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7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2005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紫坪铺台网及YZP台连续波形资料,通过噪声互相关技术研究了紫坪铺水库区域在蓄水、泄水过程中库区介质的变化特征,同时对可能的渗透过程进行了讨论。使用移动窗口互谱方法计算库区台站对之间的相对波速变化。结果表明,在紫坪铺水库的3次大规模蓄水及2次泄水过程中,地下介质相对波速变化与水位变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并在时间上有一定延迟,可能与水的渗透有关。分析认为蓄水对浅层介质产生的作用最快,影响最大,波速的变化是蓄水产生的压力及渗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第1次蓄水时,压力起主要作用,后2次蓄水时,渗透起主要作用,且渗透作用已影响至8km左右的断层。  相似文献   
32.
2017年8月9日新疆博尔塔拉州精河县发生MS6.6地震,震中44.3°N、82.9°E,震源深度11km,精河地震发生在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附近,基于远震波形记录反演的震源机制为逆冲型,地质调查结果显示主震破裂未出露地表。利用地震精定位研究余震的空间分布,结果显示,余震展布与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的走向基本吻合,且余震主要分布在主震西侧,单侧破裂特征明显,余震的深度集中在5~15km。基于M-t图分析序列的衰减特征发现,截至2017年8月20日,序列中ML2.0、ML3.0余震相对丰富,衰减基本正常。G-R关系给出的b值为0.54,外推最大余震震级为MS5.6,h值为2.17,均显示该序列为主-余型。MS≥4.0余震的等待时间与发生时间较好地满足双对数线性关系,同样为主-余型地震的特征。断层面上静态滑动量分布相对单一且集中,最大滑动位于沿倾向10km处附近,与地质调查主震断层未出露地表的结果一致,同时也表明主震破裂较充分。基于数字波形资料计算出的余震视应力与震级间很好地符合指数关系,扣除震级变化影响后的序列视应力未出现显著高值,也表明此次破裂的能量释放比较充分。  相似文献   
33.
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利用中国地震台网的数据对2017年8月9日精河6.6级地震的余震序列进行了重新定位。截至2017年8月14日16时,共获得209个余震的重新定位结果。结果显示,余震主要呈近EW向或NWW向分布,余震区长约50km,宽约17km。余震分布在主震的西侧,推断此次地震单侧破裂。余震震源深度为1~25km,其中,震级较大余震深度为8~17km。精河地震序列的余震活动随时间呈起伏状衰减,震后2天内比较活跃,此后出现较快衰减。随时间推移,余震区呈现中西部衰减慢、东部衰减快的特点。此次地震震中距2011年精河5.0级地震震中21km,相比2011年精河地震,其震源更深,震级更大,但震源机制解相近,均为逆冲型。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分析认为,库松木契克山前断裂为此次地震发震构造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34.
关于震源附近流体、热和能量分配问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地震学的基本问题,地震发生过程中震源附近流体、热与能量的分配问题一直是地震学家关注的前沿课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震源附近存在流体,且流体在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对深部流体的来源尚存较大争议.对于震源区的热问题,自应力热流佯谬提出以来,不同的模型被用于解释热流佯谬相关问题,其中动态弱化被认为可能是解决热流佯谬的关键.摩擦产生的热能与能量分配问题直接相关,大地震发生后,立即进行深钻现场测量对认识地震发生过程中震源附近的流体、摩擦热能及能量分配问题具有时效性和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国际上有关震源附近流体、热及能量分配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对认识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带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5.
利用多台和达法计算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波速比,结果显示,紫坪铺水库西南区绝大多数的波速比值为1.6~1.8,平均值为1.74,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与地震的发生表现为正常-降低-发震的关系.水库西南区发震概率与水库蓄水相关性最为明显,该区域在蓄水高峰期都有地震增多的现象,且较大地震几乎均发生在水库卸载阶段,在此时段内的波速比值下降.水库西南区的平均波速比高于水库东北区的平均波速比,初步判断这与水库西南区的断裂构造分布及地下介质性质有关.  相似文献   
36.
“十五”数字化网络项目完成后,我国地震前兆观测井水位观测网已颇具规模。为了摸清其监测现状,为未来台网优化改造、仪器更新提供依据,开展了观测网的清理和监测效能评估。评估结果显示,总体上,观测网中有61.8%的水位观测站监测效能良好。 73.5%的观测站观测环境符合地震井水位观测要求,75%的观测仪器运行率在95%以上。观测网的运维状态总体趋好,大部分的井水位监测地壳应力变化、地震活动的能力较强。但仍然有些观测站,因观测井先天不足、环境干扰、仪器老化、运维水平低等问题,亟待通过观测环境改造、仪器更新、运维管理培训等措施来提高监测效能水平。大约有6.5%的观测站因观测环境不合格需要停测。  相似文献   
37.
We successfully employ an automatic centroid moment tensor(CMT) inversion system to infer the CMT solutions of the February 12,2014 MS7.3 Yutian,Xinjiang earthquake using near-field seismic waveforms(4° < △ < 12°) observed by the virtual China seismic networks,which have been recently set up.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is event occurred on a rupture plane(strike 243°,dip 70°,and rake-18°),showing lef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ing with a minor normal-faulting component.The centroid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is located nearly 13 km east of the epicenter(36.123° N,82.499° E),and the best-fitting centroid depth is around 10 km.The total scalar moment,M0,is retrieved with an average value of 3.05 × 1019N·m,corresponding to moment magnitude MW6.92.Most of the energy is released within about 14 s.Moreover,we discuss about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this system in earthquake disaster decision.  相似文献   
38.
李晓帆  孟令媛  闫伟 《中国地震》2015,31(1):133-140
2011年3月日本MW7.3地震51h之后,发生了东日本MW9.0地震并引发巨大灾难。地震学家多角度、多方法探讨了两次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判断日本MW7.3地震是东日本9.0级地震的前震。本文计算了MW7.3前震和2005~2011年沿日本海沟一系列7级左右地震对MW9.0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结果显示其并未直接触发MW9.0主震,但对主震震中位置及周边区域的应力加载效应是明确的。利用Suito等(2011)基于GPS数据计算的板间地震滑移速率,分析了一般地震与有广义前震的地震在震后和同震释放能量的不同来分析2005年以来日本海沟发生的5次7级左右地震与MW9.0地震的关系。总的来说,日本MW7.3地震是东日本MW9.0地震的前震,从长时间尺度的GPS时间序列分析来看,2005~2011年日本海沟一系列7级左右地震可能是东日本MW9.0地震的广义前震。  相似文献   
39.
安艳茹  张晓东 《中国地震》2015,31(4):616-628
基于2005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紫坪铺台网及YZP台连续波形资料,利用噪声互相关技术研究了紫坪铺水库区域在蓄水、泄水过程中库区介质的变化特征,同时对可能的渗透过程进行了讨论。使用移动窗口互谱方法计算了库区台站对之间的相对波速变化。结果表明,在紫坪铺水库的3次大规模蓄水及2次泄水过程中,地下介质相对波速变化与水位变化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且在时间上有一定延迟,其可能与水的渗透有关。分析认为蓄水对浅层介质产生的作用最快,影响最大,波速的变化是蓄水产生的压力及渗透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第1次蓄水时,压力起主要作用,后2次蓄水时,渗透起主要作用,且渗透作用已影响至深达8km左右的断层。  相似文献   
40.
基于中国HJ-1B卫星热红外数据,对2010年玉树M_S7.1地震区进行地表温度(LST)研究。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4月初LST异常值最初出现在毗邻震中的西南部,并且主要沿属于应力增强区的扎那曲-着晓断裂和杂多-上拉秀断裂分布;之后异常幅度逐渐增强,异常区域逐渐扩大至震中区域,但主要高值异常区依然位于震中西南部且沿着断裂带分布,显示出地表升温异常与断裂构造的相关性;在地表温度变化的过程中,4月14日发生了玉树M_S7.1地震,然后异常现象逐渐减弱,4月26日异常区域的LST值明显低于18日的数值并逐渐消散,5月中下旬该区域LST值恢复至正常状态;地震前后的LST异常呈出现-扩散集中-衰减-消失的变化过程。同时,以相同方法和标度计算了2009年同区域、同时段的LST值作为背景信息,进一步印证了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M_S7.1地震LST临震异常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