋房屋倒塌,S303省道严重损毁,滑坡呈现坡缓、顺层、方量大、破坏强等特点。本文以野外滑坡滑动变形特征及过程分析并结合AUI8.5数值模拟方法发现,滑坡整体形态近似长舌状,出露志留系韩家店组厚层状、中厚层状泥岩与薄层状泥质粉砂岩,上覆第四系碎石土,岩体浅层结构松散碎裂,具有贯通地表与滑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结果表明:地质地貌、岩体破碎、自身重力、持续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共同作用引发了本次滑坡。持续性降雨是滑坡裂缝形成及扩张的必要因素,工程开挖形成的有效临空面是诱发顺向坡滑动的直接原因。滑体具有先牵引后推移的复合型滑坡特征,可分为上部"牵引式"滑源区和下部"推移式"滑流堆积区,"牵引-推移"模式具缓冲机制,延缓了滑坡的时间,研究成果对同类滑坡的形成机理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为防滑减灾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滑坡区两侧存在约8.4×10~6 m~3的潜在隐患。  相似文献   
24.
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铁路客运通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本文对大西铁路在山西中部的四所牵引站投产后所产生的负序及谐波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牵引站并网后会超过国标规定的允许值,对电力系统及其它用户产生危害。建议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5.
布尔台矿井构造特征与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布尔台矿井发育的中小型构造严重制约煤矿综采问题,通过详细的井下地质观测和地表地质调查,从构造几何学和构造成因研究入手,讨论了矿井构造成因类型、古构造应力场以及构造形成机制。研究表明:布尔台矿井次级褶皱是延安组在晚侏罗世受NNE-SSW向挤压应力作用,浅部构造层次发生纵弯褶皱变形的产物,且变形强度弱-中等。破裂型层滑断层、揉皱型层滑断层、复合型层滑断层、高角度正断层及其伴生的牵引褶皱,是延安组在早白垩世晚期NE-SW向近水平拉伸应力作用下发生大规模的伸展滑脱运动形成的。两期构造叠加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架。   相似文献   
26.
库岸边坡的变形破坏及稳定性研究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基于水电站库区一大型堆积体边坡,通过现场原位直剪试验获取岩土体的力学参数,利用岩土数值分析FLAC3D软件,考虑了堆积体与基岩基覆接触带介质的应变软化特性,对水库蓄水和下降过程中边坡的变形破坏特征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表明,在库水升降作用下变形主要发生在堆积体内部;根据堆积体的变形特征可分为3个区:前缘牵引变形区,变形量最大;中间过渡区,变形量最小;后缘被牵引变形区,变形量介于前缘和中间之间。模拟过程中,在坡体的不同位置设置位移监测点,得到了蓄水和水位下降过程中各监测点的位移时程曲线,监测结果显示,水位下降时堆积体前缘易形成局部失稳。通过剪应变增量判断堆积体边坡在库水作用下可形成2个潜在的滑动破坏面  相似文献   
27.
王洼勘探区位于固原含煤区,勘探区整体为一走向近南北至北北西、向东倾伏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与构造的走向基本一致。在详查阶段确定区内发育王洼背斜、范新庄向斜。通过王洼扩大勘探后,根据新增钻孔资料分析,区内西南部发育一条走向NNE,倾向W的正断层(F7),倾角60°~80°,由南部延伸至勘探区,落差0-200m,尖灭于中北部的第4勘探线附近。据此认为原定的王洼背斜、范新庄向斜实为断层F7在断裂过程中所引起的牵引变形。  相似文献   
28.
芦店滑动构造是河南省西部嵩(山)箕(山)地区滑动构造群中的一个典型实例。其主要表现为双期相向滑动的叠加、两类滑动构造模型的拚合及两种动力因素的作用。通过对其综合研究得出滑动构造是正断层演化的结果,属于正断层的一种类型的新认识。认知滑动构造的意义在于:可在较新地层下寻找、预测埋藏较浅的煤层,如芦店滑动构造区。若按传统构造解释,芦店地区地表出露为中生界三叠系红层,其下伏主采二1煤埋深一般在1 400m左右,超过现行勘查规范资源储量估算垂深1 200m以浅的要求,但利用滑动构造观点客观、合理解释后,煤层埋藏深度最浅处只有几十m。芦店滑动构造的解释成为利用新理论找煤的一个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29.
本文进行了室内刚性地基上和土槽中1:4钢框架模型的顶部牵引释放试验。对采集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不同刚度时刚性地基上钢框架模型的基频和土槽中土-结构体系的基频。比较钢框架在土槽中的基频和在刚性地基上的基频,发现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SI)使土-结构体系基频降低,基频折减率最大为29.37%,且基频折减率与上部结构与地基相对刚度比有关,相对刚度比越大,折减率越大。根据试验结果得出钢框架模型基频折减率随上部结构与地基相对刚度比变化拟合公式。本文试验结果还表明即使在Ⅱ类场地上的结构,当上部结构与地基刚度比较大时有必要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30.
逆牵引背斜构造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陈发景 《现代地质》2008,22(4):664-668
综述了许多学者对逆牵引背斜构造特征和形成机理的讨论。根据近年来对于渤海湾新近纪-第四纪盆地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解释,即逆牵引构造和伴生的简单或复杂y字形正断层组合是由于区域伸展作用下不同运动方式和差异位移产生的,并强调指出,逆牵引背斜构造与走滑作用产生的负花状构造在构造特征和成因上是不同的,不要把这两者混为一类构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