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9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7 毫秒
31.
富油气凹陷“满凹含油”论的提出是“源控论”与“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的发展,它对深化和扩大油气勘探领域的意义在于可使油气勘探跳出二级构造带范围,实现“满凹勘探”。阐述了富油气凹陷和“满凹含油”的基本概念。以松辽等陆相盆地实例论述了“满凹含油”的形成条件是盆地中的烃源岩质量好、规模大、砂泥岩频繁交互、热演化适度以及生烃量和聚集量大。所形成的岩性一地层油气藏主要受三个“面”(最大湖泛面、不整合面、断层面)的控制,油气主要分布于五个“带”(有利沉积相带、岩性或地层尖灭带、古地形坡折带、裂缝带、次生孔隙发育带).指出应坚持满凹勘探,重点寻找“甜点”油气藏。  相似文献   
32.
四川盆地晚二叠世经历了克拉通内裂陷作用以及基底断裂活动,在区域大缓坡背景下,形成"三隆三凹"的古地理格局,发育鄂西—城口海槽、开江—梁平海槽以及盐亭—潼南海槽。在区域背景及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钻井、露头、地震资料等论证了盐亭—潼南海槽的几何形态,盐亭—潼南海槽发育在川中地区,整体呈北西-南东向近平行于开江—梁平海槽展布,向西北部广海开口,向东南台地区逐渐变浅并与鄂西—城口海槽连通。利用地震、地质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盐亭—潼南海槽的沉积格局,其以细粒沉积为主,地层厚度薄,其西侧磨溪—中江台缘带以发育生屑滩为主,东侧广安—公山庙台缘带以发育生物礁为主;生物礁滩的分布随着海平面变化具有明显的迁移特征,整体上可以分为两期,并逐渐由两侧台缘带向海槽内迁移。盐亭—潼南海槽的形成、发展及消亡主要受勉略洋扩张-收缩的影响;晚二叠世勉略洋扩张期,四川盆地NW向基底断裂活动,导致川中地区正断活动,形成断陷海槽,即盐亭—潼南海槽。  相似文献   
33.
南华纪华南发育一系列裂谷及其相关的沉积盆地,在扬子地块的西部康滇地区、中部四川盆地及东部湘桂地区皆有裂谷盆地的直接证据.扬子地块北缘大巴山地区地形复杂、研究基础薄弱,对裂谷盆地是否存在尚未有清楚的认识.该研究有助于正确了解大巴山地区南华纪裂谷的空间展布规律,并对扬子北缘的地球动力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启示.针对大巴山地区利用重力异常及野外露头资料开展了综合研究,揭示了扬子北缘大巴山南华裂谷的东西向展布形态,裂谷从南秦岭中部延伸到四川盆地东北部.同时构建出裂谷内与裂谷肩的地层充填序列及空间格架.基于上述盆地格架与沉积填充特征,提出大巴山地区弧后裂谷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34.
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山前带构造样式与变形机制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利用最新的地震和地表地质资料,对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山前构造进行综合解释。按构造样式差异,将大巴山山前构造带划分出3个构造带:通江-黄金口西NW向潜伏断褶带、五宝场-铁山坡NW-NE向构造交汇带及温泉井-奉节近EW向构造带;其对应的前缘构造样式分别为反冲断层型、褶皱滑脱型及双向冲断-褶皱型。中生代以来的构造变形主要有2期:印支晚期,以NE向褶皱作用为主;燕山中、晚期-喜马拉雅期,以NW向冲断-褶皱作用为主。大巴山前缘构造受不同方向挤压应力联合作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35.
开平—涧河地区煤层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平—涧河地区石炭二叠系煤层以9#和12#煤层分布最稳定,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平均达70%以上。煤热演化成熟度Ro值在0.85%~1.26%之间,煤阶分布具有从北往南、向斜轴部向两翼降低的特点。煤层割理倾向稳定,不受构造线影响,大多未被充填。等温吸附实验表明,煤的兰氏体积和兰氏压力分别为30.05m3/t,3.13MPa。煤微孔结构根据吸附等温线和孔径分布特征可分为3类。煤层上覆地层有效厚度具有由北向南减薄特点,北部向斜两翼断层带附近水体交替活跃,矿化度低,南部水体不活跃,矿化度高。煤层瓦斯分化带下限为600m。煤层含气量6~12m3/t,估算煤层埋深在600~1500m范围内煤层气资源量为705×108m3。城坨—小营地区可作为煤层气试验区。   相似文献   
36.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优质储层形成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藏总体呈大面积、低丰度的特点,在这种背景上仍存在高产、储量丰度较大与气层分布稳定的富集区块,本文称为“甜点”。以0.5×10-3μm2渗透率为下限值的相对高渗储层是天然气富集与高产的关键因素。在岩心观察、包裹体分析以及大量钻井资料研究基础上  相似文献   
37.
38.
39.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指环县-延安-蒲县以南、西安以北地区,其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盒8段是重要含气层。通过古水流方向、超稳定重矿物含量和长石含量分析以及古水系恢复,认为山西期和下石盒子期的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发育6个古水系,对应于6个长石含量分区和6个沉积相区。分别为石板沟-环县分区,平凉分区,淳化-耀县分区,韩城-澄城分区,大宁-Pu1井分区和华池-永宁分区。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沉积相分布规律,认为山2期发育小型三角洲沉积,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平凉、南部淳化-耀县和韩城-澄城一带; 山1期三角洲沉积分布范围比山2期明显扩大,北部延安-大宁发育三角洲前缘,湖泊相分布范围缩小。盒8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分布范围十分广泛,湖泊仅分布在镇原-环县-华池-正宁一带和大宁-Ji1井一线。实践证明有效地区分不同的古水系,有利于沉积相带展布规律的预测。  相似文献   
40.
黄骅坳陷中新生代构造负反转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泽成  刘和甫 《地球科学》1998,23(3):289-293
黄骅坳陷在中生代经历了印支运动和燕册运动Ⅱ幕的褶皱-冲断作用,以及晚中生代至新生代的伸展作用。这种由挤压构造体制到伸展构造体制的构造反转,属于负横行反转,它具有先存冲断层的重新活动,且沿断层面向下滑动,形成梨式正断层的特征。由于构造负反转作用,造成了前第三系分布和构造格局相对复杂的面貌,负反转构造在现今地震剖面上难以发现。从构造负反转作用与油气关系看,应重视隆起部位(多为二级构造单元)的古炭-二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