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0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研究海洋内波具有其他遥感探测及实地海洋测量不可替代的优势,然而从SAR数据中提取内波参数的方法却往往由于人工选取的位置不同使得反演的内波参数产生不同的偏差,为了尽量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并有效反演内波参数,文中提出了一种SAR图像海洋内波波向与波长参数估计的新方法。通过人工选取内波前导线上的3个位置点,计算机自动地获取内波的位置和内波的波向,提取内波断面,在此基础上利用EMD算法反演内波波长,结合内波区域海水密度剖面数据,进一步反演内波振幅参数。通过对实测SAR图像数据进行处理的结果可知,采用该方法对内波SAR图像进行处理,能很好地定位内波位置并获得传播方向及内波波长参数,结合海水密度剖面,实现了内波振幅参数反演。人工干预选取3个位置点,自动计算内波前导线弯曲弧度并自动计算5个内波剖面,减少了由于人工干预操作不同形成的偏差。  相似文献   
32.
内蒙古中部中侏罗统石拐群包括五当沟组和厂汉沟组,是一套厚度较大的湖相沉积建造,在石拐地区出露较全,厂汉沟组富含油页岩,石拐盆地发育丰厚的烃源岩。石拐盆地油气藏伴随侏罗系褶皱变形及地层抬升而上升运移,在盆地边缘及煤井中,多处见油气显示,特别是原油油苗的发现,标志着石拐盆地具备油气藏的形成与运移条件。  相似文献   
33.
激发极化法找水自陕西省第一物探队在1969年试验成功以来,经过十多年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找水效果,显示了它独特的优点,已成为综合物探找水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但它的缺点是需要功率较大的电源,所以设备笨重,成本较高,特别是水利系统的找水技术队伍,绝大多数分布在地、县、使用起来更感困难,阻碍了这种方法的应用与  相似文献   
34.
在全国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背景下,近年来广西海洋经济保持高速发展。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首次将"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推进海洋强区建设"确定为工作重点,明确提出"拓展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路""推动建设中国-东盟海洋合作试验区"等重点工作,不断推动海洋经济结构升级,提高海洋资源的开发能力。文章介绍了广西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5.
随着国家构建海洋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以及海岛监视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测绘技术发挥基础性的技术支撑作用。文章结合实际工作分析测绘技术在海岛地形测量、水下地形测量以及海岛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现状,针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36.
大西沟金矿床赋存于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小南沟金矿床赋存于新太古代东灯笼素混合花岗岩,是寻找绿岩型金矿的有利地区,对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利用数值模式的高分辨率模拟结果研究了夏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短期强度变化过程中的非地转平衡特征。结果表明,急流区为非地转风的正值区,最大值区域位于急流中心北侧,主要的负值区位于急流入口区附近。急流核南侧非地转风呈反气旋式切变,入口区呈反气旋式切变,入口区北侧和出口区北侧有弱气旋式切变。非地转风对急流的强度变化及其程度均有一定的指示性,地转偏差与急流短期强度的变化有密切的联系。最大偏差风的变化超前于纬向风的变化约6h。非地转风涡度的分布存在着中尺度的特征:极值区域大小只有中尺度的范围,且正负相间。中尺度涡度极值区主要集中于3个区域:太行山脉、长白山脉以及日本本州岛。这3个区域均对应于高度超过1000m的中尺度地形区域,高空急流的非地转涡度大值区与中尺度地形对应相关。中尺度降水区分别与非地转风涡度极值密集区相对应。  相似文献   
38.
为了深入了解国际上新一代CO2等温室气体的空间观测计划及进展情况,以日本和美国于2009年最新发射的温室气体测卫星呼吸号(GOSAT)、轨道碳观测者(OCO)为例,分析了观测计划的开展情况,对卫星上搭载的传感器设置做了分析,对新一代温室气体专用观测卫星与传统卫星上的传感器做了对比,得出了新一代的传感器在设置上的特点:波段设置在近红外太阳辐射以获得边界层的温室气体含量,具有高的光谱分辨率以保证观测精度,多种观测方式结合以获得最大的信息量。并提出了我国应对温室气体观测资料缺乏的对策,发展专用观测卫星或传感器,以提供我们自己的高精度的全球和区域温室气体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39.
20 年来涠洲岛珊瑚礁物种多样性演变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2007年10~11月、2008年4~5月布置的6条主剖面20条分断面的调查结果,涠洲岛珊瑚礁共出现石珊瑚10科22属46种,9个未定种,该调查区以角蜂巢珊瑚属(Favites)、滨珊瑚属(Porites)、蔷薇珊瑚属(Montipora)为优势类群,各主剖面的优势类群分布各有差异,以西南部的W2主剖面、东北部的W5主剖面的珊瑚礁属种最多,均为8科13属;涠洲岛珊瑚礁属级多样性指数H′值和均匀度指数E值均呈现东北部W5西南部W2东南部W6西南部W1西北部W3北部W4的规律,H′值差异明显,E值变化不大;其珊瑚礁群落近20 a来受到全球气候事件及区域人为活动的影响,整体呈现出衰退迹象,处于缓慢恢复状态。衰退表现在: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期的珊瑚礁优势种群的组合变化,由较多的优势属种组合演化到相对少的优势属种组合。一直占据优势的鹿角珊瑚种群出现退化,从顶级优势类群降级更替;珊瑚礁属种的多形态组合向相对简单形态组合的演变;历年来珊瑚礁伴生生物的资料(主要是鱼群数量、海参等)显示,涠洲岛珊瑚礁群落生物多样性呈现衰退态势;从2001年至今连续的珊瑚礁健康调查(Reef Check)资料显示,该区石珊瑚礁曾大面积死亡尚未完全恢复。从涠洲岛20 a珊瑚礁多样性演变过程研究发现,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全球性极端气候、区域性气候变化及不合理的破坏性人类活动影响等因素。  相似文献   
40.
基于采用不规则三角网格和有限体积方法的FVCOM模式,建立廉州湾三维潮流数值模型来重现廉州湾及周边海域的潮位和潮流变化状况。根据模拟结果计算得到了较以往更为精细的廉州湾及周边海域K1、O1和M2分潮的同潮图,并计算了由此三个分潮引起的潮汐不对称的变化情况。K1和O1分潮在廉州湾外主要以驻波的形式存在,进入廉州湾后转化为前进波;M2分潮在廉州湾外主要以前进波的形式存在,进入廉州湾后前进波特征更为明显。K1和O1分潮流在廉州湾外以旋转流为主,在廉州湾内以往复流为主;M2分潮流在整个研究海域以往复流为主。由潮余流场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自南向北由外海进入廉州湾的潮余流,在冠头岭处分为两支,一支逆时针转向西,另一支被冠头岭阻挡在其南侧形成顺时针封闭环流。在廉州湾内部同时存在两个环流系统,湾顶的气旋式环流和口门处的反气旋式环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