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大气科学   10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23篇
海洋学   49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青藏高原东南部冰川雪冰重金属元素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雪冰可以很好地记录大气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水平。基于2015年6月在青藏高原东南部(藏东南)地区采集的4条冰川的雪坑和表层雪冰样品,分析并讨论了雪冰重金属元素特征。结果显示,Pb、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与高原其他地区雪冰中一致,含量总体较低,显著低于天山和阿尔卑斯山雪冰中Pb和Cd含量,与格陵兰地区雪冰Pb和Cd含量大致相当,但显著高于南极地区雪冰中Pb和Cd含量,这表明藏东南雪冰中元素含量仍代表全球背景地区大气环境状况。元素富集因子结果显示,Pb、Cr、Cd、Cu、Zn、Mo、Sn等发生强烈富集(EFs>10),而以地壳源为主的元素如Fe、Ti、Mn、Th等则富集较弱。主成分分析表明,不同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来源存在差异;结合后向气团轨迹分析,推断藏东南地区雪冰元素含量不可避免地受到南亚地区人类活动排放污染物的显著影响。目前,藏东南地区冰川呈显著退缩状态,强烈的冰川消融可释放大量的重金属元素进入河流,可能对下游地区的人类生产生活以及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2.
现代三高农业对气候资源及其条件的利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我们过份地陶醉于对四川盆地气候优势的描述,而对一些长期被人忽视的重要制约因素,例如日照偏少等视而不见,长远来说,极有可能造成不利的甚而较为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33.
根据孢粉分析推断上海地区近六千年以来的气候变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气候变迁是一个引人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气候也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处于时刻的变化之中。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整个自然界,从最小的东西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之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气候也遵循这一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几亿年的地球气候是以温暖和寒冷交替变化,人类出现以后地球气候也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相似文献   
34.
<正>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江苏泗洪地区新生界地层和化石进行研究。杨仲健、周明镇、王伴月、毕治国、李传夔等从哺乳动物化石的不断发现,证实泗洪地区中新统地层的存在,并对苏北新第三纪—更新世的地层作了划分。1975年至1977年,江苏区测队对该地区中新统地层,包括“下草湾组”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脊椎动物、植物、瓣鳃类、介形类、腹足类、轮藻以及灵长类的化石,为中新统的进一步划分提供了依据。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也从介形虫、孢粉、轮藻化石等方面,在这一地区做了研  相似文献   
35.
上海志丹苑遗址为一座规模宏大、做工考究的元代石闸。这是研究吴淞江水利史、上海古代的航运、城镇发展史的最良实例。通过剖面地层中孢粉、植硅体的研究,得知石闸建造后的古气候、古环境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及本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36.
海滨红树林花粉与古环境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树林是热带海洋潮间带一种特有的植被类型钉求有独特的生态环境。论述了红树花粉研究在古环境分析中的意义,介绍国际上的研究进展,综述国内的研究现状,并对我国今后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7.
上海西南部地区晚第四纪孢粉组合与古植被演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上海西南部地区几个钻孔的孢粉分析,建立了晚第四纪以来的10个孢粉带,反映了古植被演替和古气候波动的10个阶段,且进行了地层划分。根据孢粉分析和~(14)C测年资料,进一步证实上海地区全新世沉积之下的暗绿色硬粘土层是晚玉木冰期的沉积。  相似文献   
38.
合肥盆地位于安徽省中部,面积约21000平方公里,是安徽省最大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盆地内以白垩系最为发育,白垩系分为朱巷组和响导铺组。笔者系统地研究了朱巷组的孢粉化石。本文以孢粉组合讨论其地质时代古植被与古气候。  相似文献   
39.
我国沙尘暴的危害及防御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后期以来,沙尘暴频频急剧增加,呈现出时间早、影响广、危害大的特征。本文主要分析了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发展及影响,叙述了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发生的沙尘暴典型事例,介绍了中国气象局2001年开始建设的沙尘暴监测预警工程。通过“中国沙尘暴预测预警服务系统”的运行与监测,将大大地减少和降低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危害,达到沙尘暴天气的有效防御。  相似文献   
40.
南海深海柱状沉积物中孢粉和藻类研究及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南海东南部323站深海柱状剖面高分辨率孢粉和藻类进行了研究,将323站从下至上划分为4个孢粉组合带,依次为:1带:Polypodiaceae-Piaceae-Pinus-Quercus(常绿)-Dacrydium-Gramineae;2带:Dicranopteris-Quercus(常绿)-Pinus-Polypodiaceae-Cyathea;3带:Polyodiaceae-Pinus-Cyperaceae-Quercus(常绿)-Lycopodium;4带:Dicranopteris-Pteridinium-Pinus-Cyathea-Polypodiaceae。并相应恢复了南海75000a以来4个植被、气候演替阶段,依次为:暖热而稍干的热带北缘半常绿季雨林-炎热、湿润的热带季雨林-暖热而稍干的热带北缘半常绿季雨林-炎热、湿润的热带季雨林,结合氧同位素测年资料,对323站地层时代划分作了讨论,为南海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