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21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8篇
地质学   42篇
海洋学   34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为解决声线跟踪精度与计算量之间的矛盾,在常梯度分层声线跟踪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波束测深的声线跟踪自适应分层方法,即利用Douglas-Peucker算法对原始声速剖面数据进行筛选分层。给出了不同阈值的分层结果,并对等间隔分层与自适应分层的声线跟踪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自适应分层法能够顾及到声速结构变化规律,有效提取声速变化节点,克服了人工选点的不足;在相同计算量情况下,自适应分层法声线跟踪精度要优于传统的等间隔分层法。本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声线跟踪精度与计算量之间的矛盾,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2.
采用单因子分析方法,在室内模拟设置10个温度梯度(6-36℃)、10个盐度梯度(4‰-40‰)和4种底质(细粉沙、细沙、粗沙、混合沙组)及3个厚度梯度(5、10、30mm),研究温度、盐度和底质对大竹蛏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盐度为21.4‰的条件下,大竹蛏稚贝存活及生长的适温范围为6-30℃,最适温度范围为21-30℃;15℃以上随温度升高日生长率逐渐增大,30℃个体日生长率为1.82%,21℃组成活率最高达88%.2)在温度为21.6-28.6℃条件下,大竹蛏稚贝存活及生长的盐度适宜范围为20‰-32‰,最适盐度范围为20‰-28‰;盐度20‰时成活率最大为85%,盐度24‰时个体日生长率最大为1.72%.3)大竹蛏稚贝对底质环境无明显的选择性,沙的粒径大小对稚贝成活率和日生长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稚贝在不同厚度底质中的成活率和日生长率存在显著差异,10和30mm组的成活率和日生长率均显著高于5mm组的成活率和日生长率(P<0.05).  相似文献   
33.
桂中1井井中化探指标的异常特征和指示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井中化探作为一种新的油气监测和早期盆地勘查评价的地球化学技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文章优选了酸解烃(SC1-SC4)、热释烃(RC1-RC4)、二维荧光(FL327、FL327、FL399)、后生碳酸盐(△C)和热释汞(Hg)等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桂中1井各种化探指标的异常特征分析,表明区内存在油气生成潜力,并指出了其主要生油气层段和储油气层段。  相似文献   
34.
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是模仿人脑结构和功能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该方法在处理非线性问题上具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应用中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与此同时,神经网络计算的精度和收敛速度也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验发现BP算法在归一化过程中存在最值误差和区间变形误差,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常规BP网络进行了改进,提高了BP网络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35.
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东部地区断控成藏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阳江凹陷东部地区是近年来珠江口盆地(东部)的热点探区,过去四十余年受限于钻井数量、地震资料品质和覆盖范围,缺少对断裂特征及控藏作用的系统解剖。本文在覆盖全区的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基础上,对阳江凹陷东部的断裂系统进行解剖,并探讨断裂对沉积充填、烃源展布、圈闭发育、油气运聚与保存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阳江凹陷东部的断陷格局具有典型的古近系和新近系上下双层结构,组成断裂可分为裂陷期断裂系统、拗陷期断裂系统和长期活动断裂系统。阳江凹陷东部的洼陷结构受长期活动断裂和裂陷期断裂共同控制,断裂的差异活动控制了沉积体系特别是辫状河三角洲和半深湖相烃源岩的展布。三套断裂系统历经三期构造演化过程,控制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圈闭,主导了阳江凹陷东部主要圈闭的形成与分布。此外,断裂还控制油气运移和保存条件的差异性:一级和二级油源断裂主导了新近纪油气的垂向运移;NW向张扭断裂侧向封堵能力强,控制了油气的富集程度。  相似文献   
36.
南海北缘发育了一系列新生代陆缘盆地,从西向东可划分为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及台西南盆地,这些盆地记录了新生代南海北缘构造演化过程。为加深对南海北部陆缘新生代盆地断裂活动及构造演化的认识,本文以珠三坳陷阳江东凹为例,基于覆盖阳江东凹研究区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对该地区的断裂体系进行了系统解剖,阐述了古近纪断裂的展布特征,并对主干断裂的活动速率进行定量计算,探讨了断裂体系演化规律及沉积中心迁移过程,并利用2Dmove软件对典型地震剖面进行了构造演化恢复。结果表明,文昌组沉积期阳江东凹主要以NE-NEE向断裂活动为主,且活动强度大;恩平组沉积期,NWW向断裂大量发育,少数NE-NEE向断裂继续活动。阳江东凹的断裂活动表现出从早到晚,同沉积主干断裂走向由NE-NEE向转变为近E-W向和NWW向,同时沉积中心相应的整体向西、向南迁移。而单一主干断裂在不同位置不同时期,其活动强度也存在差异。基于断裂体系展布特征和平衡剖面分析,本文认为阳江东凹的基底作为中生代华南陆缘的一部分,经历了多次变形作用,形成了NE向和NWW向基底卷入型共轭断裂;早-中始新世, NE向先存断裂在NW-SE向应力作用下优先复活,其断裂活动强度达到最大;进入中-晚始新世, NE向断裂活动继承性发展, NEE向断裂大量发育,在右旋应力作用下,早期NE向断裂呈右行右阶走滑,控制着地层沉积与断裂构造样式;至渐新世,NE向断裂少数继承性活动,近E-W向及NWW向断裂大量发育,以左行走滑方式存在。因此,阳江东凹裂陷期主要经历了文三段沉积期NW-SE向伸展、文二段沉积期NE向右行右阶走滑拉分和文一段-恩平组沉积期NWW向左行左阶走滑拉分的三阶段演化过程。结合前人对南海北部陆缘研究成果可知,南海北缘盆地群宏观格局主要为受NE向断裂控制的拉分成盆,其产生的NEE向次级断裂分别控制着各坳陷内部各个凹陷的次级构造和沉积充填,晚期经历了NWW向断裂走滑叠加改造。  相似文献   
37.
准确预测并及时控制软土地层矩形顶管掘进过程中引起的地表隆沉,可有效降低掘进施工对紧邻结构设施的影响。结合弹性力学Mindlin解和随机介质理论,进一步考虑顶管开挖面附加推力、非均匀分布且具有软化特性的机体-土体侧摩阻力、受触变泥浆特性影响的管节与土体间的侧摩阻力,管节附加注浆压力及基于开挖面收敛模式的土体损失共同作用,推导得到矩形顶管掘进期间地表隆沉位移解析解。经与3个工程算例的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所提方法可预测矩形顶管在软土地层掘进引起的地表隆沉变形规律。分析结果表明:顶管开挖面前方地表表现为隆起;随着顶管开挖面的远离,摩阻力、注浆压力对地表的影响逐渐减小,开挖面后方地表主要受土体损失作用发生沉降;土体损失引起的地表沉降量受开挖面收敛模式影响。  相似文献   
38.
盾构机在沿曲线掘进或轴线纠偏过程中,盾尾非对称推力会在管片端部产生附加弯矩,从而引起隧道发生纵向变形。现有解析方法多是将盾构隧道简化为等效连续梁,不能考虑隧道管片环间接头的弱化。首先,建立一种能够同时考虑环间张开和剪切错台的简化纵向梁-弹簧盾构隧道模型(simplified longitudinal beam-spring shield tunnel model,简称SLBSM);其次,将在建隧道简化为Winkler地基上的SLBSM,采用状态空间法推导了非对称推力作用下盾构隧道纵向变形解析解答。通过与既有文献有限元及现有两种连续梁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并对部分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梁模型计算得到的隧道纵向位移表现为连续特征,而所提方法得到的隧道纵向位移表现为非连续特征,隧道纵向位移在接头处会发生突变;通过参数分析可知:增大接头转动刚度可有效降低隧道隆起和环间张开量;增大接头剪切刚度可有效降低环间错台量,但会导致隧道隆起和剪力的增加;增大地基刚度能显著降低隧道环间张开量和隆起,但会导致环间错台量的增加;管片始端轴力对隧道纵向变形的影响不可...  相似文献   
39.
光周期对松江鲈鱼生长和性腺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松江鲈鱼(Trachidermis fasciatus)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关键时期,挑选其同规格的幼苗分为长光照组(LL)与自然光照组(对照组,NL),研究光周期对其生长和性腺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将LL组与NL组分别设计3组平行,共计150尾。实验起始:LL组体质量:(3.7256±0.8236)g,全长:(6.2253±0.3687)cm;NL组体质量:(3.7179±0.7893)g,全长:(6.2053±0.3436)cm,组间体质量及全长差异不显著。经过76 d的光周期实验,在前中期体质量检测中,LL组体质量、全长大于NL组;最终LL组体质量:(29.0328±3.06437)g,全长:(13.2361±0.3861)cm;NL组体质量:(28.6639±2.4460)g,全长:(13.2684±0.6432)cm;LL组的肝指数均值为(9.1525±0.5053)%,相对于NL组的(5.2675±0.1504)%,为极显著(P0.001)。最终,LL组的性腺发育指数均值为(5.8150±0.1396)%,相对于NL组的(5.7625±0.3404)%,为极显著(p0.001)。LL组肝指数(HSI)、性腺发育指数(GSI)均显著高于NL组;卵巢从外观及卵径判断,LL组已发育至第V期,大部分卵粒饱满,卵粒清亮饱满相互黏连,而NL组卵巢为第IV期,颜色偏红且卵径显著偏小。LL组卵径均值为(1.2118±0.3136)mm,而NL组则为(0.8356±0.0935)mm,LL组卵径偏大(P0.001)。结果表明:在松江鲈鱼的幼鱼至成鱼阶段,即生殖洄游阶段,适当的延长光照对松江鲈鱼的性腺发育及肝脏能量储均存有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40.
针对由路基沉降观测数据建立的各种沉降预测模型各有优缺点的问题,该文提出了将基于贴近度的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最优组合模型应用于路基沉降变形预测分析中的方法。该文将贴近度与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进行结合,建立基于贴近度的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最优组合预测模型,并用于沉降预测分析。对各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该组合模型效果优于单项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相对误差小,最大误差5%;其各项误差指标也低于参与组合的各单项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