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38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32篇
海洋学   15篇
综合类   11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7 毫秒
31.
吕江津  王彦 《气象科学》2008,28(5):573-576
通过对两次冰雹天气过程的两部天气雷达产品的对比分析,表明WSR/98D产品精细、准确,对弱回波探测能力强,在揭示由海风锋造成的强对流冰雹天气的生成演变机制上明显优于WSR-81S.文章还从信息获取原理以及资料加工等方面剖析了WSR/98D的优越性.将新一代天气雷达与旧的业务雷达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其探测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2.
渤海湾地区一次碰撞型海风锋天气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ing)模式对渤海湾地区2009年9月26日一次碰撞型海风锋天气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较好地重现了这次天气过程以及海风锋的结构和特征。结果显示,海风锋锋后是较为深厚的对流不稳定能量和水汽高值区,锋后水汽高值区的形成源于海风的堆积和往高空输送,而锋后对流不稳定能量的产生归因于抬升凝结高度和自由对流高度的降低以及平衡高度的升高,这些高度变化则源于冷湿海风给低层大气带来的降温和增湿,其中给低层大气带来的增湿是主要影响因子。对流系统与海风锋相向碰撞时,对流系统容易进入海风锋锋后触发强对流不稳定能量形成强对流运动,同时弱对流抑制为对流运动的触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强对流运动把海风锋锋后充沛的水汽往上输送,从而造成强降水天气。另外,对流系统与海风锋碰撞后沿着海风锋锋后移动可能更有利于对流运动的发展和维持。  相似文献   
33.
在静力触探应用中有关土层分类命名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静力触探的土层分类命名一直是困扰勘察设计人员的大问题,以静力触探资料整理中的普通经验及铁道部《静力触探技术规则》(TB37-93)中有关土类划分内容,结合勘察实践做些讨论,指出“普遍经验”的局限与相关规范的优缺点,并尝试提出新的工作方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34.
为明析退耕还林(草)背景下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及碳储量变化,基于该区2000、2010、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景观指数等指标从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速率以及空间格局特征加以分析,同时基于InVEST模型定量估算了该区近20年来的碳储量变化。结果表明:(1)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耕地、林地为主,面积合计逾4.30×105 km2,占比超过91.83%;林地、建设用地显著扩张,草地与耕地有明显减少趋势,同时两者之间流转面积最多,高达1.67×104 km2,研究区景观格局总体上收敛于“集中—分散”;(2)近20年来北方农牧交错带总碳储量51.44—52.81亿t,总体呈增加趋势,碳密度稳定在110 t·hm-2左右,退耕还林(草)政策下碳储量净增加逾300万t。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较为剧烈,退耕还林(草)政策不仅是土地更迭的主要驱动因素,也是该区固碳功能显著提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5.
安徽铜陵铜官山铜矿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成矿带中著名的矽卡岩型矿床。马山金硫矿床位于安徽铜陵铜官山矿田,侵入岩体为天鹅抱蛋山石英闪长岩。文章通过对马山金硫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碳、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组成模式为右倾型,矿石的稀土配分曲线类似于天鹅抱蛋山石英闪长岩,认为形成该矿床的热液流体主要来源于闪长质熔体。马山金硫矿床矿石中石英的δ18OH2OV-SMOW变化范围为6.9‰~10.7‰,平均为8.7‰,与岩体的δ18OV-SMOW值(9.3‰~11.1‰,平均为10.0‰)比较接近,而矿石中石英的δDV-SMOW变化范围为-69‰~-62‰,表明矿石成矿流体主要来自岩浆。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矿区围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其δ13CV-PDB、δ18OV-SMOW值分别为-5.2‰~-3.6‰和12.2‰~12.9‰,与岩浆作用形成的CO2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来源于岩浆作用。硅和硫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水来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36.
扬子块体西缘新元古代岩浆活动十分强烈,其成因对于研究Rodinia超大陆的演化有重要意义.目前对这些岩浆的成因和形成的构造背景存在地幔柱和岛弧两种不同的观点.本文对川西康滇裂谷中四川西昌一带出露的摩挲营花岗岩体和性质相似的周边花岗质小岩体,以及岩体中出露的基性岩墙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龄、元素和Sr-Nd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这些酸性、基性岩体形成于842~790Ma,基本为同时代的侵入岩;花岗岩基中普遍发育中性包体,为岩浆混合作用的表现;花岗岩起源于古老的下地壳,基性岩起源于亏损的软流圈地幔.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华南位于澳大利亚和Laurentia大陆之间的Rodinia超大陆重建模式.  相似文献   
37.
驼路沟喷气沉积型钴(金)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驼路沟矿床是容矿于震旦-寒武纪富钠火山-沉积岩系中的钴(金)矿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体的产态,矿石结构构造以及金属矿物的标型表明,驼路沟钴(金)矿床主要与震旦--寒武纪海底喷气沉积成矿作用有关,在加里东和晚华力西-印支碰撞造山过程中,喷气沉积型矿体被构造改造,并导致金在局部地段进一步富集。元素地球化学研究揭示,Au,As,Pb,Cu,Zn,Mo,Co是圈定含矿层的化探异常元素组合,而Co-Ni-Au-Pb-Mo-As组合异常可以指示矿体。建议在矿床勘查的初期注意可能出现于喷气沉积成矿中心附近的铜钴矿。  相似文献   
38.
39.
2009-08-17山东特大暴雨雷达回波及地形作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常规、非常规资料对2009年8月17—18日山东省出现的特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17"特大暴雨主要出现在西风槽东移、副高南退时的副高西北侧边缘,对流有效位能(CAPE)等热力环境指数对鲁南强降水有较强的反应能力。降水分布具有典型的地形影响特征,复杂山地地形对降水有显著增幅作用和对对流系统传播的阻碍作用。存在低空急流和列车效应,强回波维持时间较长是费县出现强降水的重要原因,较强的偏南气流、湿度层深厚是费县出现特大暴雨的根本原因。地形影响气流理论很好地解释了山东"8.17"特大暴雨降水分布,费县特殊地形对特大暴雨有很大贡献。雷达资料可以弥补常规观测的不足;地形对强降雨及其分布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0.
边界层辐合线对强对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天津CINRAD/SA雷达探测到的边界层辐合线信息,对2008—2009年6—9月发生在天津地区的边界层辐合线进行了统计分析,与2002—2007年海风锋触发形成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分析相结合,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地区边界层辐合线的雷达低仰角基本反射率因子产品的回波特征一般表现为弱的窄带回波,回波强度仅为15~25 dBZ,宽度一般为3~10 km。在合适的层结状态和水汽条件下,这些边界层辐合线的演变和碰撞与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单一边界层辐合线一般不能形成大范围的雷暴天气;两条以上边界层辐合线之间碰撞,一般在碰撞交叉处能够形成强对流天气。若已存在强对流天气,则强对流天气将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