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5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姜涛  刘洪波  杨健 《海洋科学》2015,39(6):48-53
为了解长江口刀(Coilia nasus)耳石中碳、氧稳定同位素的特征及其可能反映出的生态学意义,作者利用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首次对长江口刀幼鱼的耳石进行碳、氧稳定同位素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δ13C和δ18O分别为–12.1±1.8(‰VPDB)和–7.9±1.2(‰VPDB),总体上δ13C波动较大,而δ18O波动较小。基于个体的δ13C和δ18O散点分布可将本研究中的刀归为两个组,可能起源于长江中两个不同孵化场水域的群体,其中δ18O显示出两组刀所经历环境积温上的差异,反映出两者起源水域温度环境的不同;而δ13C的差异说明两组刀在饵料组成上的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22.
中国鲚属4种鱼的生化和形态比较及其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刘文斌 《海洋与湖沼》1995,26(5):558-565
自1989年4月-1990年5月,在上海的崇明、江苏的无锡和高淳、福建的海澄采集标本。对我国属4种鱼(6个生态型)进行生化和形态解剖比较分析,探讨每种鱼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各生态型的系统发育及亲缘关系;并运用系统分支学原理和方法,试绘出系统分支图解。结果表明,我国属4种鱼分为两大姐妹群;一群为凤和七丝,另一群为刀和短颌;并综合分析生化和形态解剖资料,把生长在长江中的凤和生长在九龙江中的凤  相似文献   
23.
通过研究太湖湖的年龄结构、食物组成,结合太湖鱼类渔获量统计和环境检测资料,分析了1973-2002年间太 湖湖渔获量变化的规律、原因及与生物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94年后湖渔获量正以平均年增1430t 的速度 上升;种群中0~ 个体占99.04±2.21%(2003年)、99.08±0.80%(2004年);而0~ 湖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其中枝角 类占食物总个数的89.77.80±13.69%.分析发现:湖渔获量与 TIN、TN、COD 间的正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与翘嘴 红鲌、银鱼产量间的负相关关系达到极显著水平;种群低龄化趋势加剧与捕捞强度不断升高相一致;浮游动物现存量有随 湖渔获量升高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24.
太湖新银鱼、鲚鱼的食性比较及相互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太湖,通过对263个太湖新银鱼和鱼胃含物样本的食物组成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两种鱼类间的食物关系;并结合太湖历年鱼类渔获量资料,对渔获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新银鱼在4月份的食物中以桡足类为主,占个数的70.11%±10.57%,其次是枝角类,为29.84%±10.62%,轮虫的数量极少,仅占0.05%±0.11%;在4月份1 鱼的食物中以枝角类为主、占79.35%±11.42%,桡足类占19.97%±10.78%,而轮虫和虾的数量很少,分别占0.49%±0.45%和0.20%±0.44%.而在9-10月份0 鱼的食物中,枝角类占89.77%±13.69%,桡足类占7.84%±11.53%,轮虫占2.39%±4.95%;用Pianka提出的公式,计算两种鱼类在4月份5个采样点的饵料重叠系数平均为0.4739±0.2810,没有达到Keast提出的Ojk>0.7的严重重叠水平;计算5个采样点的相同食物组成比平均为46.42%±20.32%,和饵料重叠系数接近.而偏相关分析表明:两种鱼类数量变化间的相关关系是负向的,且随着鱼类密度的增加,负相关关系的显著水平有不断提高的趋势.如1973-1984年期间的负相关关系远没有达到显著水平(r=-0.2531 p=0.584),而1985-2004年期间的负相关关系接近显著水平(r=-0.4395 P=0.101).分析认为:太湖新银鱼和鱼的食物虽有重叠,但通常情况下食物竞争并不激烈;种群数量变化间的相互影响是负向的,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可能仅在两种鱼类密度很高时,激烈地食物竞争才会发生、并主要表现为对哲水蚤和剑水蚤的竞争;且数量间负向的相互影响有加强趋势.  相似文献   
25.
太湖鲚鱼和鲢、鳙鱼的食物组成及相互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和比较太湖鱼、鲢、鳙鱼的食物组成,研究了它们间的食物关系;并结合太湖历年鱼类渔获量资料,对渔获量变化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9-12月份期间,鲢鱼、鳙鱼食物中微囊藻约占体积比的90%以上、浮游动物不足10%;用Pianka提出的公式计算鲢鱼和鳙鱼间的食物重叠系数为>0.99,相同食物组成比例为95.40%.而同期调查0 鱼食物中微囊藻约占体积的15%-35%;如不计算微囊藻仅计算浮游动物的个数组成比则为:枝角类占89.77%±13 69%,桡足类占7.84%±11.53%,轮虫占2.39%±4.95%.而简单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鱼和鲢、鳙鱼数量变化间的负相关关系均达到显著水平.分析认为: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的鲢鱼和鳙鱼以微囊藻为主要食物;而鱼和鲢、鳙鱼食物中浮游动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可能存在对浮游动物资源的激烈竞争;它们种群数量变化间的相互影响是负向的,可能存在互相抑制.  相似文献   
26.
为了解长江靖江段两种刀生态型长颌与短颌的生境履历的不同,利用X射线电子探针微区分析技术研究采集自长江靖江江段的长颌和短颌个体耳石的锶和钙微化学特征.定量分析结果显示,短颌个体的耳石锶、钙比值(即Sr/Ca×10~3)稳定在2.00左右,反映了其在纯淡水生活的习性;而长颌的锶、钙比值波动显著,不仅具有对应淡水生活的低值(1.18±0.48~2.11±0.94),还具有对应半咸水生活的高值(3.39±0.60~6.79±1.13),反映了其溯河洄游的生活习性.短颌因在淡水生活,其淡水系数(FC)值均为1.00,2013年和2014年长颌的FC值分别为0.36±0.06和0.50±0.11,证明了长颌与短颌群体间存在差异,而且长颌不同年份群体间也并不相同.长颌和短颌的洄游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不同年份间的长颌也存在生境履历差异.靖江段长颌资源群可能来自不同出生地起源及生活史背景不同的群体.该江段是两类刀的重要栖息地或洄游通道.  相似文献   
27.
长江流域是我国刀(Coilia nasus)分布的重要水域传统意义上认为,刀存在长颌和短颌2种表现型,其上颌骨的长或短是区分刀溯河洄游、淡水陆封(湖)和淡水定居3种生态型的关键外形指标然而这种主观分型经验尚需要野外调查数据验证本研究基于以往研究所获溯河洄游和淡水栖息刀不同的耳石微化学图谱技术,首先对采集自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的刀群体共566尾个体有无溯河洄游"履历"进行了分析确认;再对其上颌骨长、头长、全长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长颌、短颌在早期发育阶段,长、短颌特征分化并不明显当发育至幼鱼阶段时,前者上颌骨长会长于头长;而后者全生活史过程中上颌骨长均短于头长发育至幼鱼阶段可能是刀长、短颌分型的临界生活史阶段此外,长颌中同时存在溯河洄游和淡水定居两种生态型个体,其上颌骨长/头长比值(S/H)分别为1.170±0.075和1.165±0.064,两者S/H比值与形态上同为长颌的湖比值(1.178±0.087)无显著性差异短颌亦同时存在溯河洄游和淡水定居两种生态型个体,两者的S/H比值分别为0.922和0.918±0.062,与上述3类长颌的S/H比值均差异极显著因此,建议把长江干流及太湖、鄱阳湖、洞庭湖等水域内3种传统生态型的刀细分为溯河洄游型、淡水定居型长颌,溯河洄游型、淡水定居型短颌以及陆封型湖5种生态表型.  相似文献   
28.
对长江下游凤、湖和刀卵巢氨基酸、脂肪酸和矿物元素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三种属鱼类卵巢鲜样中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必需氨基酸含量(w)为5.36%~6.32%,占总氨基酸含量为:0.43%、0.41%和0.43%,均以亮氨酸含量最高而色氨酸最低,赖氨酸含量(w)为0.96%~1.04%;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差异较显著,脂肪酸组成均以油酸含量最高,EPA和DHA总量(w)为8.00%~11.81%;矿物质含量大多也存在显著差异,常量元素含量最高的为钾(16970~22220mg/kg),微量元素则为锌(262.0~277.0mg/kg);不同水域生长环境对属鱼类卵巢氨基酸含量影响不显著,而对脂肪酸和矿物质含量影响较显著。  相似文献   
29.
基于鱼类江海洄游与否的电子探针耳石锶和钙微化学判别手段,对2020年5月采于赣江炉子窑江段的21尾刀的生态表型进行了生活史重建的探索.研究发现,16尾为典型的溯河洄游型刀,其占总刀标本数量的比例达76%,远高于迄今鄱阳湖及其通湖水系所报道的相关比率.赣江中应该存在洄游型刀的产卵场.这些首次确证了赣江中溯河洄游型刀的存在,并体现出了在长江生态大保护及2019年2月1日业已开始的相关禁渔等国策下,赣江水域洄游型刀资源量和栖息地有恢复向好的趋势.宜尽快开展赣江下游相关类群分布区和产卵场等及水利工程、河道挖沙等潜在威胁因素影响的全面调查,以便有效保护该水域的刀资源及其关键栖息地.  相似文献   
30.
为推断南四湖湖种群来源,采用线粒体控制区(D-loop)基因序列测定技术,对3个不同水域湖(Coilia ectenes taihuensis)种群的遗传结构特征及其变异进行研究,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3个不同湖种群的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9646和0.0097,除3个单倍型共享外,不同地理单元中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AMOVA和成对Fst值分析均表明,不同湖泊群体间未发现明显的遗传分化,各地理单元中的单倍型相互散布在不同的种群中.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湖泊湖种群的单倍型形成3个分支,但每一地理群体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地理位置与单倍型间的对应关系.结合南四湖历史资料和当前渔业监测结果,推测湖为2002年实施长江向南四湖应急补水时洪泽湖湖迁移扩散进而在南四湖建群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