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44篇
海洋学   3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王宇利  孙丰月  李碧乐  张晗  王冠 《地质与资源》2013,22(2):114-119,137
蒙库铁矿床位于阿尔泰山南缘成矿带的麦兹火山-沉积盆地内,矿床主矿体成因类型为与火山作用有关的热水喷流沉积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泥盆系康布铁堡组地层中,主要岩性有浅粒岩、变粒岩及斜长角闪岩,原岩恢复显示为海相火山岩,主要为细碧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次为流纹岩-凝灰岩,沉积岩为钙质凝灰质砂岩夹结晶灰岩.通过对蒙库铁矿床浅粒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确定了矿床的形成时代及康布铁堡组地层的形成时代.锆石中Th含量分别为29.5×10-6~82.7×10-6和32.1×10-6~109.3×10-6,U含量分别为35.7×10-6~132.1×10-6和47.6×10-6~140.6×10-6,Th/U比值为0.41~1.19和0.51~0.85,为典型岩浆锆石特征.蒙库铁矿浅粒岩的U-Pb年龄分别为397.5±2.5 Ma和389.0±4.7 Ma.结合区域年代学资料,确定康布铁堡组形成于早泥盆世,康布铁堡组下亚组上限为389±4.7 Ma,而蒙库铁矿床主矿体形成时代为397.5±2.5 Ma.  相似文献   
32.
王洪兴  王冠  唐辉明  王亮清 《岩土力学》2006,27(7):1166-1170
研究了贵阳市鱼简河水库坝址区岩体结构面的多重分形。在研究区分别运用不同剖面岩体结构面测量统计结果进行多重分形分析,首先,利用选定的A区进行结构面多重分形分析,依次选取不同的单元尺度值将该区域划分为正方形网格并测量出每个单元的信息量;取适当不同的实数值,计算分配系数;利用直线拟合方法算出幂指数;利用有关方程,求出多重分维值、奇异指数和分维谱函数。然后,运用同样方法对其它选定的区域进行多重分形,分别计算出多重分维值、奇异指数和分维谱函数并进行对比,得出A区岩体结构面的多重分维值、奇异指数和分维谱函数最大值和平均值均较大,表明A区岩体结构面较发育且复杂,亦说明A区岩体的工程性质较差,并根据多重分形结果列出了各岩体质量优劣的大致排列顺序。  相似文献   
33.
王洪兴  唐辉明  王冠 《岩土力学》2005,26(Z2):41-44
单一预测模型仅能体现系统的局部,其预测精度较差。为此,研究了组合预测方法在斜坡变形位移中的应用,它将各种预测方法进行适当的组合,综合利用各种预测方法所提供的有用信息进行预测。首先建立5种单一预测模型分别进行了预测,然后把各个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等权平均进行组合预测。并通过对链子崖危岩体监测点 位移值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其绝对误差较低,精度较高,大大地提高了预测的精度和稳健性。  相似文献   
34.
王冠  李华玲  任静  杨波  胡志中 《岩矿测试》2013,32(4):561-567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用于测定稀土元素经常会引起M+、MO+、MOH+离子的质谱重叠干扰,其中制约分析准确度和精密度的主要因素是多原子离子干扰,尤其是轻稀土元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对重稀土元素的干扰,以及钡的7个天然同位素形成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对轻稀土元素的干扰.本文采用高温高压密闭消解地质样品,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其中的痕量稀土元素,研究了低、中、高三种分辨率模式下氧化物的干扰情况,确定了最佳的测定同位素和合适的分辨率.分析结果表明,在低、中分辨率模式下,轻稀土元素Ce、Pr、Nd、Sm的氧化物和Ba的氧化物干扰明显,Gd元素的测定值严重偏离;在高分辨模式下,Ba氧化物对Eu的干扰以及大部分轻稀土元素氧化物对重稀土元素的干扰基本可以消除,无需进行校正,而只有157Gd受到141pr16O的干扰突出,当样品中Pr/Gd的浓度比值大于100时,Gd的测量值必须进行数学校正.  相似文献   
35.
对延边闹枝金矿区金沟岭组粗面安山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金沟岭组粗面安山岩中的锆石自形程度较好,主要为长柱状,具有较为清晰的韵律环带结构,Th/U值为0.43~0.71(> 0.40),表明锆石岩浆成因;锆石定年结果显示,金沟岭组粗面安山岩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130±2)Ma,MSWD=1.8);岩石属于钙碱性系列,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Ba、Rb)、LREE和强不相容元素(如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Ta、Nb、Ti、P),高Mg#值(43~52,平均为47),Na2O/K2O值为1.73~2.25,平均值为1.93(> 1.17),其地球化学特征与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形成的火成岩相似。结合岩石Nb/Ta值(14.40~14.72)、Rb/Sr值(0.10~0.18)、Th/Nb值(0.29~1.04)、Ba/La值(17.61~23.92)等特征值,认为岩浆由壳幔混合而成。综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金沟岭组粗面安山岩形成于古太平洋(伊泽奈崎)板块斜向俯冲亚洲大陆的活动陆缘环境。  相似文献   
36.
多源径流数据是理解地表水资源分布格局和演变规律的基础,径流数据的比较和筛选是其应用和推广的前提,但中国范围内的径流数据比较研究仍相对缺乏。本研究在中国九大流域片,选取控制范围不重叠、1961—2014年天然径流资料连续的82个水文站,从多年平均径流量和径流变化趋势两个方面,评价了CMIP6地球系统模式、ISIMIP3a全球水文模型、基于陆面模型的GLDAS和CNRD、基于机器学习的GRUN等四类33套径流数据集的质量。研究表明:(1)百分比偏差的评价结果显示,经过偏差校正的CMIP6、ISIMIP3a、GLDAS、GRUN、CNRD均能较好模拟大部分流域的平均径流;综合标准差、均方根误差、皮尔逊相关系数3个评价角度的泰勒图分析结果显示,CNRD在松辽河流域,长江、珠江、东南诸河流域,西北、西南诸河流域表现最优,偏差校正后的CMIP6和GLDAS多模型平均结果在黄淮海流域表现最优。(2)多源径流数据对多年平均径流量的模拟普遍较好,而对年径流变化趋势的模拟结果较差,特别是CMIP6和GRUN严重低估了径流趋势,约10个流域的趋势模拟结果与天然径流资料的趋势相反。(3)多源径流数据在相对干旱...  相似文献   
37.
1988-2009年全球地面风速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来自ESE的1988-2009年高精度、高分辨率的CCMP风场资料,对全球0.25°×0.25°每个网格点上地面风速的逐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近22 a期间,全球大部分区域的地面风速以显著性递增趋势为主导,递增趋势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的临海区域、格陵兰岛的临海区域;显著性逐年线性递减以及地面风速无明显变化趋势的区域主要散布于全球各地的一些零星区域,且不同地区地面风速的变化趋势由不同季节主导.  相似文献   
38.
佳木斯地块中部桦南隆起区广泛发育古生代-中生代岩浆岩,这些岩石的成因对深入探讨中亚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LA-ICP-MS U-Pb定年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广泛分布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形成于中二叠世(267±2Ma),具有I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浆起源可能和俯冲板片产生的熔体有关,形成于岛弧构造环境。而正长花岗岩形成于中三叠世(244±2Ma),地球化学揭示其岩浆起源于下部陆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具有同碰撞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点。上述特征表明,研究区在中二叠世处于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与古亚洲洋板块俯冲于佳木斯板块之下的构造作用相关,而中三叠世处于同碰撞的构造环境,俯冲此时已经消失,古亚洲洋已经最终闭合,因此三叠纪应该为中亚造山带重要的地质转折期。  相似文献   
39.
王硕  孙丰月  王冠  李良 《世界地质》2016,35(4):1001-1012
五星铜镍-铂钯矿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岩体SiO_2含量较低(48.36%~52.68%),Al2O3(1.24%~14.8%)、Fe_2O~T_3(3.67%~11.31%)、CaO(6.63%~21.42%)、MgO(5.52%~19.15%)含量变化较大,各岩相m/f值范围为0.86~8.89,属铁质基性岩。Harker图解显示,五星岩体经历了以单斜辉石堆晶为主的分异作用,且大部分样品遭受了中-上地壳物质的混染。微量元素比值特征显示(La/Nb、La/Ba、Th/Yb、Ba/La、Nb/Yb及Th/Yb)五星岩体起源于亏损的地幔源区,通过自身的分异作用及上升过程中地壳物质的加入,使岩浆中硫达到过饱和状态,硫化物则以熔体形式携带金属元素从硅酸盐熔体中熔离出来,随着岩浆的不断上升,最终在地壳浅部就位成矿。  相似文献   
40.
本文报道了东昆仑造山带中部夏日哈木矿区二长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资料,以确定岩体的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其构造属性。夏日哈木矿区的二长花岗岩呈岩株状和脉状捕虏体出露于矿区中部。2件二长花岗岩样品中岩浆锆石LA-MC-ICP-MS 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923.7±2.5 Ma(MSWD=0.27)和920.1±2.8 Ma(MSWD=0.18),属新元古代早期。岩石高硅(SiO_2=73.24%~73.83%)、富碱(Na_2O+K_2O=7.96%~9.79%)、贫钙(CaO=0.31%~1.13%)、贫镁(MgO=0.11%~0.21%),属于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系列花岗岩;稀土配分曲线呈现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右倾分布特征,具明显的Eu负异常(δEu=0.30~0.45);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蛛网图显示Sr、Ba、Nb、P、Eu和Ti的负异常。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属于S型花岗岩。岩石具有较低的CaO/Na_2O比值(介于0.13~0.26之间,平均0.19),较高的Rb/Sr比值(介于1.27~12.45之间,平均7.61),显示出上部地壳源区的成分特征,可能由泥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判别,本文认为该区二长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的构造环境,岩石成因可能与加厚陆壳上部泥质岩石减压熔融并经历了斜长石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关,热源主要来自于陆壳加厚过程中K、Th、U等元素放射性蜕变产生的热量。综合分析认为,东昆中隆起带中部地区存在新元古代早期的岩浆活动,时间上对应于全球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