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56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31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93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34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31.
沂蒙缺水山区地下水赋存规律及找水定井范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沂蒙山区是山东省重点贫困缺水地区,缺水区域分布较广,区内地质条件复杂,找水难度极大。通过综合分析区内气象水文、岩性特征、地质构造及地形地貌等地质因素,初步查明了不同地段含水层的结构和富水性;并结合水文地质调查、物探、钻探等综合勘探方法和手段,实施了探采结合孔8口,成功率100%,满足了区内约3万余人的饮用及300余亩土地灌溉用水需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我国北方严重缺水山区找寻地下水起到了宝贵的指导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32.
The 4.45 m-thick pure ice lens have been discovered firstly at depth from 19.81 -24.26 m in the bore No.6, which locates in north bank of the Ngoring Lake. In source region of the Huanghe (Yellow) River, 14C dating, X -ray diffraction, pollen analysis, micropalaeontology, chemical components, environmental isotope 2H, 3H, 18O and freezing point of the ice and water samples from the bore have been tested and microorganism in the ice have been also appraised with microscope.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on geomorphy and Quaternary around the lake, the ice lens are determined as a kind of deep-buried lake ice, formed in 35,030-45,209 yr.B.P., and annual mean air temperature was about -10℃ during that time.  相似文献   
33.
PERMAFROSTCHANGESANDENVIRONMENTALPROBLEMSALONGTHEQINGHAI-XIZANGHIGHWAY¥WangShaoling(王绍令)(LanzhouInstituteofGlaciologyandGeocr...  相似文献   
34.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其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相当大的面积在海拔5.000米以上,并有一系列的山峰高于6.000米。青藏高原又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地带多年冻土厚度最大、分布面积较广、温度最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35.
陕、甘、川交界处摩天岭区,主要分布有碧口群。由于该区地质构造复杂,缺少生物化石等,其层序、时代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近年来在研究碧口群层序和时代时(地质矿产部秦巴项目资助),于该区东部的勉略宁区发现有4处以小陆核状产出的晚太古代地层,为碧口群的古老基底。其中尤以陕西略阳县阁老岭—鱼洞子地区出露的面积较大,被命名为鱼洞子群(原属碧口群的一部分,称为鱼洞子组),为一套中度区域变质及部分混合岩化的变质岩系,原岩为海相火山岩—沉积岩系,含有变质磁铁石英岩型铁矿床。构造线总体呈东西向展布,本身造成一向北倾斜的复式背斜,南翼倒转。沿轴部分布有混合花岗岩。经初步划分,鱼洞子群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岩组:(1)斜长角闪岩、角闪混合岩组;(2)浅粒岩夹少量斜长角闪岩组;(3)斜长角闪岩夹浅粒岩、角闪磁铁石英岩组;(4)浅粒岩夹绢云片岩、绿泥片岩与磁铁石英岩组。  相似文献   
36.
水城徐山膨润土矿属秦岭东西构造带的东延部分,位于韩道口—芒砀山单斜和永城隐伏背斜的复合部位,为燕山期花岗斑岩所控制。徐山膨润土矿通过物理、化学测试分析,诸如X衍射分析、差热分析、阳离子交换容量和PH值的测定,并计算了碱性系数以及对成矿地质特征、风化作用、成矿作用的分析研究,从而确定徐山膨润土矿的属性为钙基膨润土矿,其成因类型为花岗斑岩残余矿床。  相似文献   
37.
An 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method in frequency and spatial domai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 frequency and spatial 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 (FSDD) for operational modal analysis (OMA)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which is an extension of the complex mode indicator function (CMIF) method for experimental modal analysis (EMA).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FSDD method is clarified,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is adopted to separate the signal space from the noise space. Finally, an enhanced power spectrum density (PSD) is proposed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modal parameters by curve fitting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Moreover, a simulation case and an application case are used to validate this method.  相似文献   
38.
袁家湾滑坡受人类活动控制和影响非常典型,在新构造活动以及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较强烈的影响下,发育于结构松散破碎、表层风化严重的砂砾岩夹泥岩的顺倾岩层中,本文以滑坡的工程地质分析为主,结合FLAC3D数值模拟,分析了边坡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下和人类活动改造过程中的重复性、继承性、相似性和增大性的滑动特征,以及在人类改造形式下的独立性和多样性的破坏形式,揭示该滑坡伴随着人类的切坡开挖破坏逐渐加深加大,逐步向自然状态协调发展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39.
在深圳湾西北部海域进行表层沉积物取样,通过粒度分析获取沉积物粒度参数。结果表明,该海域中北部沉积物以粉砂为主,分选较差;局部有较粗的砂、砾沉积物分布,分选性差。地质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粒度参数半方差—距离的相关性与沉积物粒度参数的空间分布有关,剔除空间“异常”值后,可在半方差图中获取粒度参数的变程值,并将其作为粒径趋势模型的特征距离。粒径趋势分析表明,海湾西部海域的沉积物向东北净输运,深圳河口海域的沉积物偏西向输运,从而在海湾北部近岸海域形成一个沉积物汇聚中心,这与水动力观测结果基本吻合。此外,210Pb测年结果也表明,这个沉积物汇聚中心的沉积速率也相应较高,显示出较强的淤积趋势。  相似文献   
40.
化学还原-稳定化联合修复铬污染场地土壤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六价铬是国际公认的47种最危险废物之一,研究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对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济南市某典型铬污染场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化学还原+固化稳定"的修复治理思路,针对修复剂类型、投加比、反应时间、还原效率、修复成本和环境效应等因素,确定了该修复工艺的最佳条件,并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Cr(Ⅵ)的最佳修复条件为:以氯化亚铁作为化学还原剂,其投加比为5倍的理论投料比,还原时间为2天;以钙镁磷肥作为稳定剂,其投加比为10%(换算成钙镁磷肥与总铬的质量比为72∶1)。采用以上条件修复铬污染土壤,总铬的生物可利用系数由0.4398降低至0.0017,修复后的土壤Cr(Ⅵ)含量介于0.315~0.501mg/kg,Cr(Ⅵ)被还原率大于99.5%。该结果可为土壤修复和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