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65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通过对夏甸金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成分和矿石微量元素测定,得出含金流体为幔源-岩浆和变质复合成因.依据容矿断裂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含金流体就位过程及容矿断裂形成环境的探讨,提出复合含金流体主动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夏甸金矿石英中流体包裹体成分和矿石微量元素测定 ,得出含金流体为幔源—岩浆和变质复合成因。依据容矿断裂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高温高压实验研究、含金流体就位过程及容矿断裂形成环境的探讨 ,提出复合含金流体主动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33.
采用地质调查和显微镜下观察方法,研究了辽南小黑山区太古宙岩石组成和构造变形特征。小黑山区太古宙岩石包括上壳岩、古老片麻岩和变基性岩脉,它们在小黑山变质岩体中呈包体出现。上壳岩由黑云变粒岩、条带状闪石磁铁石英岩组成;古老片麻岩为条带状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条带状角闪斜长片麻岩,原岩为英云闪长岩;变基性岩脉为斜长角闪岩和角闪石岩。上壳岩堆积之后有英云闪长岩侵位,基性脉侵位于上壳岩和英云闪长岩(古老片麻岩)。小黑山区太古宙岩石经历了2幕变形:D1幕变形主要表现为褶皱构造(DF1)、与褶皱轴面平行的面理(DS1)、矿物线理(DL1);D2幕变形在叠加褶皱作用下形成斜歪倾伏褶皱(DF2),面理和线理不发育。小黑山区太古宙变质岩中发育的变形序列、构造特征、变形特征、变质条件表明,这2幕构造形迹群属于中部构造相。D1幕变形形成逆冲推覆构造,D2幕变形形成第Ⅲ型叠加褶皱,它们都是在同方向的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34.
地球深部力-电-磁联合效应对成矿系统的制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矿背景是化学成矿与物理成矿的统一体.100多年来,多注重化学(或生物化学)成矿,而忽略电-磁学成矿,由此,而暴露出深部巨量元素富集机理和地幔金属元素不均匀分布等一些重大或难点问题都无法解释.  相似文献   
35.
吉林夹皮沟断裂带动力系统碰撞,叠加及金矿床形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动力系统是金成矿作用研究的关键,它控制金矿床产生的始终,运用成矿动力系统思想把夹皮沟区地壳演化和金成矿为三大阶段和三大构造带,(1)太古一元古宙克拉通隆-滑动力系统边缘矿化带,太古宙克拉通隆起,元古宙沉积物拉伸滑断,矿矿动力系统在克拉通周边形成韧性剪切带,金受到初步富集;(2)海西俯冲动力系统南缘矿化带,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间大陆拉张和碰撞,正反动力系统产生超壳断裂和金矿化;(3)中生代叠加构造岩浆动力系统成矿带,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反动力系统产生超壳断裂和金矿化;(3)中生代叠加构造岩浆动力系统成矿带,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反动力系统产生超壳断裂和金矿化;(3)中生代叠加构造岩浆动力系统成矿带,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郯庐断裂滑称及区域NNE与NW向共轭控矿等多级动力系统叠加,岩浆活动和幔源流体上升及金元素进一步富集等夹皮沟金矿床最终形成,成矿预测范围由原变质岩区进入夹皮沟断裂带上及两侧俯近中生代花岗岩区。  相似文献   
36.
Mahon  KI 孙忠实 《世界地质》1991,10(1):148-149
在缺乏构造迁移情况下,解释地壳中部深成岩体的侵位和上升过程中最使人感兴趣的机理就是底辟作用。不过本文认为这种底辟作用机理的关键问题所在还存在重要分歧。构造研究趋向性的结果就是花岗岩底辟为了上升必须受到充分结晶作用,而机械模式的结果却总结出相矛盾的结论,因为在这种模式中岩浆的上升、岩浆必是重要流体,以达到对流循环的目的。的确,与底辟作用有关的热量逃逸是如此之多以致使整体岩浆上升受到明显限制。这些大不相同观点的出现似乎是反映火山岩上升/侵位在整体上看来具有不同岩相。  相似文献   
37.
山东招远谢家沟金矿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了谢家沟金矿存在的一系列平行于招平断裂的构造,其中主要构造有北北东、北北西以及东西向构造,同时还存在大量派生构造。通过对上述构造的分析,推断出矿区构造演化模式。确定了该矿区经历了5个不同构造阶段,同时指出矿体形态主要受北北东和北北西向构造控制。  相似文献   
38.
地球电、磁力对成矿作用控制的可能联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孙忠实  邓军  彭晓雷 《吉林地质》2002,21(1):1-7,14
基于地球内核旋转产生地球电场和磁场的同时可使深部物质上涌,地球环境电磁场应与成矿作用间存在某种联系,故笔者设想地球电、磁力可能对成矿作用有一定的控制性,地球深部电场力和浅部磁场力能使导电矿物和磁性矿物发生分离或聚集,是地壳深部巨量太质预富集的重要形成过程,该过程与地壳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必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根据金和黄铁矿等本身所通过的电流来描述它们周围的磁场,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含金流体的性质,铁矿性矿物巨量富集与磁引力的关系。抗磁性有色多金属矿物巨量富集与磁斥力关系的讨论等,都表明地球电、磁力对成矿作用控制的可能联系,这种可能联系对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的解释上充分显示出地球磁力,板块构造和环太平洋成矿带三者间的内在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39.
基于地球内核旋转产生地球电场和磁场的同时可使深部物质上涌,地球环境电磁场应与成矿作用间存在某种联系,故笔者设想地球电、磁力可能对成矿作用有一定的控制性。地球深部电场力和浅部磁场力能使导电矿物和磁性矿物发生分离或聚集,是地壳深部巨量矿质预富集的重要形成过程,该过程与地壳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必有一定的内在关系。根据金和黄铁矿等本身所通过的电流来描述它们周围的磁场、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含金流体的性质,铁磁性矿物巨量富集与磁引力的关系,抗磁性有色多金属矿物巨量富集与磁斥力关系的讨论等,都表明地球电、磁力对成矿作用控制的可能联系。这种可能联系对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的解释上充分显示出地球磁力、板块构造和环太平洋成矿带三者间的内在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40.
常建平  孙忠实 《世界地质》2006,25(2):105-112
描述了箭蜓科(Gomphidae)一新属种一宽翅辽宁澜箭蜓(Liaoninglanthus latus gen.et sp.nov.)及新属一未定种(Liaoninglanthus.sp.),还对义县光箭蜓(Liogomphus yixianensis Ren et Gao,1996)进行了补充描述。化石全部采自辽西北票黄半吉沟义县组下部(晚侏罗世晚期一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