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4篇
地质学   24篇
海洋学   20篇
综合类   3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吉林省珲春杨金沟白钨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金沟矿区白钨矿体产于下古生界五道沟群地层与印支期二长花岗岩内外接触带中。矿化类型为花岗岩中的白钨矿—石英脉和斜长角闪片岩、云母石英片岩、红柱石片岩中的白钨矿—石英脉。矿体受南北向、北西向断裂及裂隙构造控制,矿床成因为岩浆热液—层控与岩浆热液复合型。  相似文献   
32.
延边东部地区已发现多种金属矿产,这些矿产与下古生界地层,中生代火山岩,华力西—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次火山岩,东西、南北及北东向深断裂带和火山构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由国际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IOC)污染物效应专家组(GEEP)举办的IOC GEEP第二次污染物生物效应研讨会于1988年9月10日—10月1日在百慕大生物站举行。美国、加拿大、英国、西德、瑞典和中国等11个国家23名专家、教授和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以亚热带的海洋生物为实验对象,进一步验证和评价第一次污染物生物效应会议建立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底栖生态学的海洋污染生物监测技术和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有关生物检测技术,以便尽快建立和推广一套能够严格比较  相似文献   
34.
在北极地区,有接通北美洲、欧洲北部和亚洲北部国家之间距离最短的直线路线,所以北极地区的战略位置日益重要。大气波导是重要的电波环境,利用大气波导可实现超短波、微波频段的超视距探测和通信应用。因此,研究北极大气波导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2007年1月—2016年12月十年的气象探空数据,统计分析了北极16个站点大气波导的时空分布,给出了大气波导出现概率与其波导层厚度、强度特征量的统计特征,并从天气和气候学角度初步探讨了其成因。统计结果显示:1.北极地区大气波导平均出现概率低于50%,且表面波导出现概率高于悬空波导; 2.表面波导层厚度、强度分别在30 m以下和10 M以下,悬空波导层厚度在40—80 m,强度小于10 M; 3.北欧海区和格陵兰岛为北极波导高发区,欧亚大陆的北部边缘为无波导区; 4.表面波导高发区在北欧海区和格陵兰岛,北大西洋暖流、格陵兰冷高压及极夜期的辐射逆温是表面波导形成的可能原因; 5.悬空波导高发区在北欧海区和白令海峡东北部区域,且在7—8月份的暖季极昼期间为其高发季,北欧海区暖季海雾、白令海峡东北部区域暖季受北极锋影响是悬空波导形成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35.
36.
以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细胞色素P4501A四种生物标志物,即鳃丝EROD活性、肝EROD活性、肝CYP1A mRNA和肝CYP1A蛋白为指标,在泉州湾海域选择6个站位(包括1个对照站位),开展了为期两周的野外监测实验,研究了上述生物标志物的变化特征以及它们同表层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和沉积物物中16种优先监控的PAHs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新一代综合生物标志物响应指数法(IBRv2)对监测站位石油类和PAHs污染效应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不同站位的上述四种生物标志物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与相应站位表层水中石油类含量及沉积物中PAHs总含量相吻合;IBRv2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站位IBRv2指数介于1.5~4.2之间,其中2号站环境污染压力最大,4号站最小.在复杂的海洋污染条件下,采用CYP1A多种生物标志物监测技术能够更加全面反映石油类等污染及其生物效应状况.  相似文献   
37.
基于MM5V3中尺度天气预报模式建立了低空大气波导模拟平台,利用FNL再分析数据与GTS数据对东海海区大气波导分布进行了七个月的模拟。通过那霸、石垣和南大东岛3个站点的实测结果与模拟结果的比较,计算了波导发生的模拟准确率,统计分析了波导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MM5V3模式能够较好的模拟出大气波导的产生和变化,尤其是模拟范围广、强度大的波导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8.
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对山西省中生代侵入岩进行分析研究,将其划分为3个岩浆系列: 碱性偏碱性系列、亚碱性(基性)中性—中酸性系列和A型花岗岩(酸性)系列。碱性偏碱性岩系列形成于后碰撞构造环境,亚碱性(基性)中性—中酸性岩系列为大陆边缘弧和大陆岛弧及后造山构造环境,A型花岗岩系列为板内大陆裂谷或与地幔热点(地幔羽)有关的构造环境,板块俯冲作用为其提供了热能和含水溶液。大地构造分区划分为华北陆块区构造岩浆省(Ⅰ级),其中包括3个岩浆带(Ⅱ级): 南兴蒙岩浆带、北秦岭岩浆带和华北东部岩浆带,每个岩浆带又可划分为2个岩浆亚带(2期岩浆作用)(Ⅲ级),各个岩浆亚带均具有板块俯冲造山带火成岩的特征和发育演化极性。该成果为解决板块构造登陆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9.
本文对丰镇朱沿沟中侏罗世复式岩体进行分析研究,圈出26个侵入体,建立了5个单元(连石窑单元,三道洼单元,石堤沟单元,泉子沟单元,西施沟单元)。据各单元之间接触关系,演化特征,同位素年龄,归并为朱沿沟超单元,探讨了岩体就位型式及侵入体就位的构造与应力特征,根据包体变形与片麻理特征讨论了岩体就位机制。  相似文献   
40.
张玉生 《中国区域地质》1995,(4):304-308,303
朱沿沟岩体是中酸性复式岩体、共圈定出26个侵入体,建立5个单元,该岩体是燕山早期同一大地构造环境下,上地幔基性岩浆在一次热事件中,经多次脉动所形成的超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