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地质学   37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已有的科研成果和勘查资料均显示,冀北地区铜钼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及部分金矿床具一定的分带性,铜钼多金属矿床多靠近岩体,形成斑岩型或矽卡岩型铜钼多金属矿床,铅锌银多金属矿床多呈热液脉状分布在岩体外围。两类矿床在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上均与酸性岩体关系密切,构成一个完整的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以冀北地区勘查程度较高的蔡家营、贾家营、北岔沟门和小寺沟等大中型矿床为例,说明了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系统在冀北地区存在的普遍性。据此提出,应改变过去以单一脉状铅锌银矿为目标的勘查模式,以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勘查模式代之,重新考虑和审视以前地质工作中忽略的含矿斑岩体或脉状浅成热液多金属矿床的外围及深部成矿潜力。  相似文献   
22.
提要:本文以局部奇异性方法为手段,结合证据权模型中点-面空间相关关系显著性指标t值,确定了成矿元素局部奇异值最优的α阈值,据此圈出了单元素异常分布区域。同时采用基于广义自相似性原理的S-A方法对复合异常进行分解,得出区域背景场和异常场的空间分布。研究显示,上述方法圈定的异常区域与已知矿床及区域成矿条件吻合程度较高,能有效地提取和增强元素弱异常,所圈异常区域可靠程度较高,具有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23.
基于东北三江平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数据,估算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与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土壤碳库储量及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碳以有机碳为主,不同土壤类型有机碳密度及总碳密度有明显差异,沼泽土、泥炭土相对区内其他土壤类型的有机碳密度高,平均在8 kg/m2以上。当前土壤有机碳密度>8.4 kg/m2的分布区面积较20世纪80年代明显减少。研究区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当前储量约为348 Tg,30年间土壤有机碳减少了293.07 Tg,较基期下降45.7%,其中随河流迁出的有机碳约为1.46 Tg。沼泽湿地转变为耕地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减少2.8 kg/m2以上。研究认为造成研究区土壤有机碳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土地利用的急剧变化。沼泽地转为旱地有机碳损失最大,损失达63.47%。其他开垦变化类型造成土壤有机碳损失在40%~50%之间。研究区30年来温度升高导致表层土壤有机碳减少约7.4 Tg,占表层土壤有机碳总减少量的2.52%。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测区遥感解译环形构造与1: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元素异常产生的叠加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认为具有叠置、套合关系的环形构造和元素异常具有相同的内在地质成因关系。选择测区内扎赉河农场Cu多金属元素异常区开展野外地质调查验证,在两者交集部位发现了(黄铁矿、孔雀石、黄铜矿)矿化构造蚀变岩(带).这一实践过程为区域地质找矿工作早期确定元素异常矿化位置起到了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5.
发育于大兴安岭地区如兴华渡口群、落马湖群等系列变质岩系一直被认为是中亚造山带东段各地块的变质基底,但其形成时代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制约对于区域大地构造演化的研究.为了查明兴安地块东北部落马湖群原岩形成时代,选取不同层位二云母片岩开展碎屑锆石LA-ICP-MS U-Pb年龄谱系研究,分析原岩蚀源区特征和最大沉积上限.分析结果表明,两件样品碎屑锆石均为岩浆成因锆石,获得一致的锆石U-Pb年龄谱系,主要集中在400~430 Ma、430~465 Ma、470~520Ma、630~715 Ma、750~830 Ma、880~940 Ma、1 720~1 870 Ma等7个区间.结合区域地质组成,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反映原岩蚀源区比较复杂,时空范围较大,但以近源的早古生代岩浆岩为主,而来自额尔古纳地块元古代的岩浆岩和变质岩系可能是重要的物源.根据碎屑锆石最小年龄(406~411 Ma),确定原岩沉积时代的上限为早泥盆世早期,而不是原认为的形成于新元古代-早寒武世.结合原岩沉积建造对比,推断落马湖群可能与上志留统-下泥盆统系列地层(如卧都河组、泥鳅河组)为同时代同环境沉积建造,现有差异可能源于后期经受不同的变质作用.其变形变质作用可能发生在中生代,与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6.
垦殖前后典型黑土主要养分元素特征研究对东北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东北大粮仓具有重要作用.在松嫩平原东部海伦地区对比研究了典型黑土区40年间土地利用未发生改变的地区(本次对比研究林地和耕地),布设了4条典型黑土剖面,对垦殖前后典型黑土剖面中土壤肥力的主要指标元素(有机质、全氮、全磷、C:N及pH值)分别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表现为随土壤深度急剧下降—缓慢下降—基本稳定的变化趋势;垦殖虽然改变了各土层土壤中养分元素的含量,但是并未改变其随土壤深度的变化规律;垦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层黑土土壤的pH值,导致耕地表层黑土土壤慢慢酸化.研究结果可为黑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及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富硒土壤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黑龙江省五常市东部优质水稻种植区土壤中Se含量为0.03×10-6~0.5×10-6,算数平均值0.245×10-6,属于低Se和缺Se土壤面积占90.37%,足Se面积占9.48%,富Se面积仅0.15%.进一步研究显示,低Se的成土母质是导致研究区土壤缺Se的主要原因.土壤Se含量的空间分布受土壤质地、氧化物、有机质以及微地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8.
29.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的辽东地区广泛出露古元古代花岗岩,为更准确地认识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本文选取大顶子二长花岗岩、五磊山似斑状花岗岩、四门子二长花岗岩和顾家堡正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研究。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研究表明,大顶子岩体年龄为1869±16Ma,五磊山岩体年龄为1830.5±5.9Ma,四门子岩体年龄为2157±14Ma,顾家堡岩体年龄为2169±11Ma。大顶子岩体富硅,低钾,高镁,表现为钙碱性特征的S型花岗岩;五磊山和四门子岩体富硅,低钾,高镁,表现为钙碱性特征的Ⅰ型花岗岩;顾家堡岩体富硅,高钾,高镁,表现为高钾钙碱性特征的Ⅰ型花岗岩。大顶子、五磊山、四门子岩体富集K、Rb、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Zr、P、Ti等高场强元素;顾家堡岩体亏损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P、Ti等高场强元素。四个岩体锆石ε_(Hf)(t)值为-3.6~7.9,对应的单阶段Hf模式年龄t_(DM)为2115~2548Ma,集中于古元古代,两阶段Hf模式年龄t_(DM)~C为2323~3084Ma,集中于中太古代。综上,大顶子、五磊山、四门子和顾家堡岩体可能与岩石圈拆沉、地幔热上涌使新生地壳熔融有关。四门子和顾家堡岩体可能处于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大顶子和五磊山岩体可能是地块拼合或者裂谷闭合后区域由挤压转为伸展构造背景。本次获得的辽东古元古代岩浆构造活动与华北板块东西陆块的拼合时代基本吻合,也是我国华北东部对全球"Columbia"超大陆拼合作用的响应。  相似文献   
30.
对辽宁本溪地区关门山岩体正长花岗岩主量元素特征的研究表明,其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球粒陨石标准化稀土元素分配模式显示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具有中等亏损的负Eu异常,模式图总体呈“海鸥式”分布.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Th、K,贫高场强元素(HFSE)Ta、P、Ti.正长花岗岩微量元素组成表明本区的花岗岩岩浆形成压力小于1.0 GPa,源区物质存在于30~40 km的地壳深处,属于减薄型地壳.正长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当时辽东陆块处于陆内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