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唐永明 《海洋科学》1992,16(3):26-31
将三维浅海流体动力学的流速分解模型简化为二维潮模型。在Ara-Kawa-B网格上,对黄茅海的潮位和潮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黄茅海是一个往复流海区,与实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2.
河口区浮游生物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解黄茅海河口浮游生物及其粒径结构的时空分布特征,于2017年8月17日至21日对黄茅海河口区域微微型浮游生物(pico-,<2 μm),微型浮游生物(nano-,2-20 μm)及小型浮游生物(micro-,20-200 μm)及其粒径结构进行观测。结果显示,河口外侧总叶绿素a浓度最高,为19.34μg/L,且大粒径浮游生物占比最高。底层水体受上溯海水影响较为明显,表现出盐度及营养盐浓度随潮汐呈现显著的周期性变化。潮汐过程对不同粒径的浮游生物影响不同,对微微型浮游生物影响较小,对大粒径浮游生物影响较大。涨潮时,表层标准化浮游生物粒径谱(NBSS)斜率增大,大粒径浮游生物占比增多。落潮时,NBSS斜率减小,小粒径浮游生物占比增多。潮汐过程及由其引起的营养盐、温度和可利用光强的改变是影响黄茅海河口浮游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河口区浮游生态系统以及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等的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3.
郑强  赵敏  熊伟 《地理空间信息》2022,20(4):178-180,188
为解决大型跨海桥梁工程海中高程基准建立的实际需求,以黄茅海跨海通道工程为例,对测量平台跨海高程传递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专项设计,根据测量平台的垂直角变化规律情况设计的垂直角观测程序及观测参数,能有效削弱测量平台晃动对垂直角观测的不利影响,并提高作业效率.实测结果表明,跨海水准测量成果均符合规范限差要求,并且利用两岸陆地控...  相似文献   
24.
珠江口黄茅海冬季海洋生态环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年12月在珠江口西部黄茅海的调查采样,对该海域的叶绿素a、初级生产力(C)、浮游动、植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浮游动、植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数量和生物景等.结果表明,叶绿素a浓度和初级生产力(C)均值分别为2.75 mg/m3和61.16 mg/m2·d.浮游植物共有43种,以硅藻为主,绝对优势种为颗粒直链藻,平均细胞丰度为20.1×104 cell/m3,以近海广布种为主要类群,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值分别为2.59和0.73.浮游动物共有57种,暖水种沿岸类群种类占大多数,以丹氏纺缍水蚤为绝对优势种,平均丰度和牛物量分别1 850 ing/m3和679.74 mg/m3,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值分别为2.92和0.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