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9篇
  免费   2499篇
  国内免费   2807篇
测绘学   1290篇
大气科学   4590篇
地球物理   2809篇
地质学   3489篇
海洋学   2456篇
天文学   369篇
综合类   980篇
自然地理   2752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412篇
  2022年   492篇
  2021年   598篇
  2020年   496篇
  2019年   563篇
  2018年   461篇
  2017年   517篇
  2016年   514篇
  2015年   562篇
  2014年   925篇
  2013年   746篇
  2012年   858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731篇
  2009年   856篇
  2008年   893篇
  2007年   832篇
  2006年   718篇
  2005年   696篇
  2004年   560篇
  2003年   598篇
  2002年   559篇
  2001年   479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428篇
  1997年   448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305篇
  1994年   315篇
  1993年   213篇
  1992年   270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1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6篇
  1964年   5篇
  1962年   4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4 毫秒
31.
彭州市立体农业气候资源的研究(一)降水资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彭州市境内位于不同海拔高度的4个观测站的降水资料,结果表明,彭州市雨量充沛,但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显著,雨季起、止时间和雨季长、短的年际变化很大,降水的时间分配极不均匀,因为这4个站具有相同的气候背景、,降水量的年、季、月变化呈现基本一致的规律和趋势,但因为海拔高度不同等气候背的差异,4站的降水特点又显著不同。降水量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降水变幅和雨日也阴海拔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大降水过程具有明显的局地性,不同海拔高度的旱、涝情况亦有差异,降水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立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32.
判定光变周期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Jurkevich方法通常用来发现光变曲线的周期,并且根据Vm^2极小值的大小来验证所发现的光变周期可靠性。但是,这种验证方法又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最佳的方法是把所发现的周期与观测光变曲线拟合,得出每一个周期的振幅,以振幅大小来验证所发现的光变周期的可靠性。将此方法用于OJ287的历史光变曲线,得到其最主要的周期为11.9年,与其它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33.
34.
利用西安数字地震遥测台网记录的数字地震资料,采用P波初动半周期残差法求得1998年7月临猗5.0级地震前后不同路径的Q(品质因子)值变化,发现在地震发生前Q值为87~203,震后Q值为67~164,震前震中区附近出现明显的高Q值异常。结果表明,地震前的高Q值异常可以作为地震预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5.
根据第四纪地层内孢粉组合和动物群等新资料恢复了我国东部各大区域第四纪各个时期的自然环境特征,其温暖期与干冷期的交替与深海沉积O~(18)温度变化趋势大致对应。庐山三次“冰期冰碛层”内孢粉组合表明均为温暖湿润针阔叶混交林景观,而不是寒冷的冰川环境。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着重描述了SGR钻孔处冰盖上的积雪在密实化过程中的特征变化,并对该过程进行了分段的和全面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冰盖密度随深度增大,但增长幅度随深度减小.作者提出密度变化减小度的概念.计算得出的所研究冰芯钻取点的密度变化减小度为-0.15kg/m~3·m~2,粒雪成冰前的密实速率平均值为4.08kg/m~3·a.本文得到的冰盖密度变化“临界点”与以往报道的有所不同.分析这一现象时,作者强调当积雪还在活动层时冰盖温度的影响,并以此解释密度剖面的异常变化以及离差的回升.特别指出,积雪的密度变化具有气候学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积雪形成及变化过程中气候变化的某些信息.本文由密度变化确定的钻孔点雪冰转化深度为50米.  相似文献   
38.
关于南黄海地震区(带)的厘定及其有关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通过对南黄海的地震活动特征分析研究,认为该区的地震活动水平远高于扬州-铜陵地震带,应作为一独立的地震区(带)存在,以利于对该海域的地震研究和监测;并对其地震活动有关的若干问题提出讨论  相似文献   
39.
激光拉曼光谱法分析多种显微组分荧光变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激发488 nm激光的氩离子激光器作为RENISHAW inVia型激光拉曼光谱仪的光源,建立了多种显微组分荧光变化(FAMM)分析方法,并对镜质体反射率明显抑制的东营凹陷有效烃源岩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东营凹陷有效烃源岩的有机质类型越好,镜质体反射率抑制程度越高,有效烃源岩的真实成熟度应主要处于0.64%~1.30%,而不是实测镜质体反射率所反映的0.37%~1.10%。  相似文献   
40.
金振奎  苏妮娜  王春生 《地质学报》2008,82(10):1323-1329
优质煤储层在此指厚度大、分布广、储集物性好的煤层。沉积相对优质煤储层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通过浅海和泻湖淤积填平发育起来的潮坪环境和三角洲环境是最有利的优质煤储层形成环境,煤储层厚度大、分布广。沉积环境对煤储层中的灰分含量和镜质组含量有重要影响,而灰分含量和镜质组含量又直接影响煤储层的储集物性。灰分充填了煤储层中的孔隙,其含量越高,储集物性越差;镜质组有利于割理的形成,其含量越高,储集物性越好。由于在灰分含量、煤岩显微组分等方面的差异,潮坪环境沉积的煤储层的储集物性优于三角洲的煤储层,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煤储层优于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的煤储层。海平面变化对优质煤储层的形成和分布也有重要控制作用。高位体系煤储层富集,单层厚度大,横向分布相当稳定,尤其是高位体系域晚期,是形成优质煤储层最有利的层位。而水进体系域煤储层稀少,单层厚度小,横向分布不稳定,不利于优质煤储层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