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91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347篇
海洋学   9篇
综合类   1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夷平面与砂金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第四纪准平原化阶段形成了含金风化壳和含金砂砾层.侵蚀基准面下降引起的侵蚀回春,使古含金地质体遭受侵蚀、搬运后,沉积在第四纪河谷中形成了新砂矿.这种夷平面的切割深度超过100m时,有利于新砂矿的形成.  相似文献   
22.
文章以西非、西澳三个不同气候和地貌环境的红土型金矿床为例,阐述了微粒金在红土风化壳中的分布、组成、形态及其在红土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3.
24.
秦岭太白盆地黄土地层发育时的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5.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成矿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林传仙  郑作平 《地球化学》1994,23(2):189-198
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是很重要的一种矿床类型。作用采用水析法提取了梧州市区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床中的粘土矿物,并进行了钕和镱的吸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体系中,吸附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是不同的,2%HC1至少12h,1%HC1至少0.1h。影响粘土吸附稀土的物理化学因素有:溶液浓度,溶液酸碱度(pH值),离子强度,固液比和温度等。在pH值较低的相同实验条件下,轻稀土的吸附效率要明显高于重稀  相似文献   
26.
浅析北方红粘土对碳酸盐岩溶蚀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碳酸盐岩发育的红色风化壳大都是第Ⅰ、Ⅱ间冰期湿热气候条件下溶蚀与风化作用的结果,形成硅铝—铁型风化壳风化壳中红粘土化学成分R_2O_3(Al_2O_3+Fe_2O_3)含量达20—30%。当降水或地表水的垂直下渗、红粘土的氢离子浓度加大,溶蚀性增强,沿红粘土和碳酸盐岩接触面产生溶蚀作用,形成石芽、溶沟、溶槽、溶痕等岩溶地形,并在它们的表面保留有红粘土痕迹。  相似文献   
27.
古风化壳是碳酸盐岩一个重要的储集层(体)类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振远  肖玉茹 《地球科学》1995,20(3):283-289
大量含油气区的勘探开发证明,古风化壳是碳酸盐岩一个重要的储集层(体),作者以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古风化壳储集层(体)为基础,结合鄂尔多斯地区和任丘油田,从地层、岩矿组成、成岩作用、古岩溶、垂向结构、储集性能、测井曲线、地震反射和含油气性诸方面进行了详细研究,大量资料证明,古风化壳是经长期表生成岩作用形成的特有的地质体,其内部具有特有的分带性结构和含油气性,用岩溶并不能代表它的特殊性和整体概念,应黎  相似文献   
28.
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储层对比及储层剖面模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鲁新便  吴铭东  王静 《新疆地质》2002,20(3):196-200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为岩溶缝洞型的碳酸盐岩储层,缝洞储层的形成与古岩溶作用密切相关,风化壳期岩溶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发育程度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的储集空间类型受控于不同的岩溶古地貌单元。裂缝性储层主要分布于风化壳型岩溶不发育地区,或褶皱和断裂构造较发育的变化强烈部位;裂缝-孔洞型储层的分布与古岩溶发育带和岩溶斜坡地区密切相关;裂缝-溶洞型储层其分布与裂缝及古岩溶发育带密切相关,常常是在古岩溶高地边缘或部分岩溶斜坡区,多位于多组构造线的交汇处及褶皱的轴部等。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空间展布规律,根据暴露区淡水岩溶作用发育特点,依据碳酸盐岩储层的波阻抗响应特征、测井曲线、测试成果及开发动态资料,在恢复古岩溶地貌的基础上,对塔河油田(6区)的岩溶值得层进行了划分与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高产井多位于古岩溶地貌相对较高部位,而产量较少或没有出油气的井,则位于岩溶地貌相对较低部位。表明早期的古地貌形态对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孔洞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岩溶储层的垂向发育和分布主要受碳酸盐岩古岩溶风化壳垂向分带性的影响,纵向上由风化壳顶面向下储层发育逐渐变差。以奥陶系古风化壳顶面为界,向下每60m为单位,对深度0-60m、60-120m、120-180m、180-240m岩溶储层的纵横向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储层剖面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9.
滇西菲红超基性岩风化壳铂族元素地球化学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世界不同地区进行了风化过程中铂族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研究。作为中国西南部的第一个实例,本文研究了云南西部菲红超基性岩体上发育的红土风化剖面。矿物学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证明该风化壳是超基性岩风化的结果。文中详细讨论了风化壳的地质、矿物学、红土化和铂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风化壳的红土化程度不高,仍处于红色粘土阶段;风化壳上部的表层土壤带和铁质粘土带中铂族元素总量至少富集了3.57-7.87倍,其中Ru和Pd的富集程度较大,Ir的富集程度中等,Pt和Rh的富集程度较小,使得铂族元素的配分模式由基岩的Pt富集型转变为风化壳的Ru-Pt富集型,证明红土化过程中铂族元素发生了分异。  相似文献   
30.
本文总结提出了碳酸盐岩风化壳成因证据及其演化特点,对风化壳红土成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